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碗莲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14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碗莲花盆,包括花盆主体、滴灌系统及补光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滴灌组件,控制滴灌组件通断的智能开关A,以及与智能开关A信号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所述补光系统包括补光组件,控制补光组件开闭的智能开关B,以及与智能开关B信号连接的感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莲花的栽种,在花盆主体的基础上,增设了滴灌系统及补光系统,实现花盆主体内含水量的实时监控与补给,并给植物提供充分的光照;该结构的智能化程度高,同时能够避免水泵给水及喷洒式给水带来的问题,且能耗较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人工、实用性极强。用性极强。用性极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碗莲花盆


[0001]本技术涉及栽培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碗莲花盆。

技术介绍

[0002]荷花属毛茛目睡莲科,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其地下茎长而肥厚,多数呈筒状,有长节,叶盾圆型,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有单瓣、重瓣、千瓣、重台等多种类型,花色有红色系、粉色系、白色系、黄色系等,近年来育有复色、彩纹、镶边等新品种;种子称为莲子,椭圆形或卵形;莲浑身上下都是宝,莲藕、莲子、莲叶均可食用。
[0003]碗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拥有极为丰富的品种资源;碗莲的应用极为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类园林及私家庭院观赏,也可放于案头阳台个人居所欣赏。碗莲是水生植物,整个生长过程都离不开水,不同的生长阶段需水量往往不同,传统栽培方式需要每天查看花盆含水量情况,每天人工浇水,耗工费时;另外,碗莲属喜阳类植物,只有光照充分才能正常开花,因此遇到阴雨或者室内栽培容易光照不足,导致不开花或者花苞凋谢的现象发生;因此本技术研制了一种智能碗莲花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碗莲花盆,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栽培过程中含水量及光照无法充分补足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碗莲花盆,包括花盆主体、滴灌系统及补光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滴灌组件,控制滴灌组件通断的智能开关A,以及与智能开关A信号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所述补光系统包括补光组件,控制补光组件开闭的智能开关B,以及与智能开关B信号连接的感光传感器。
[0006]优选的,所述花盆主体下方还设置有花盆底座,并内置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与液位传感器及感光传感器连接,接收液位信号及光照信号,并对应控制智能开关A及智能开关B工作。
[0007]优选的,所述滴灌组件包括与花盆底座连接的进水管,与进水管连接的接水管,以及与接水管连接的滴灌头;所述滴灌头延伸至花盆主体内,所述智能开关A安装与滴灌头上。
[0008]优选的,所述花盆主体内具有土壤层及水层,所述水层的深度为3

5cm,之后随着植物生长时间的增加,水层的深度增加。
[0009]优选的,所述补光组件包括支架及补光灯,所述支架与花盆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补光灯设置于花盆主体正上方,所述智能开关B及感光传感器与安装于支架上。
[0010]优选的,所述补光灯在植物种植入花盆主体后的平均照度为5000

6000LUX,照射时间为10

11h,之后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照射时间增加。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2]本技术主要应用于莲花的栽种,在花盆主体的基础上,增设了滴灌系统及补光系统,实现花盆主体内含水量的实时监控与补给,并给植物提供充分的光照;该结构的智能化程度高,同时能够避免水泵给水及喷洒式给水带来的问题,且能耗较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人工、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碗莲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花盆底座;
[0016]2、花盆主体,21、土壤层,22、水层;
[0017]3、滴灌系统,31、滴灌组件,311、接水管,312、滴灌头,32、智能开关A,33、液位传感器;
[0018]4、补光系统,41、补光组件,411、支架,412、补光灯,42、智能开关B,43、感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碗莲花盆,包括花盆底座1,花盆主体2、滴灌系统3及补光系统4。
[0021]其中,滴灌系统3包括滴灌组件31,控制滴灌组件31通断的智能开关A32,以及与智能开关A32信号连接的液位传感器33;滴灌组件31包括与花盆底座1连接的进水管,与进水管连接的接水管311,以及与接水管311连接的滴灌头312;滴灌头312延伸至花盆主体2内,智能开关A32安装与滴灌头312上。
[0022]补光系统4包括补光组件41,控制补光组件41开闭的智能开关B42,以及与智能开关B42信号连接的感光传感器43;补光组件41包括支架411及补光灯412,支架411与花盆主体2固定连接,补光灯412设置于花盆主体2正上方,智能开关B42及感光传感器43与安装于支架411上。
[0023]花盆底座1内置电控盒,电控盒与液位传感器33及感光传感器43连接,接收液位信号及光照信号,并对应控制智能开关A32及智能开关B42工作。
[0024]关于液位的具体控制方法为:
[0025]种植莲花的花盆主体2内具有土壤层21及水层22,莲藕刚刚种植下盆后,水层的深度为3

5cm,之后随着植物生长时间的增加,水层22的深度增加;具体为,生长40天后,水层22深度调整为5

7cm,继续生长40天后,水层22深度调整为6

8cm,接着生长20天后,水层22深度调整为10

15cm;不同的生长周期内,通过液位传感器33实时监测液位,并通过电控盒控制智能开关A32工作,保证水量的及时补给。
[0026]关于光照的具体控制方法为:
[0027]莲藕刚刚种植下盆后,补光灯412的平均照度为5000

6000LUX,照射时间为10

11h,之后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照射时间增加;具体为,生长30天后,照射时间为11

12h,继
续生长30天后,照射时间为12

13h,接着生长20天后,日照时间为13

14h;不同的生长周期内,通过感光传感器43实时监测光照照度,并通过电控盒控制智能开关B42工作,保证给植物提供充分的光照。
[002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碗莲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盆主体、滴灌系统及补光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滴灌组件,控制滴灌组件通断的智能开关A,以及与智能开关A信号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所述补光系统包括补光组件,控制补光组件开闭的智能开关B,以及与智能开关B信号连接的感光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碗莲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下方还设置有花盆底座,并内置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与液位传感器及感光传感器连接,接收液位信号及光照信号,并对应控制智能开关A及智能开关B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碗莲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组件包括与花盆底座连接的进水管,与进水管连接的接水管,以及与接水管连接的滴灌头;所述滴灌头延伸至花盆主体内,所述智能开关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晶李军尹渝来刘凤军徐君田婷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