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隐藏并拓展座椅空间的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23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隐藏并拓展座椅空间的扶手,由扶手、活动支架以及底座组成,包括主体结构和调节系统;主体结构包括扶手板、上转铰、活动支架、下转铰和底座;调节系统包括调节按钮、滑块、滑道、定位器、导杆、定位器反力弹簧、拉线、定滑轮、调节线、转向滑轮和按钮弹簧;扶手板内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导杆,导杆与滑块配合相接,滑块两侧设有定位器,滑块与定位器相配合,定位器外侧连接定位器反力弹簧,滑块底部通过上转铰连接活动支架上端,活动支架下端通过下转铰连接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由主体结构(扶手板、底座、支架)和调节系统组成,装置结构合理,结构之间相互配合,操作方便。作方便。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隐藏并拓展座椅空间的扶手


[0001]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的一种座椅扶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隐藏并拓展座椅空间的扶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技术的提高使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有满足感和幸福感,生活也更加安逸。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小的烦恼会让生活美中不足。在坐高铁和开会或者看电影的过程中,都要坐在自己的座椅上,然而有时候,当情侣或者一家人一起坐高铁出行或者情侣看电影时,并排坐着想要把中间的扶手收起来不能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即使是扶手扳上去和座椅靠背平齐也会有隔阂,凸出来的扶手一样会硌到后背,给出行或者观影带来不好的体验。在高铁的联排座椅中,如果带着孩子出行,高铁的座椅扶手挡在中间会增加更多的不便和负担。如果能有一种扶手可以随意调节其出现与否,并且可以扩展座椅空间,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3]综上所述,迫切需要一种可隐藏并拓展座椅空间的扶手来提升高铁出行的舒适度或者观影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隐藏并拓展座椅空间的扶手。
[0005]这种可隐藏并拓展座椅空间的扶手,由扶手、活动支架以及底座组成,包括主体结构和调节系统;主体结构包括扶手板、上转铰、活动支架、下转铰和底座;调节系统包括调节按钮、滑块、滑道、定位器、导杆、定位器反力弹簧、拉线、定滑轮、调节线、转向滑轮和按钮弹簧;扶手板内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导杆,导杆与滑块配合相接,滑块两侧设有定位器,滑块与定位器相配合,定位器外侧连接定位器反力弹簧,滑块底部通过上转铰连接活动支架上端,活动支架下端通过下转铰连接底座;扶手板两侧面中部设有调节按钮,调节按钮连接按钮弹簧,调节按钮两侧通过调节线连接定滑轮,并且调节线穿过位于调节按钮两侧的转向滑轮,定滑轮通过拉线连接定位器。
[0006]作为优选:所述扶手板的材质可以是高强度塑料,也可以是合金材料,扶手板的面板上可以植绒,以便扶手放下的时候与座椅面料相匹配,以拓展座椅空间。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上转铰和下转铰材料可以是铝合金也可以是高强度复合材料,以满足一定的抗疲劳强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支架的材料可以使用金属或者其他高强度非金属材料制品,刚度大,以满足使用要求。
[0009]作为优选:所述按钮宜使用塑料材质按钮,对身体无毒无害,按钮弹簧的弹性好,按压力适中,回弹灵敏。
[0010]作为优选:所述滑块材质为耐磨金属,带锯齿,能够与定位器上的锯齿相互咬合定
位,当定位器外扩时,滑块能够在导杆上自由滑动;并且滑块与上转铰刚性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器反力弹簧弹性大,抗疲劳性能好,当松开按钮时,弹簧能够压回定位器与滑块相互咬合紧密。
[0012]作为优选:所述拉线和调节线的材质要采用无弹性材料制作,耐久性好。
[0013]作为优选:所述定滑轮和转向滑轮材质采用高强度塑料,并且要耐摩擦,材质与拉线和调节线的材质要不同。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装置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0016]本技术装置由主体结构(扶手板、底座、支架)和调节系统组成,装置结构合理,结构之间相互配合,操作方便。
[0017]2)位置可调,适用性好
[0018]本技术采用滑块系统,滑块位置可以随意固定,可以调节到不同位置,适合不同人群的坐姿习惯,根据个人习惯可以将其调节到自己舒适的位置,适用性好。
[0019]3)可以拓展座椅空间
[0020]本技术可以将扶手板放到最低处与座椅平齐,放平后可以增加一部分座位空间。
[0021]4)实用舒适,更加方便
[0022]本技术的扶手板放下后与座椅平齐,空间位置增大,这种扶手放在列车上可以方便照顾邻座的家人,不会产生隔阂,更加舒适方便。
[0023]5)节省材料
[0024]本技术的扶手板下方采用活动支架,材料简单,大部分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该装置的侧视图;
[0026]图2为该装置扶手板的内部构造图;
[0027]图3为该装置的立体图(使用扶手);
[0028]图4为该装置的立体图(隐藏扶手);
[0029]图5为该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扶手板1、调节按钮2、滑块3、滑道4、上转铰5、活动支架6、下转铰7、底座8、定位器9、导杆10、定位器反力弹簧11、拉线12、定滑轮13、调节线14、转向滑轮15、按钮弹簧16。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32]实施例一
[0033]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可隐藏并拓展座椅空间的扶手,由扶手、活动支架以及底座组成,包括主体结构和调节系统;主体结构包括扶手板1、上转铰5、活动支架6、下转铰7和底座8;调节系统包括调节按钮2、滑块3、滑道4、定位器9、导杆10、定位器反力弹簧11、拉线12、定滑轮13、调节线14、转向滑轮15和按钮弹簧16;扶手板1内设有滑道4,滑道4内设有导杆10,导杆10与滑块3配合相接,滑块3两侧设有定位器9,滑块3与定位器9相配合,定位器9外侧连接定位器反力弹簧11,滑块3底部通过上转铰5连接活动支架6上端,活动支架6下端通过下转铰7连接底座8;扶手板1两侧面中部设有调节按钮2,调节按钮2连接按钮弹簧16,调节按钮2两侧通过调节线14连接定滑轮13,并且调节线14穿过位于调节按钮2两侧的转向滑轮15,定滑轮13通过拉线12连接定位器9。
[0034]整个调节系统可以满足主体结构的空间位置变换,控制扶手板的高度和位置。松开按钮2,按钮弹簧16可以将按钮2弹出,此时在定位器反力弹簧11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定位器9与滑块3咬合,滑块3无法滑动;当按压按钮2时,按钮2拉紧调节线14,调节线14带动定滑轮13转动,定滑轮的转动带动拉线12,随即带动定位器9脱离滑块3,滑块3沿着导杆10在滑道4内自由移动,来回调节扶手位置和高度。
[0035]如图1所示,该装置中扶手板1的宽度和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边缘可以采用圆角或者不采用圆角;调节按钮2的位置可以放在中间或者端部;活动支架6的根数和交叉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下转铰7和底座8的连接可以采用不同形式,但要保证连接牢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036]如图2所示,滑块3和上转铰5的连接要牢固,滑块3在滑道4内的滑动可以采用一根或者几根导杆10;定位器9的材质一定要使用刚性大的材料,定位器反力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隐藏并拓展座椅空间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和调节系统;主体结构包括扶手板(1)、上转铰(5)、活动支架(6)、下转铰(7)和底座(8);调节系统包括调节按钮(2)、滑块(3)、滑道(4)、定位器(9)、导杆(10)、定位器反力弹簧(11)、拉线(12)、定滑轮(13)、调节线(14)、转向滑轮(15)和按钮弹簧(16);扶手板(1)内设有滑道(4),滑道(4)内设有导杆(10),导杆(10)与滑块(3)配合相接,滑块(3)两侧设有定位器(9),滑块(3)与定位器(9)相配合,定位器(9)外侧连接定位器反力弹簧(11),滑块(3)底部通过上转铰(5)连接活动支架(6)上端,活动支架(6)下端通过下转铰(7)连接底座(8);扶手板(1)两侧面中部设有调节按钮(2),调节按钮(2)连接按钮弹簧(16),调节按钮(2)两侧通过调节线(14)连接定滑轮(13),并且调节线(14)穿过位于调节按钮(2)两侧的转向滑轮(15),定滑轮(13)通过拉线(12)连接定位器(9)。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民任印文龙新燕刘玉权李煜郭桥谢志专郭帅杨桦宋翔朱小军付开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