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223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属于石油加工领域。该装置通过串行连接的n个加压分液装置对重整产氢中携带重整产物进行n次提取,得到提取后的重整产氢和n组混合液相;通过产物分离装置对所述n组混合液相进行物质分离,得到分离后的液化气和分离后的重整生成油;通过吸收装置对所述提取后的重整产氢与所述分离后的重整生成油进行逆向接触,得到接触后的重整生成油;对所述分离后的液化气和所述接触后的重整生成油中吸收的液化气进行回收,n为正整数。该装置可以简化从重整产氢中回收液化气的流程,提高液化气的回收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石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催化重整是一种石油加工工艺,其以石脑油为原料催化重整炼出重整生成油,同时副产氢气,即重整产氢。
[0003]上述重整产氢中含有石油气,工业上可以通过压缩、降温的方法从重整产氢中回收液化气。示例性的,对重整产氢进行一次增压,一次增压后的重整产氢经空气冷却器冷却之后与2号再接触罐底来的重整生成油混合,对混合后的重整产物(包括重整生成油和重整产氢)进一步冷却,之后进入1号再接触罐,在1号再接触罐内进行气液平衡,1号再接触罐的罐底输出吸收了液化气的重整生成油,1号再接触罐的罐顶的重整产氢根据外送压力要求进行二次压缩,二次压缩后的重整产氢和重整产物分离罐底来的重整生成油再次混合,再次混合后的重整产物经过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2号再接触罐进行气液平衡,由2号再接触罐的罐顶输出重整产氢,罐底的重整生成油送往1号再接触罐。
[0004]上述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过程中需要与重整生成油进行多次混合接触,以对重整产氢中的液化气进行接触吸收,整个流程复杂,能耗高,吸收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可以简化从重整产氢中回收液化气的流程,提高液化气的回收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吸收装置、产物分离装置和n个加压分液装置;
[0007]n个加压分液装置中第i个加压分液装置上设置有重整产氢的i级气体入口;第i个加压分液装置的i级气体出口与第i+1个加压分液装置的i+1级气体入口相连接;n个加压分液装置中第n个加压分液装置的n级气体出口与吸收装置的气体入口相连接;吸收装置上设置有重整产氢的提纯气体出口;
[0008]n个加压分液装置中每一个加压分液装置的液体出口与产物分离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接,或者,与其他下游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接;产物分离装置的重整生成油出口与吸收装置的吸收液体入口相连接;吸收装置上设置有回收重整生成油的吸收液体出口;其中,i为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i+1为小于或者等于n。
[0009]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1个吸收装置、1个产物分离装置、1个加压分液装置和1个中间冷却器;
[0010]加压分液装置包括一级增压机、一级空冷器、一级水冷器和一级分液罐;吸收装置包括二级增压机、塔顶换热器、塔底换热器和吸收塔;
[0011]一级增压机上设置有重整产氢的一级气体入口,一级增压机的增压出口与一级空冷器的空冷入口相连接,一级空冷器的空冷出口与一级水冷器的水冷入口相连接,一级水
冷器的水冷出口与一级分液罐的分液入口相连接,设置在一级分液罐的罐顶上的一级气体出口与二级增压机上的二级气体入口相连接,设置在一级分液罐的罐底上的液体出口与产物分离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接,或者,与其他下游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接;
[0012]二级增压机的增压出口与塔底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入口相连接,塔底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出口与塔顶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入口相连接,塔顶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出口与吸收塔的塔体下部设置的气体入口相连接,产物分离装置中的重整生成油出口与吸收塔的塔体上部设置的吸收液体入口之间通过中间冷却器相连接,吸收塔的塔底液体出口与塔底换热器的第二换热入口相连接,吸收塔的塔顶气体出口与塔顶换热器的第二换热入口相连接;
[0013]塔底换热器上设置有重整生成油的吸收液体出口,塔顶换热器上设置有重整产氢的提纯气体出口。
[00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5]上述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通过加压分液装置对重整产氢进行顺向压缩,从重整产氢中液化出混合液相,再通过产物分离装置从混合液相中分离出液化气和重整生成油,迅速的从重整产氢中分离出了液化气;之后还对加压分液装置分离出的重整产氢和产物分离装置分离出的重整生成油进行逆向接触,从上述分离出的重整产氢中再次吸收液化气,即二次分离重整产氢中的液化气,通过气体压缩的方式与重整生成油的吸收方式的结合,能够迅速的实现对液化气的回收,无需多次通过重整生成油来吸收重整产氢中的液化气,简化了从重整产氢中回收液化气的流程,提高液化气的回收效率,还提高了液化气和重整生成油的收率、以及重整产氢的提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统的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1]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介绍:
[0022]催化重整,是指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轻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同时副产氢气的重要炼油过程;通过催化重整炼出的油即是重整生成油,副产的氢气即是重整产氢。
[0023]石脑油,是指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产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轻质油。
[0024]液化石油气,也叫液化气,是炼油精制过程中产生并回收的气体(比如石油气)经加压降温液化而成的无色挥发性液态产品。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
[0025]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吸收装置120、产物分离装置140和n个加压分液装置160;
[0026]n个加压分液装置160中第i个加压分液装置160上设置有重整产氢的i级气体入口;第i个加压分液装置160的i级气体出口与第i+1个加压分液装置160的i+1级气体入口相连接;n个加压分液装置160中第n个加压分液装置160的n级气体出口与吸收装置120的气体入口相连接;吸收装置120上设置有重整产氢的提纯气体出口;
[0027]n个加压分液装置160中每一个加压分液装置160的液体出口与产物分离装置140的液体入口相连接,或者,与其他下游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接;产物分离装置140的重整生成油出口与吸收装置120的吸收液体入口相连接;吸收装置120上设置有回收重整生成油的吸收液体出口;其中,i为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i+1为小于或者等于n。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i个加压分液装置160包括i级增压机162、i级冷却器16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整产氢中液化气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吸收装置、产物分离装置和n个加压分液装置;所述n个加压分液装置中第i个加压分液装置上设置有重整产氢的i级气体入口;所述第i个加压分液装置的i级气体出口与第i+1个加压分液装置的i+1级气体入口相连接;所述n个加压分液装置中第n个加压分液装置的n级气体出口与所述吸收装置的气体入口相连接;所述吸收装置上设置有重整产氢的提纯气体出口;所述n个加压分液装置中每一个加压分液装置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产物分离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接,或者,与其他下游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接;所述产物分离装置的重整生成油出口与所述吸收装置的吸收液体入口相连接;所述吸收装置上设置有回收重整生成油的吸收液体出口;其中,i为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i+1为小于或者等于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加压分液装置包括i级增压机、i级冷却器和i级分液罐;所述n个加压分液装置中第i个加压分液装置的i级气体入口设置在所述i级增压机上,所述i级增压机的增压出口与所述i级冷却器的冷却入口相连接,所述i级冷却器的冷却出口与所述i级分液罐的分液入口相连接,设置在所述i级分液罐的罐顶上的i级气体出口与所述i+1级气体入口相连接;设置在所述i级分液罐的罐底上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产物分离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接,或者,与所述其他下游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级冷却器包括空冷器、水冷器、换热器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装置包括n+1级增压机、塔顶换热器、塔底换热器和吸收塔;所述吸收装置的气体入口设置在所述n+1级增压机上,所述n+1级增压机的增压出口与所述塔底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入口相连接,所述塔底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出口与所述塔顶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入口相连接,所述塔顶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塔体下部设置的气体入口相连接,所述重整生成油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塔体上部设置的所述吸收液体入口相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塔底液体出口与所述塔底换热器的第二换热入口相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塔顶气体出口与所述塔顶换热器的第二换热入口相连接,所述塔底换热器上设置了所述吸收液体出口,所述塔顶换热器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廷斌接瑜边建东魏治中崔佳王志刚任建生崔保林许佳朱颖胡长禄张振泰任凯张鹏杨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