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返流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23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返流留置针,包括留置针主体,留置针主体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透明三通,透明三通的底端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导管,透明三通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隔离塞,隔离塞的内部插装有钢针,透明三通的底端一侧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延长管,延长管的端部连接有正压接头,导管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的进气端贯通连接有进气软管;该新型在基础留置针结构中导管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气囊,气囊不充气状态下,不影响留置针的正常使用,在留置针输液后,通过注气软阀进行注气,气体通过进气软管注入到气囊内,气囊膨胀对导管的内部进行填充,使导管密封的作用,从而避免留置针返流回血问题的发生。流回血问题的发生。流回血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返流留置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抗返流留置针。

技术介绍

[0002]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临床工作当中,通过留置针输液后,通过在留置针管内注入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封管之后90%以上的留置针会出现回血问题,回血容易导致血流感染,产生细菌,因为封管以后,第二天再注射留置针管,里面回血过多的话,就容易滋生细菌,导致血流感染,也存在容易堵塞管道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抗返流留置针是很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返流留置针。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抗返流留置针,包括留置针主体,所述留置针主体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透明三通,所述透明三通的底端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导管,所述透明三通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隔离塞,所述隔离塞的内部插装有钢针,所述透明三通的底端一侧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端部连接有正压接头,所述导管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进气端贯通连接有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的一端贯穿于透明三通的外部连接有注气软阀。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气软阀的注气端连接有注气器接口。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一种抗返流留置针:
[0008]在基础留置针结构中导管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气囊,气囊不充气状态下,不影响导管内钢针的插入,不影响留置针的正常使用,在留置针输液后,通过注气软阀处进行注气,气体通过进气软管注入到气囊内,气囊膨胀对导管的内部进行填充,使导管密封的作用,从而避免留置针返流回血问题的发生,避免留置针管内回血过多,容易滋生细菌,导致血流感染问题的发生;需要再次输液时只需要使用注射器通过注气软阀回抽气囊内空气,密封的导管即恢复通畅,可以正常输液。
附图说明
[000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抗返流留置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中透明三通和导管的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13]图4是本技术图1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14]图中:1、留置针主体;2、透明三通;3、导管;4、隔离塞;5、钢针;6、延长管;7、正压接头;8、气囊;9、进气软管;10、注气软阀;11、注气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实施例: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抗返流留置针,包括留置针主体1,留置针主体1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透明三通2,透明三通2的底端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导管3,透明三通2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隔离塞4,隔离塞4的内部插装有钢针5,透明三通2的底端一侧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延长管6,延长管6的端部连接有正压接头7,导管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囊8,气囊8的进气端贯通连接有进气软管9,进气软管9的一端贯穿于透明三通2的外部连接有注气软阀10,其中留置针结构是现有技术的引用,在导管3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气囊8,气囊8不充气状态下,不影响导管3内钢针5的插入,也不影响通过正压接头7和延长管6进行输液,不影响留置针的正常使用,在留置针输液后,通过注气软阀10处进行注气,气体通过进气软管9注入到气囊8内,气囊8膨胀对导管3的内部进行填充,使导管3密封的作用,从而避免留置针返流回血问题的发生。
[0017]其中,注气软阀10的注气端连接有注气器接口11,通过注气器接口11处进行注气注射器的连接,进行气囊8内的注气。
[0018]工作时,该新型一种抗返流留置针使用中,通过留置针的基础结构进行患者的注液,注液后在注气器接口11处进行注气注射器的连接,通过注气注射器进行注气,空气通过注气软阀10和进气软管9注入到气囊8的内部,注气软阀10采用乳胶材料,如气门芯类似,注气后自动闭合,注气软阀10的设置避免注入气体的回流,气囊8膨胀对导管3的内部进行填充,使导管3密封的作用,从而避免留置针返流回血问题的发生,需要再次输液时只需要使用注射器通过注气软阀10回抽气囊8内空气,密封的导管3即恢复通畅,可以正常输液,气囊8不充气状态下,不影响导管3内钢针5的插入,也不影响通过正压接头7和延长管6进行输液,不影响留置针的正常使用。
[00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返流留置针,包括留置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主体(1)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透明三通(2),所述透明三通(2)的底端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导管(3),所述透明三通(2)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隔离塞(4),所述隔离塞(4)的内部插装有钢针(5),所述透明三通(2)的底端一侧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延长管(6),所述延长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雪霖石松平秦璧谢秋玲王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