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62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括右侧外壳,右侧外壳右端固定蓄电池,右侧外壳左部、右部分别固定左电磁铁、右电磁铁,右侧外壳位于左电磁铁、右电磁铁之间滑动安装永磁铁,左侧外壳固定右侧外壳,冲击杆在左侧外壳内滑动,冲击杆右端以及永磁铁的中间铁芯均与左电磁铁的左铁芯内孔滑动配合,左侧外壳左部设置有弯曲部,冲击杆左侧固定弯曲传动装置,弯曲传动装置在弯曲部内变形并传动,左侧按钮闭合则左电磁铁、右电磁铁均向左侧推动永磁铁,右侧按钮闭合则右电磁铁向右吸引永磁铁,方便手术人员调整手部位置对正膜钉固定位置,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端部采用多瓣形变的弹性夹紧固定装置,方便固定膜钉的头部。固定膜钉的头部。固定膜钉的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口腔义齿由于美观、牢固被越来越多的牙齿患者所接受,对于萎缩或者部分缺失牙槽骨的患者,较为常用的方式是采用人造骨粉覆盖生物膜的引导牙槽骨再生技术进行修复,需要膜钉对生物膜边缘固定到牙槽骨上,目前采用人工敲击的方式将膜钉敲入到牙槽骨上,在口腔内侧由于操作空间限制,不容易进行敲击固定。
[0003]本申请采用两个电磁铁中间驱动一个永磁铁的,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驱动永磁铁的撞击传动机构钉入膜钉或者复位,实现电动控制;永磁铁撞击冲击杆后通过多个串联在一起的圆球进行传递撞击力,圆球之间采用拉线串联,实现圆球在弯曲部的传动和滑动;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端部设置有弯曲部,方便手术人员调整手部位置对正膜钉固定位置;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端部采用多瓣形变的弹性夹紧固定装置,方便固定膜钉的头部,采用永磁铁两个极限位置下压行程开关方式断电控制,并实现在一个极限位置时,只能操作开关向另一个极限位置移动的互锁控制方式,防止操作人员的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按压式常开触点开关驱动永磁铁两侧电磁铁通电和改变磁极方向、驱动永磁铁向两侧移动、永磁铁两侧设置行程开关进行永磁铁位置检测断电、采用拉线串联多个圆球进行弯曲部的变形传动的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包括右侧外壳1、左侧外壳2、蓄电池5、永磁铁6,所述的右侧外壳1右端固定蓄电池5,右侧外壳1左部、右部分别固定左电磁铁7、右电磁铁11,右侧外壳1位于左电磁铁7、右电磁铁11之间滑动安装永磁铁6,所述的左侧外壳2左端固定右侧外壳1,冲击杆8在左侧外壳2内孔中滑动,冲击杆8右端以及永磁铁6的中间铁芯601均与左电磁铁7的左铁芯内孔滑动配合,冲击杆8与左侧外壳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9,左侧外壳2左部设置有向下的弯曲部,撞块132与左侧外壳2内孔滑动连接,左侧外壳2设置有内凹腔204,所述的冲击杆8左端与撞块132右端通过拉线133连接,拉线133穿过多个传动球131的中心内孔,各传动球131之间相互贴合,传动球131与左侧外壳2内孔间隙配合;
[0006]左侧外壳2上固定左侧按钮3和右侧按钮4,左侧按钮3控制左电磁铁7、右电磁铁11同时通电,且左电磁铁7、右电磁铁11均向左侧推动永磁铁6,右侧按钮4控制右电磁铁11通电,右电磁铁11向右吸引永磁铁6 。
[0007]优选地,位于永磁铁6的左侧极限位置和右侧极限位置分别设置有左行程开关14
和右行程开关15,连接蓄电池5正极支路一依次连接左行程开关14、左侧按钮3后同时连接左电磁铁7一端和二极管一16的正极一端,二极管一16的负极端与右电磁铁11的一端连接,左电磁铁7另一端连接二极管二17的正极端,二极管二17的负极端以及右电磁铁11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5的负极,连接蓄电池5正极支路二依次连接右行程开关15、右侧按钮4后连接右电磁铁11的另一端,右电磁铁11的一端与蓄电池5的负极连接,且右电磁铁11一端和左电磁铁7一端连接蓄电池5正极时,右电磁铁11另一端和左电磁铁7另一端连接蓄电池5负极时,永磁铁6左侧磁极与左电磁铁7左侧磁极相反,而永磁铁6右侧磁极与右电磁铁11左侧磁极相同。
[0008]优选地,所述的冲击杆8右部设置有环形凸起801,左侧外壳2右端内侧设置有右腔体201,右腔体201右端面与环形凸起801左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右端固定在环形凸起801上,复位弹簧9左端固定在右腔体201左端面上,所述的冲击杆8采用非磁吸性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0009]优选地,中间铁芯601分别向永磁铁6的左侧、右侧凸出,且向左侧凸出的长度大于向右侧凸出的长度,右电磁铁11中部固定右铁芯111,右铁芯111向左侧凸出。
[0010]优选地,所述的永磁铁6位于左侧极限位置时,复位弹簧9的刚度满足:左电磁铁7在没有通电时,复位弹簧9的弹性变形的恢复力小于左电磁铁7的左铁芯与永磁铁6中间铁芯之间的吸力。
[0011]优选地,所述的左行程开关14上端的触头141为中间向上突起的圆弧形,左行程开关14或右行程开关15的触头被压下后,左行程开关14或右行程开关15处于断开状态。
[0012]优选地,所述的撞块132呈圆柱形,撞块132位于左侧外壳2弯曲部位的左侧,撞块132与左侧外壳2内孔左端滑动连接,且永磁铁6处于左侧极限位置时,撞块132的左端面与左侧外壳2左端面平齐。
[0013]优选地,所述的左侧外壳2左端设置有多个长槽203,长槽203沿着左侧外壳2轴向方向设置,且从外侧贯穿至左侧外壳2内侧,长槽203右端设置有圆孔202,圆孔202从左侧外壳2的外侧贯穿至内侧,用以左侧外壳2左端的长槽203之间剩余部分易于变形,长槽203沿着左侧外壳2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所述的内凹腔204左端边缘设置有倒角205,用于便于膜钉头部装入到内凹腔204内。
[0014]优选地,所述的传动球131的个数满足在冲击杆8从右侧极限位置至左侧极限位置时,弯曲传动装置13左端的传动球131和右端的传动球131分别位于左侧外壳2弯曲部位的左侧和右侧。
[0015]优选地,所述的右侧外壳1左部设置有向内侧凸出的内凸限位环101,用于限制永磁铁6左侧极移动位置,右侧外壳1左部内孔通过螺旋副旋合空心螺母10,空心螺母10压紧左电磁铁7左侧端面。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申请采用两个电磁铁中间驱动一个永磁铁的,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驱动永磁铁的撞击传动机构钉入膜钉或者复位,实现电动控制;永磁铁撞击冲击杆后通过多个串联在一起的圆球进行传递撞击力,圆球之间采用拉线串联,实现圆球在弯曲部的传动和滑动;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端部设置有弯曲部,方便手术人员调整手部位置对正膜钉固定位置;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端部采用多瓣形变的弹性夹紧固
定装置,方便固定膜钉的头部;采用永磁铁两个极限位置下压行程开关方式断电控制,并实现在一个极限位置时,只能操作开关向另一个极限位置移动的互锁控制方式,防止操作人员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剖开左侧外壳和右侧外壳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永磁铁位于左侧极限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冲击杆与撞块采用拉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拉线串联连接多个传动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左侧外壳左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外壳(1)、左侧外壳(2)、蓄电池(5)、永磁铁(6),所述的右侧外壳(1)右端固定蓄电池(5),右侧外壳(1)左部、右部分别固定左电磁铁(7)、右电磁铁(11),右侧外壳(1)位于左电磁铁(7)、右电磁铁(11)之间滑动安装永磁铁(6),所述的左侧外壳(2)左端固定右侧外壳(1),冲击杆(8)在左侧外壳(2)内孔中滑动,冲击杆(8)右端以及永磁铁(6)的中间铁芯(601)均与左电磁铁(7)的左铁芯内孔滑动配合,冲击杆(8)与左侧外壳(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9),左侧外壳(2)左部设置有向下的弯曲部,撞块(132)与左侧外壳(2)内孔滑动连接,左侧外壳(2)设置有内凹腔(204),所述的冲击杆(8)左端与撞块(132)右端通过拉线(133)连接,拉线(133)穿过多个传动球(131)的中心内孔,各传动球(131)之间相互贴合,传动球(131)与左侧外壳(2)内孔间隙配合;左侧外壳(2)上固定左侧按钮(3)和右侧按钮(4),左侧按钮(3)控制左电磁铁(7)、右电磁铁(11)同时通电,且左电磁铁(7)、右电磁铁(11)均向左侧推动永磁铁(6),右侧按钮(4)控制右电磁铁(11)通电,右电磁铁(11)向右吸引永磁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永磁铁(6)的左侧极限位置和右侧极限位置分别设置有左行程开关(14)和右行程开关(15),连接蓄电池(5)正极支路一依次连接左行程开关(14)、左侧按钮(3)后同时连接左电磁铁(7)一端和二极管一(16)的正极一端,二极管一(16)的负极端与右电磁铁(11)的一端连接,左电磁铁(7)另一端连接二极管二(17)的正极端,二极管二(17)的负极端以及右电磁铁(11)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5)的负极,连接蓄电池(5)正极支路二依次连接右行程开关(15)、右侧按钮(4)后连接右电磁铁(11)的另一端,右电磁铁(11)的一端与蓄电池(5)的负极连接,且右电磁铁(11)一端和左电磁铁(7)一端连接蓄电池(5)正极时,右电磁铁(11)另一端和左电磁铁(7)另一端连接蓄电池(5)负极时,永磁铁(6)左侧磁极与左电磁铁(7)左侧磁极相反,而永磁铁(6)右侧磁极与右电磁铁(11)左侧磁极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牙槽骨再生的膜钉电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击杆(8)右部设置有环形凸起(801),左侧外壳(2)右端内侧设置有右腔体(201),右腔体(201)右端面与环形凸起(801)左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右端固定在环形凸起(801)上,复位弹簧(9)左端固定在右腔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庆王献利赵西博郝志红李芳刘焕磊王晓军石磊冯艳川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安阳市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