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及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183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及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对应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风道内设有至少一组灯管组,每组灯管组包括多个紫外灯管,所述多个紫外灯管在所述风道中沿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间隔布置;其中,位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紫外灯管分别在所述出风口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夹角。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大幅度增加了气体流经风道的距离,有效提高了气体受到的紫外照射剂量,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高效率的微生物灭杀效率。物灭杀效率。物灭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及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及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产生重大污染,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室内空气的净化处理成为人们的首要需求。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或RNA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从而达到对空气杀菌消毒的目的。基于紫外线原理的空气净化设备已经广泛用于制药工业、食品工艺、卫生防疫、医药化工和人类生活等各方面。但是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设备的内部风道均为直线型,待处理的空气经过直线型风道受到的紫外光源的照射剂量很少,导致空气的净化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及空气净化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对应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负压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有至少一组灯管组,每组灯管组包括多个紫外灯管,所述多个紫外灯管在所述风道中沿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间隔布置;
[0005]其中,位置相邻的两个紫外灯管分别在所述出风口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夹角。
[0006]可选地,属于同一灯管组的多个紫外灯管的同一端在所述壳体上的位置的连线为直线,另一端的连线为弧线。
[0007]可选地,所述多个紫外灯管在所述风道中沿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间隔均匀地布置。
[0008]可选地,在所述灯管组有多组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灯管组之间存在交叉的紫外灯管,且多个所述灯管组相对于所述交叉的紫外灯管对称。
[0009]可选地,位置相邻的每两个紫外灯管分别在所述出风口的正投影之间的夹角相等。
[0010]可选地,位置相邻的每两个紫外灯管分别在所述出风口的正投影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不大于5度

10度。
[0011]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矩形或圆柱形。
[0012]可选地,当所述壳体为矩形的情况下,所述风道内设有两组所述灯管组,且所述两组灯管组在所述矩形壳体内呈对角线布置。
[0013]可选地,所述紫外灯管的长度与所述风道的内径相匹配。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0016]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有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风道对应进风口处安装有负压风机,其特征在于,风道内设有至少一组灯管组,每组灯管组包括多个紫外灯管,多个紫外灯管在风道中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间隔布置;其中,位置相邻的两个紫外灯管分别在出风口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夹角。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位置相邻的两个紫外灯管分别在出风口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夹角,形成不完全螺旋式的灯管组,从而将风道分割成多个具有弧形照射面的净化空腔,大幅度增加了气体流经风道的距离,有效提高了气体受到的紫外照射剂量,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高效率的微生物灭杀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所述现有技术的矩形壳体的空气净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所述现有技术的圆柱形壳体的空气净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所述矩形壳体的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所述圆柱形壳体的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01、进风口;02、出风口;1、壳体;2、紫外灯管;3、灯管组;4、净化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和图2可知,现有技术的紫外灯管2沿壳体1内的风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风道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空气从壳体1的进风口01进入平顺地从出风口02流出,空气与紫外灯管2发出的紫外线接触时间有限,未得到充分的净化。
[0026]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通过紫外灯管2的位置和角度变化使风道由现有直线型变为多个具有弧形照射面的净化空腔4,大幅度增加了气体流经风道的距离,有效提高了气体受到的紫外照射剂量,实现大幅度的提高微生物的灭杀效率。
[0027]参照图3和图4所示,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矩形壳体1的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圆柱形壳体1的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的
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01和出风口02,壳体1内设有连通进风口01和出风口02的风道,风道对应进风口01处安装有负压风机,风道内设有至少一组灯管组3,每组灯管组3包括多个紫外灯管2,多个紫外灯管2在风道中沿进风口01至出风口02的方向间隔布置;
[0028]其中,位置相邻的两个紫外灯管2分别在出风口02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夹角。
[0029]当灯管组3有多组时,多组灯管组3可以交叉设置或阵列设置在风道内,或者两种方式组合设置。其中交叉设置可将风道分割成较多的净化空腔4,阵列排布使空气受到的紫外线较广。在此基础上,对灯管组3的其他排列组合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紫外灯管2发射出的紫外线可有效杀灭病毒和细菌,而用紫外线杀灭不同的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是不同的。杀灭一般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体,紫外线的照射剂量应至少应达到20000μW*s/cm2。一方面能有效杀灭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军团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芽孢等;另一面能有效杀灭A型肝炎病毒、感冒病毒、柯萨奇病毒、轮状病毒、乙肝病毒等。因此,提高空气受到紫外线照射剂量是根本性解决空气污染的手段。
[0031]本技术通过位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紫外灯管2分别在出风口02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夹角的设置,将风道分割成多个具有弧形照射面的净化空腔4,当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风道内时,同时需要经过多个净化空腔4,一方面在相同的壳体1面积内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对应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负压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有至少一组灯管组,每组灯管组包括多个紫外灯管,所述多个紫外灯管在所述风道中沿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间隔布置;其中,位置相邻的两个紫外灯管分别在所述出风口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属于同一灯管组的多个紫外灯管的同一端在所述壳体上的位置的连线为直线,另一端的连线为弧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紫外灯管在所述风道中沿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间隔均匀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微生物灭杀效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管组有多组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灯管组之间存在交叉的紫外灯管,且多个所述灯管组相对于所述交叉的紫外灯管对称。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劢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皓耘浩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