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水冷热联供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地热井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热水冷热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对中温地热资源,目前多以板式换热器直接供暖为主,存在系统低效、能源利用率低的突出问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没有很好的利用地热的能源和资源属性。因此,需要一种地热水冷热联供系统,以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水冷热联供系统,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地热水冷热联供系统,包括开采井、回灌井、地热水直供装置、热泵供暖装置和热泵供暖制冷装置;其中,
[0005]所述开采井分别与所述地热水直供装置和所述热泵供暖制冷装置连通,所述热泵供暖装置的上游与所述地热水直供装置的下游连通,所述热泵供暖装置的下游分别与所述回灌井和所述热泵供暖制冷装置连通;
[0006]所述热泵供暖制冷装置与所述回灌井连通,并分别连通于供暖用户和冷却塔。
[0007]优选地,所述地热水直供装置和所述热泵供暖制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水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采井(1)、回灌井(14)、地热水直供装置、热泵供暖装置和热泵供暖制冷装置;其中,所述开采井(1)分别与所述地热水直供装置和所述热泵供暖制冷装置连通,所述热泵供暖装置的上游与所述地热水直供装置的下游连通,所述热泵供暖装置的下游分别与所述回灌井(14)和所述热泵供暖制冷装置连通;所述热泵供暖制冷装置与所述回灌井(14)连通,并分别连通于供暖用户和冷却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水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水直供装置和所述热泵供暖制冷装置共用第一换热器(3),所述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开采井(1)通过地热水出水管道(2)连通;所述地热水直供装置还包括第二换热器(5)、第一采暖供水管道(6)和第一采暖回水管道(7),所述第二换热器(5)包括第三进水口、第三出水口、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地热水管道(4)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热泵供暖装置连通;所述第一采暖供水管道(6)分别连通于所述第四出水口和用户进水端;所述第一采暖回水管道(7)分别连通于所述第四进水口与用户回水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水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供暖装置包括第三换热器(10)和压缩式热泵机组(12),所述第三换热器(10)包括第五进水口、第五出水口、第六进水口和第六出水口,所述第五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第二地热水管道(8)连通,所述第六进水口与压缩式热泵机组(12)的第一出口通过热泵出水管道(15)连通,所述第六出水口与所述压缩式热泵机组(12)的第一进口通过热泵进水管道(9)连通,所述压缩式热泵机组(12)用于将所述第三换热器(10)提供的地热水换热后通过第二采暖供水管道(11)供给至用户并通过第二采暖回水管道(13)回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热水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所述第二换热器(5)和所述第三换热器(10)均为板式换热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欣,马鹏鹏,王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