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污水生态净化及土壤改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2057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地下污水生态净化及土壤改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上方设置有滤桶,所述滤桶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滤桶内设置有滤板架,所述滤板架之间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桶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滤桶下方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下方设置有管盖,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滤桶的一侧设置有单向阀管,所述单向阀管远离所述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三通管。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地下污水连续过滤处理以完成地下污水的净化,能够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土壤的改良;故障率低,便于长时间工作,能够降低生态净化所需消耗的成本;耗材更换简单,便于操作人员后期维护。便于操作人员后期维护。便于操作人员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污水生态净化及土壤改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是涉及地下污水生态净化及土壤改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大片土地处于轻污染状态,少部分处于严重污染状态,严重污染的土地需要很长的自然恢复时间,而处于轻污染状态的土地,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则污染会进一步加重,伴随土壤污染的是地下水的污染,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地下污水的治理投资大、周期长、收效慢,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并不重视地下污水的治理,但人民群众的治理呼声越来越高。
[0003]总体来讲,当前的污水处理和土壤改良工作,受困于成本和不断加剧的污染,缺乏一种便于安装使用、低成本、可持续的长效改良方法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地下污水生态净化及土壤改良装置。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地下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污水生态净化及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上方设置有支腿(102),所述支腿(102)上方设置有滤桶(103),所述滤桶(103)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04),所述滤桶(103)内设置有滤板架(105),所述滤板架(105)之间设置有滤板(106),所述滤桶(103)远离所述进水管(104)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107),所述滤桶(103)下方设置有排污管(108),所述排污管(108)下方设置有管盖(109),所述排水管(107)远离所述滤桶(103)的一侧设置有单向阀管(201),所述单向阀管(201)远离所述排水管(107)的一侧设置有三通管(202),所述三通管(202)前方设置有注压管(203),所述注压管(203)内设置有压板(204),所述压板(204)上方设置有立杆(205),所述立杆(205)靠近所述滤桶(103)的一侧设置有连杆(206),所述连杆(206)远离所述立杆(205)的一端设置有曲柄(207),所述曲柄(207)远离所述立杆(205)的一侧设置有凸轮(208),所述凸轮(208)远离所述曲柄(207)的一侧设置有电机(209),所述注压管(203)下方设置有载架(210),所述三通管(202)后方设置有连管(301),所述底座(101)与所述连管(301)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架(302),所述连管(301)前方设置有滤芯筒(303),所述滤芯筒(303)上设置有扣板(304),所述扣板(304)下方设置有重金属吸附滤芯(305),所述重金属吸附滤芯(305)前方设置有酸碱中和滤芯(306),所述酸碱中和滤芯(306)前方设置有活性炭滤芯(307),所述滤芯筒(303)前方设置有弯管(401),所述底座(101)与所述弯管(401)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架(402),所述弯管(401)上方设置有土壤改良剂储盒(403),所述土壤改良剂储盒(403)上方设置有盒盖(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污水生态净化及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与所述支腿(10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腿(102)与所述滤桶(103)焊接,所述滤桶(103)与所述进水管(10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滤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剧永望杨晓莉曹兴圆刘朝柱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