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19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防护口罩,涉及卫生防护和智能设备技术领域,该智能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多功能便携设备,多功能便携设备通过送气管与口罩本体连接,多功能便携设备包括空气过滤组件、气压检测模块以及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分别与空气过滤组件和气压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板以及安装在控制板上的控制芯片,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用于过滤外部空气的第一滤片和推送过滤气体的送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简单、功能丰富、防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适用性广且用户使用舒适性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护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卫生防护和智能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一次性环保口罩等传统口罩,在保护人体健康和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传统口罩也有其缺点,传统口罩大多是一次性产品,不能重复使用,不经济、不节约环保。部分传统口罩其过滤防护效果不理想,外界空气可能从口罩四周进入人体呼吸系统,且部分传统口罩也存在长期佩戴导致人体呼吸不顺畅、呼吸困难等缺陷。
[0003]针对传统口罩等缺陷,最近几年新起了各种电动口罩,但由于各大厂商为抢夺市场,提前将尚未成熟的各种电动口罩投向市场。其主要功能是手动控制3 个风速挡位,每个挡位的风速恒定,这样降低了电池的使用时长,控制效果不理想,且功能简单单一。同时对于现有方案根据传感器采集计算人体心率自动调节电动送风功能,虽然可以自动控制调节风速大小,原理依据是,根据人体心率的加快相应风速也跟着加快,反之亦然,有关专利加入流量调节辅助模块,即加入获取处理后的当前使用情境、心电信号作为辅助控制信号,其采集难度和操作难度都比较困难,且大多使用情形由于条件限制也无法实施和无法准确获取数据,以及处理延时等缺陷,就算获取数据准确无误,也只能初步判断风速大小,无法在人体呼气和吸气时做到准确调节,没有使用者呼吸频率、呼吸深度也无法做到精确控制。如在人体吸气时应控制风扇风量大于等于人体呼吸空气量,否者引起呼吸困难,人在出气时应适当减小风扇风量,使人体能顺利排出气体,而不感到出气困难。针对现有产品和技术方案涉及到诸多缺点,提供一种功能多样、防护效果显著、使用寿命长、佩戴舒适的防护口罩产品成为了必要。
[0004]专利文件《防霾口罩》(公开号:CN205385881U)提供了一种口罩,更确切地说,是防霾口罩。其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上设有可塑性鼻夹,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外壳、空气过滤净化层以及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边缘设有硅胶或水凝胶,所述外壳为硬质的轻质材料制得,所述空气过滤净化层可更换,可拆卸。本技术的气密性好、更加舒适、安装有风扇或压缩空气装置,使呼吸更顺畅。本技术过滤效果更好、可检测空气质量、可加热低温空气,使用方便,设计科学合理。本技术可通过软件系统进行控制装置,可将空气质量数据并上传云端共享,软件系统可设置空气质量提醒,自动记录口罩使用情况等。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使用效果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但专利文件提供的防霾口罩所有元器件都集中在了口罩本体上,这样很容易造成口罩本体过重,给佩戴该口罩的用户头部造成负担,降低舒适感,且虽然有通过利用气压测量装置实现送风大小的控制,却只能根据气压变化而调节,容易造成延时,不能达到自主判断实现与用户呼吸频率同步的零延时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使用简单、功能丰富、防护效果
好、用户使用舒适性高的智能防护口罩。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多功能便携设备,所述多功能便携设备通过送气管与口罩本体连接,包括空气过滤组件、气压检测模块以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空气过滤组件和气压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以及安装在控制板上的控制芯片,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用于过滤外部空气的第一滤片和推送过滤气体的送气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便携设备内设有扬声器,所述口罩本体内设有与扬声器配合使用的拾音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过滤组件还包括消毒杀菌装置。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与之配套的软件控制端,所述多功能便携设备设有用于与软件控制端进行连接的通信模块。
[0011]进一步地,将气压检测模块替换为气体流量计或气体流速检测装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口罩壳体以及安装在口罩壳体上的面罩,所述口罩壳体设有用于排除呼气的呼气孔,所述呼气孔覆盖有第三滤片,所述多功能便携设备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被空气过滤组件的第一滤片覆盖,所述第一滤片和第三滤片为可替换式,所述呼气孔与进气孔分别设有用于紧固第一滤片和第三滤片的第一滤片固定件和第二滤片固定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便携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过滤气体或外部空气的空气检测装置,所述空气检测装置与控制组件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过滤组件还包括对送气装置传输气体进行二次过滤的第二滤片。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片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数量不低于一层。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
[0017]1、本技术区别于现有的口罩,具有送风能力,为口罩本体提供了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气压差,有利于及时排除用户呼出气体,利用气压检测装置,完成送气频率与用户呼吸频率的同步,实现多功能便携设备的空气过滤组件给口罩内持续输送适量的新鲜空气,避免了佩戴口罩过程中因为呼吸气体无法及时与外界气体进行更换导致呼吸不畅的情况产生,也减少了因为持续送气造成用户面部感知压力过大的不适感,此外多功能便携设备的设置,佩戴方便,可以置于身体任何部位,采用分体式设计,将主要零部件集中在了多功能便携设备内,而不是设置在口罩部分,降低了头部的负重感,提高了佩戴本技术的舒适度。
[0018]2、本技术设有数据存储模块,能够及时记录气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可以安装在控制板上与控制芯片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芯片无线连接,当用户下次使用时气压检测模块检测的数据与数据存储模块记录的数据一致时,控制芯片可以根据记录的数据实现控制送气频率,实现送风的大小频率与呼吸频率以及大小同步,减少了因气压检测模块检测再进行送风大小调节的延时问题,提高了用户呼吸过程中的舒适性。
[0019]3、本技术所述多功能便携设备内设有扬声器,所述口罩本体内设有与扬声器
配合使用的拾音器,避免了因为佩戴口罩而造成声音传输不清以及沉闷的情况产生,增强了人们佩戴口罩后的交流效率。
[0020]4、本技术设有软件控制端,通过软件控制端使用者可以自主调节送风情况以达到最适宜的状态,实现数字控制,同时也可以通过软件控制端直观的获取自身的呼吸状态,进而了解自身的呼吸系统健康状况,此外通过软件控制端还可以获取口罩本体以及控制过滤组件的使用情况,及时实现替换,保证良好的使用状况。
[0021]5、本技术的口罩本体与多功能便携设备通过设置呼气孔和进气孔,并呼气孔与进气孔分别设有第一滤片和第三滤片和用于紧固第一滤片和第三滤片的第一滤片固定件和第二滤片固定件,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损耗件的替换,方便快捷且降低了替换经济成本,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功能便携设备,所述多功能便携设备通过送气管(6)与口罩本体连接,包括空气过滤组件、气压检测模块(23)以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空气过滤组件和气压检测模块(23)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22)以及安装在控制板(22)上的控制芯片,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用于过滤外部空气的第一滤片(11)和推送过滤气体的送气装置(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便携设备内设有扬声器(21),所述口罩本体内设有与扬声器(21)配合使用的拾音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组件还包括消毒杀菌装置(19)。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之配套的软件控制端,所述多功能便携设备设有用于与软件控制端进行连接的通信模块。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将气压检测模块(23)替换为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庆宇冉龙露杨朝永古锦明谢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宇悦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