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直肠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2676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直肠给药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一种消化内科直肠给药装置,可以实现将药剂置于药室内,药室安装在肠壁吸附管内,将肠壁吸附管置于肠道内,并进行吸附固定,且肠壁吸附管置于直肠内的一端安装有雾化喷头,在雾化喷头与药室之间设有计量泵,计量泵通过无线网络与给药控制装置远程连接,依据治疗方案药室内的药剂通过计量泵间歇释放,实现长时间进行直肠给药,且由于肠壁吸附管吸附在直肠的内壁上,在进行直肠给药时对直肠的生理功能影响较低,且不易因直肠蠕动而脱离直肠,在疗程较长的直肠给药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能够有效替代疗程较长的直肠给药治疗中多次短期给药的给药方式。式。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直肠给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直肠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
[0003]直肠是自肛缘起向上15cm的一段大肠,直肠周围多脂肪、无纵带,位于膀胱和生殖器官的背侧。直肠的动脉血供主要是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来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中动脉和来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下动脉。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黏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直肠给药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保留灌肠法、直肠点滴法、栓剂塞入法。
[0004]然而直肠作为消化系统的末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属性,现有的直肠给药方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直肠的生理功能,所以通常直肠给药以短期给药为主,需要长时间进行直肠给药治疗时,一般采用多次短期给药替代,使用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直肠给药装置,包括肠壁吸附管(1),所述肠壁吸附管(1)的一侧分布有吸附纤毛(2),且吸附纤毛(2)有多个,均固定在肠壁吸附管(1)的同一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肠壁吸附管(1)的两侧还安装有吸附纤毛关联组件(5),所述肠壁吸附管(1)的一端开凿有环形卡槽(3),所述环形卡槽(3)内侧安装有雾化喷头(4),所述肠壁吸附管(1)内部还安装有支撑脊(6),所述肠壁吸附管(1)内还安装有药室(7),所述药室(7)内设有容纳腔(701),所述容纳腔(701)内安装有药囊(703),所述药囊(703)的一侧连接有计量泵(705),且计量泵(705)远离药囊(703)的一端与雾化喷头(4)连接,所述计量泵(705)的两侧均设有隔板(704),所述药囊(703)所在的隔板(704)隔断区域内还安装有气体发生器(702),所述肠壁吸附管(1)是一侧还连接有推进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纤毛(2)包括纤毛外管(201),所述纤毛外管(201)上分布有吸盘(202),所述纤毛外管(201)内部套接有纤毛内管(203),所述纤毛内管(203)与纤毛外管(201)之间设有连接筋(204),且纤毛内管(203)和纤毛外管(201)不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纤毛关联组件(5)包括连通件(501),所述连通件(501)的一侧连接有连通主管(502),所述连通主管(502)远离连通件(501)的一端连接有气泵(503),所述气泵(503)还连接有输送管(504),且吸附纤毛(2)的纤毛内管(203)和纤毛外管(201)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锋佟广海陆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