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17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包括摄像头、LED照明电路、光线检测电路、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和控制器,通过摄像头与输入电源连接;光线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光;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及所述LED照明电路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及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连接,以通过所述光线检测电路获取环境光亮度,并通过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对所述LED照明电路进行灯光调节控制。控制器根据环境光的亮度来补光。因此补光光线的可达到较较佳的灯光状态。使得摄像头可获取到较佳的图像效果差,可提供的摄像头的识别率。且灯光根据环境光的自动调节可节约电能,达到高效节能的要求。达到高效节能的要求。达到高效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头
,尤其涉及一种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

技术介绍

[0002]摄像头在一些应用中,通常需要根据环境光的情况,提供合适的照明光,才能使得摄像头获取最佳的图像。例如,在现有的车牌识别系统中,有天气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环境光出现变化。现有的技术中,通常是采用常亮的灯光来补光,由于常亮灯光无法根据环境光来进行关系的调节补光。因此会导致光线的过强或过弱。这样就导致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效果较差,降低的摄像头的识别率。且常亮的灯光通过需要较多的电能,无法达到高效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所述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包括:
[0005]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输入电源连接;
[0006]LED照明电路;
[0007]光线检测电路,所述光线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光;
[0008]灯光亮度调节电路,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及所述LED照明电路连接;
[0009]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及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连接,以通过所述光线检测电路获取环境光亮度,并通过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对所述LED照明电路进行灯光调节控制。
[0010]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LED照明电路包括:r/>[0011]LED灯,所述LED灯的阳极与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连接;
[0012]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LED灯的阴极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
[0013]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线检测电路包括:
[0014]光敏二极管D2,所述光敏二极管D2的阴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控制器一电压检测端连接;
[0015]电阻R20,所述电阻R20的一端与所述光敏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电阻20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
[0016]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线检测电路还包括:
[0017]运算放大器U1,所述光敏二极管D2的阳极还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一电平检测端连接;
[0018]可变电阻器RX1,所述可变电阻器RX1的一端与参考地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RX1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负输入端连接;
[0019]电阻R21,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所述可变电阻器RX1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21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
[0020]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包括:
[0021]MOS晶体管Q1,所述MOS晶体管Q1的源极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1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一控制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3与所述MOS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
[0022]MOS晶体管Q2,所述MOS晶体管Q2的漏极与所述MOS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2的源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2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又一控制端连接;
[0023]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MOS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照明电路连接;
[0024]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是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
[0025]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还包括:
[0026]三极管Q3,所述MOS晶体管Q1的栅极通过所述三极管Q3与所述控制器的一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所述MOS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所述控制器的所述一控制端连接;
[0027]三极管Q4,所述MOS晶体管Q2的栅极通过所述三极管Q4与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又一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MOS晶体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MOS晶体管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9与参考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8与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又一控制端连接。
[0028]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还包括:
[0029]电阻R17,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一电压采样端连接;
[0030]电阻R18,所述电阻R18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7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
[0031]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还包括:
[0032]电阻R19,所述限流电阻的所述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9与参考地连接;其中,所述电阻R19的一端与所述限流电阻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
[0033]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还包括:
[0034]二极管D1,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通过所述二极管D1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其中,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连接。
[0035]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还包括:
[0036]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
[0037]本技术实施例的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通过摄像头与输入电源连接;
光线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光;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及所述LED照明电路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及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连接,以通过所述光线检测电路获取环境光亮度,并通过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对所述LED照明电路进行灯光调节控制。控制器根据环境光的亮度来补光。因此补光光线的可达到较较佳的灯光状态。使得摄像头可获取到较佳的图像效果差,可提供的摄像头的识别率。且灯光根据环境光的自动调节可节约电能,达到高效节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技术实施提供的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电路结构;附图标记:
[0039]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输入电源连接;LED照明电路;光线检测电路,所述光线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光;灯光亮度调节电路,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及所述LED照明电路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及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连接,以通过所述光线检测电路获取环境光亮度,并通过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对所述LED照明电路进行灯光调节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照明电路包括:LED灯,所述LED灯的阳极与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连接;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LED灯的阴极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D2,所述光敏二极管D2的阴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控制器一电压检测端连接;电阻R20,所述电阻R20的一端与所述光敏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电阻20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还包括:运算放大器U1,所述光敏二极管D2的阳极还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一电平检测端连接;可变电阻器RX1,所述可变电阻器RX1的一端与参考地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RX1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21,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所述可变电阻器RX1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21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灯光自动调节的智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亮度调节电路包括:MOS晶体管Q1,所述MOS晶体管Q1的源极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1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一控制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3与所述MOS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MOS晶体管Q2,所述MOS晶体管Q2的漏极与所述MOS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2的源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2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又一控制端连接;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维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俊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