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恐龙纸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51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3D恐龙纸模,包括:头部、颈部、躯体、尾部;所述躯体两侧对称设有前爪、腿;所述颈部设于躯体靠近前爪的一端,所述头部设于颈部上,所述尾部设于躯体靠近腿的一端;所述头部包括面部、头顶部,所述面部上端面设有延伸面,所述延伸面为嘴部、所述嘴部与头部下端面为一体;所述头顶部上端面、颈部上端面由前向后依次横向设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为阳角折痕,所述第四折痕为阴角折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端面、下端面、侧端面,使恐龙形状更加立体,通过设置多个折痕,使恐龙更有线条感,合理的折边设置,使折纸依靠粘接或插接建立稳定的立体形象。粘接或插接建立稳定的立体形象。粘接或插接建立稳定的立体形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恐龙纸模


[0001]本技术涉及DIY玩具领域,尤其是一种3D恐龙纸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幼儿教育的教具也日趋丰富多彩,特别是DIY玩具领域,出现大量立体折纸玩具,因折纸玩具简单易上手、安全实用,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尤其是立体折纸,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开展了科普教育。恐龙作为史前动物,与我们人类生在地球上生存于不同时代的生物,目前已经灭绝或已经进化成为其他的动物,保持其形态特点的就是恐龙的骨骼化石,因此提供逼真的恐龙外形特征的玩具,如折纸等,让孩子了解恐龙,具有现实意义,现有的恐龙折纸有的弯折面设置不合理,使恐龙形状不够逼真,有的连接折边设置不恰当,导致缝隙、开裂,影响整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3D恐龙纸模,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恐龙折纸不够形象、逼真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3D恐龙纸模,头部、颈部、躯体、尾部;所述躯体两侧对称设有前爪、腿;所述颈部设于躯体靠近前爪的一端,所述头部设于颈部上,所述尾部设于躯体靠近腿的一端;
[0005]所述头部、颈部、躯体、尾部均由上端面、下端面、侧端面组成,所述上端面、下端面、侧端面的边缘均设有折边,所述上端面与侧端面通过折边相连,所述下端面与侧端面亦通过折边相连,所述侧端面与上端面、下端面相连处的折边间隔设置;
[0006]所述折边上均设有双面胶层;
[0007]所述头部包括面部、头顶部,所述面部上端面设有延伸面,所述延伸面为嘴部、所述嘴部与头部下端面为一体
[0008]所述头顶部上端面、颈部上端面由前向后依次横向设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为阳角折痕,所述第四折痕为阴角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构成突出的头部形状;所述面部上端面与头顶部上端面在第一折痕处相邻设置;
[0009]所述躯体上端面、尾部上端面由前向后横向依次设有第五折痕、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第九折痕,所述第五折痕、第八折痕为阴角折痕,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九折痕为阳角折痕;所述第四折痕、第五折痕构成颈部形状;所述第六折痕、第七折痕构成突出的脊背形状;第八折痕、第九折痕构成弯曲的尾部形状;
[0010]所述颈部上端面、躯体上端面在第五折痕处相邻,所述躯体上端面、尾部上端面在第八折痕处相邻;
[0011]所述头部上端面两边,第二折痕、第三折痕间设有折边;所述躯体上端面两边,所述第八折痕、第九折痕间设有折边;所述折边均插接在侧端面内;
[0012]所述头部、躯体、尾部的侧端面为一体;
[0013]所述面部上端面、头部上端面、躯体上端面、尾部上端面相邻的位置均设有折边,所述折边朝向所述下端面方向。
[0014]进一步地,所述颈部下端面、躯体下端面、尾部下端面,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第十折痕、第十一折痕、第十二折痕、第十三折痕、第十四折痕,所述第十折痕、第十一折痕、第十二折痕、第十三折痕为阳角折痕,构成胸腹形状,所述第十四折痕为阴角折痕,构成一下弯曲的尾部形状。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十折痕位于所述前爪间。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十二折痕位于腿的后侧,
[0017]所述躯体下端面、尾部下端面在第十二折痕处相邻设置。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头部下端面、躯体下端面、腹部下端面相邻的边上均设有折边,所述折边朝向所述上端面方向。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侧端面位于面部、嘴位置设有折边。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躯体下端面两边靠近腿的位置分别设有折边,所述尾部下端面第十三折痕至尾端间设有折边。
[0021]本技术通过设置上端面、下端面、侧端面,使恐龙形状更加立体,通过设置多个折痕,使恐龙更有线条感,合理的折边设置,使折纸依靠粘接或插接建立稳定的立体形象。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各部件分解示意图。
[0024]1、头部;11、面部;12、嘴部;13、头部上端面;14、头部下端面;15、头部侧端面;16、头顶部;2、躯体;21、前爪;22、腿;23、躯体上端面;24、躯体下端面、25、躯体侧端面;3、尾部;31、尾部上端面;32、尾部下端面;33、尾部侧端面;4、颈部;41、颈部上端面;42、颈部侧端面;43、颈部下端面;5、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7]本实施例3D恐龙纸模,包括:头部1、颈部4、躯体2、尾部3;所述躯体2两侧对称设有前爪21、腿22;所述颈部4设于躯体2靠近前爪21的一端,所述头部1设于颈部4上,所述尾部3设于躯体2靠近腿22的一端;
[0028]所述头部1、颈部4、躯体2、尾部3均由上端面、下端面、侧端面组成,所述上端面、下
端面、侧端面的边缘均设有折边5,所述上端面与侧端面通过折边5相连,所述下端面与侧端面亦通过折边5相连,所述侧端面与上端面、下端面相连处的折边5间隔设置;
[0029]所述折边5上均设有双面胶层;
[0030]所述头部1包括面部11、头顶部16,所述面部11上端面设有延伸面,所述延伸面为嘴部12、所述嘴部12与头部下端面14为一体;
[0031]所述头顶部16上端面、颈部上端面41由前向后依次横向设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为阳角折痕,所述第四折痕为阴角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构成突出的头部1形状;所述面部11上端面与头顶部16上端面在第一折痕处相邻设置;
[0032]所述躯体上端面23、尾部上端面31由前向后横向依次设有第五折痕、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第九折痕,所述第五折痕、第八折痕为阴角折痕,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九折痕为阳角折痕;所述第四折痕、第五折痕构成颈部4形状;所述第六折痕、第七折痕构成突出的脊背形状;第八折痕、第九折痕构成弯曲的尾部3形状;
[0033]所述颈部上端面41、躯体上端面23在第五折痕处相邻,所述躯体上端面23、尾部上端面31在第八折痕处相邻;
[0034]所述头部上端面13两边,第二折痕、第三折痕间设有折边5;所述躯体上端面23两边,所述第八折痕、第九折痕间设有折边5;所述折边5均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恐龙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3D恐龙纸模包括:头部、颈部、躯体、尾部;所述躯体两侧对称设有前爪、腿;所述颈部设于躯体靠近前爪的一端,所述头部设于颈部上,所述尾部设于躯体靠近腿的一端;所述头部、颈部、躯体、尾部均由上端面、下端面、侧端面组成,所述上端面、下端面、侧端面的边缘均设有折边,所述上端面与侧端面通过折边相连,所述下端面与侧端面亦通过折边相连,所述侧端面与上端面、下端面相连处的折边间隔设置;所述折边上均设有双面胶层;所述头部包括面部、头顶部,所述面部上端面设有延伸面,所述延伸面为嘴部、所述嘴部与头部下端面为一体;所述头顶部上端面、颈部上端面由前向后依次横向设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为阳角折痕,所述第四折痕为阴角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构成突出的头部形状;所述面部上端面与头顶部上端面在第一折痕处相邻设置;所述躯体上端面、尾部上端面由前向后横向依次设有第五折痕、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第九折痕,所述第五折痕、第八折痕为阴角折痕,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九折痕为阳角折痕;所述第四折痕、第五折痕构成颈部形状;所述第六折痕、第七折痕构成突出的脊背形状;第八折痕、第九折痕构成弯曲的尾部形状;所述颈部上端面、躯体上端面在第五折痕处相邻,所述躯体上端面、尾部上端面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欣谷文记梁坤铭胡芳妹魏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集智合中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