【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件。
技术介绍
[0002]1987年Kodak公司的Tang等专利技术了三明治型有机双层薄膜发光器件,这一突破性进展,让人们看到了OLED技术走向实用化、走向商业市场的巨大潜力,掀起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热潮。30多年来,OLED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工业化生产。
[0003]现有技术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发光层材料优选采用在氧化态和还原态两者下均电化学稳定的材料。此外,发光层材料优选采用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材料,其中向其施加激子以发射光束。在由具有这样的特性的材料制成的发光层中,电子与空穴复合以产生激发态。当激发态返回基态时,可以发生发光。每个有机层的化合物类型最终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特性和实施。目前有机OLED组件中的发光层几乎全部使用主客体发光体系机构,即在主体材料中掺杂客体发光材料,一般来说,有机主体材料的能系要比客体材料大,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具有如式BH
‑
A所示结构:其中,Ar
101
和Ar
102
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2~C2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X选自O或S;Ar
101
和Ar
102
中所述取代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
‑
D、
‑
F、
‑
CN、C1~C10烷基、C1~C5烷氧基或C6~C15芳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式BH
‑
A所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可以被
‑
D、
‑
F、
‑
CN、C1~C5烷基、C1~C5烷氧基、C6~C20芳基或C12~C20杂芳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C6~C40的芳基选自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苯并芴基、二苯并芴基、萘并芴基、芘基、苝基、螺芴基、三亚苯基、荧蒽基、氢化苯并蒽基、茚并芴基、苯并茚并芴基、二苯并茚并芴基、萘并芴基或苯并萘并芴基其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C12~C20杂芳基选自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并二苯并呋喃基、苯并二苯并噻吩基、二萘并呋喃基或二萘并噻吩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C6~C20选自苯基、联苯基或萘基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
101
和Ar
102
各自独立地选自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芴基、萘基、三亚苯基、荧蒽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萘并二苯并呋喃基、萘并二苯并噻吩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式BH
‑
A所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可以被
‑
D、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苯基、萘基、二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优选地,所述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具有如式BH
‑
C所示结构:其中,X、Ar
101
和Ar
102
具有与BH
‑
A所示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相同的保护范围;R选自C6~C20芳基、C12~C2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BH
‑
C所示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可以被
‑
D、
‑
F、
‑
CN、C1~C5烷基、C1~C5烷氧基、C6~C20芳基或C12~C20杂芳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萘并杂芳香类化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王占奇,李志强,董青山,张健,王文将,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欣奕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