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轨锁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2020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尖轨锁闭装置,包括锁闭框、锁闭铁、锁钩、锁闭杆和防护壳,锁闭框固定安装在基本轨的外侧,锁闭框开设有通孔;锁闭铁、锁钩和锁闭杆均穿过通孔,锁闭铁与锁闭框固定连接,锁闭杆和锁钩在转辙机的驱动下带动尖轨运动并与基本轨锁闭;防护壳固定安装在锁闭框上;防护壳朝向锁闭框的一端具有开口;防护壳的开口与锁闭框对接并与通孔相对以将锁闭铁、锁钩和锁闭杆的外侧端封闭在防护壳内部。从而使锁闭铁、锁钩和锁闭杆处于封闭环境,有效阻挡户外环境的尘土和小沙石覆盖粘连在锁闭杆、锁钩和锁闭铁之间的润滑油上,从而减小锁闭杆、锁钩和锁闭铁之间的磨损,保证三者之间动作的顺畅性以及列车的运行安全。者之间动作的顺畅性以及列车的运行安全。者之间动作的顺畅性以及列车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尖轨锁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道岔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尖轨锁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路列车在运行过程以及进站或出站时,需要转换到不同的轨道上运行,轨道的转换处设置有道岔,通过转辙机可以实现道岔从一个位置转换到另一位置,从而实现列车变轨运行;道岔的尖轨和基本轨之间设置有尖轨锁闭装置,转辙机驱动尖轨移动到位后通过锁闭装置将尖轨和基本轨锁闭从而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0003]锁闭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转辙机通过锁闭杆驱动锁钩和尖轨运动并通过锁闭铁将锁钩锁定,从而将尖轨锁闭;为了减小锁闭杆、锁钩以及锁闭铁三者之间磨损并保证三者相对运动的顺畅性,在锁闭杆、锁钩和锁闭铁之间涂抹有润滑油。现有的锁闭装置的锁闭杆、锁钩和锁闭铁整体暴露在户外环境中,户外恶劣环境带来的尘土和小沙石会覆盖粘连在锁闭杆、锁钩和锁闭铁之间的润滑油上,时间久了会导致润滑效果失效,不仅降低锁闭杆、锁钩和锁闭铁之间动作的顺畅性,同时也加快三者之间的磨损,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尖轨锁闭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尖轨锁闭装置的锁闭杆、锁钩以及锁闭铁没有相应的防护,导致润滑效果失效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尖轨锁闭装置,包括:锁闭框,固定安装在基本轨的外侧,锁闭框开设有通孔;锁闭铁、锁钩和锁闭杆,锁闭铁、锁钩和锁闭杆均穿过通孔,锁闭铁与锁闭框固定连接,锁闭杆和锁钩在转辙机的驱动下带动尖轨运动并与基本轨锁闭;防护壳,防护壳固定安装在锁闭框上;防护壳朝向锁闭框的一端具有开口;其中,防护壳的开口与锁闭框对接并与通孔相对以将锁闭铁、锁钩和锁闭杆的外侧端封闭在防护壳内部。
[0006]进一步地,防护壳包括:底壳,设置在锁闭框的下方并与锁闭框固定连接;罩壳,可拆卸地扣合在底壳的上方以与底壳围合成防护腔;其中,底壳和罩壳朝向锁闭框的一端均具有开口,锁闭铁、锁钩和锁闭杆的外侧端通过底壳和罩壳的开口延伸至防护腔内部。
[0007]进一步地,底壳内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固定安装在底壳的两个第一侧板之间且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沿底壳的长度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其中,锁闭框的下端部卡入第一定位挡板、第二定位挡板以及两个第一侧板围合成的矩形空间内。
[0008]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之间的间距与锁闭框的下端部的厚度相匹配;两个第一侧板之间的间距与锁闭框的下端部的宽度相匹配。
[0009]进一步地,锁闭框的下端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螺栓孔,两个第一侧板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与第一螺栓孔相匹配的第二螺栓孔;其中,底壳通过穿设在第
二螺栓孔和第一螺栓孔的锁定螺栓与锁闭框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上边沿均开设有第一避让槽;其中,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的第一避让槽形成底壳的开口;第一避让槽用于使运动过程中的锁闭杆和锁钩通过。
[0011]进一步地,罩壳的两个第二侧板朝向锁闭框的边沿分别开设有第二避让槽;其中,两个第二避让槽用于避让基本轨的底座部。
[0012]进一步地,底壳的两个第一侧板和罩壳的两个第二侧板之间分别设置锁紧卡扣;其中,罩壳扣合在底壳上时通过两个锁紧卡扣相互锁紧。
[0013]进一步地,罩壳的顶部设置有提手。
[0014]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尖轨锁闭装置,包括锁闭框、锁闭铁、锁钩、锁闭杆和防护壳,锁闭框固定安装在基本轨的外侧,锁闭框开设有通孔;锁闭铁、锁钩和锁闭杆均穿过通孔,锁闭铁与锁闭框固定连接,锁闭杆和锁钩在转辙机的驱动下带动尖轨运动并与基本轨锁闭;防护壳固定安装在锁闭框上;防护壳朝向锁闭框的一端具有开口;防护壳的开口与锁闭框对接并与通孔相对以将锁闭铁、锁钩和锁闭杆的外侧端封闭在防护壳内部。从而使锁闭铁、锁钩和锁闭杆处于封闭环境,有效阻挡户外环境的尘土和小沙石覆盖粘连在锁闭杆、锁钩和锁闭铁之间的润滑油上,从而减小锁闭杆、锁钩和锁闭铁之间的磨损,保证三者之间动作的顺畅性以及列车的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尖轨锁闭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尖轨锁闭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尖轨锁闭装置的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尖轨锁闭装置的罩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1]10、锁闭框;20、锁闭铁;30、锁钩;40、锁闭杆;50、防护壳;51、底壳;511、第一定位挡板;512、第二定位挡板;513、第一侧板;514、第一避让槽;52、罩壳;521、第二侧板;522、第二避让槽;53、卡扣;54、提手;55、锁定螺栓;60、基本轨;61、底座部;70、尖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尖轨锁闭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锁闭框10、锁闭铁20、锁钩30、锁闭杆40和防护壳50,锁闭框10固定安装在基本轨60的外侧,锁闭框10开设有通孔;锁闭铁20、锁钩30和锁闭杆40均穿过通孔,锁闭铁20与锁闭框10固定连接,锁闭杆40
和锁钩30在转辙机的驱动下带动尖轨70运动并与基本轨60锁闭;防护壳50固定安装在锁闭框10上;防护壳50朝向锁闭框10的一端具有开口;防护壳50的开口与锁闭框10对接并与通孔相对以将锁闭铁20、锁钩30和锁闭杆40的外侧端封闭在防护壳50内部。从而使锁闭铁20、锁钩30和锁闭杆40处于封闭环境,有效阻挡户外环境的尘土和小沙石覆盖粘连在锁闭杆40、锁钩30和锁闭铁20之间的润滑油上,从而减小锁闭杆40、锁钩30和锁闭铁20之间的磨损,保证三者之间动作的顺畅性以及列车的运行安全。
[0024]具体实施时,为了方便防护壳50的安装,防护壳50包括相互独立的底壳51和罩壳52,底壳51设置在锁闭框10的下方并与锁闭框10固定连接;罩壳52可拆卸地扣合在底壳51的上方以与底壳51围合成防护腔;防护壳50整体近似矩形结构,底壳51和罩壳52朝向锁闭框10的一端均具有开口,该开口与锁闭框10的通孔相对,锁闭铁20、锁钩30和锁闭杆40的外侧端通过底壳51和罩壳52的开口延伸至防护腔内部,从而使锁闭铁20、锁钩30和锁闭杆40处于封闭的环境中。
[0025]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底壳51内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挡板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尖轨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闭框(10),固定安装在基本轨(60)的外侧,所述锁闭框(10)开设有通孔;锁闭铁(20)、锁钩(30)和锁闭杆(40),所述锁闭铁(20)、所述锁钩(30)和所述锁闭杆(40)均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锁闭铁(20)与所述锁闭框(10)固定连接,所述锁闭杆(40)和所述锁钩(30)在转辙机的驱动下带动尖轨(70)运动并与所述基本轨(60)锁闭;防护壳(50),所述防护壳(50)固定安装在所述锁闭框(10)上;所述防护壳(50)朝向所述锁闭框(10)的一端具有开口;其中,所述防护壳(50)的开口与所述锁闭框(10)对接并与所述通孔相对以将所述锁闭铁(20)、所述锁钩(30)和所述锁闭杆(40)的外侧端封闭在所述防护壳(50)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轨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0)包括:底壳(51),设置在所述锁闭框(10)的下方并与所述锁闭框(10)固定连接;罩壳(52),可拆卸地扣合在所述底壳(51)的上方以与所述底壳(51)围合成防护腔;其中,所述底壳(51)和所述罩壳(52)朝向所述锁闭框(10)的一端均具有开口,所述锁闭铁(20)、所述锁钩(30)和所述锁闭杆(40)的外侧端通过所述底壳(51)和所述罩壳(52)的开口延伸至所述防护腔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尖轨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51)内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挡板(511)和第二定位挡板(512),所述第一定位挡板(511)和所述第二定位挡板(51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51)的两个第一侧板(513)之间且所述第一定位挡板(511)和所述第二定位挡板(512)沿所述底壳(51)的长度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其中,所述锁闭框(10)的下端部卡入所述第一定位挡板(511)、所述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麟董皓张明鹏刘志徳马义不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路易德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