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1138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检测板、高负荷固定模式型体测机构和昏晕度降浓型供氧机构,所述支撑柱设于底板上壁,所述检测板设于支撑柱上壁,所述高负荷固定模式型体测机构设于检测板上壁,所述昏晕度降浓型供氧机构设于检测板底壁,所述高负荷固定模式型体测机构包括上肢体测机构和下肢气动机构,所述上肢体测机构设于检测板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健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被检测者给出的机体反馈,对被检测者健康状态进行准确诊断的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康状态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健康检测
,具体是指一种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亚健康状态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往往是疾病的前奏。主要表现在心理和生理功能减退或失调。常出现疲劳肢酸、心烦焦虑或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多梦,心悸胸闷,记忆力减退,容易感冒,多汗烘热,食欲不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0003]现有的亚健康检测设备多是通过对各种信息检查来确诊人体亚健康,程序繁琐,不能够直面的体现出被检测者的亚健康状态,从而无法使医护人员准确的对被检测者进行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方案提供一种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针对医护人员无法直接观察被检测者身体状态的问题,创造性地将双肢肌肉疼痛感测试结构,应用到健康检测
,在动态弹力的介入下,通过设置的高负荷固定模式型体测机构,完成对被检测者全身肌肉的固定模式运动,通过被检测者的反馈,实现对被检测者健康状态的判定,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医护人员不能够直面被检测者机体反馈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柱(2)和检测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负荷固定模式型体测机构(4)和昏晕度降浓型供氧机构(23),所述支撑柱(2)设于底板(1)上壁,所述检测板(3)设于支撑柱(2)上壁,所述高负荷固定模式型体测机构(4)设于检测板(3)上壁,所述昏晕度降浓型供氧机构(23)设于检测板(3)底壁,所述高负荷固定模式型体测机构(4)包括上肢体测机构(5)和下肢气动机构(11),所述上肢体测机构(5)设于检测板(3)两侧,所述下肢气动机构(11)设于上肢体测机构(5)一侧的检测板(3)一端上壁,所述昏晕度降浓型供氧机构(23)包括紧急供氧机构(24)和保护气输送机构(29),所述紧急供氧机构(24)设于检测板(3)远离下肢气动机构(11)的一端底壁,所述保护气输送机构(29)设于紧急供氧机构(24)靠近上肢体测机构(5)一侧的检测板(3)底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体测机构(5)包括凹槽(6)、滑杆(7)、拉伸块(8)、受力弹簧(9)、拉把(10)、辊动槽(36)、辊轴(37)和辊轮(38),所述凹槽(6)对称设于检测板(3)两侧,所述凹槽(6)为贯通设置,所述滑杆(7)设于凹槽(6)内壁,所述拉伸块(8)滑动设于滑杆(7)外侧,所述受力弹簧(9)对称设于滑杆(7)外侧的凹槽(6)两侧内壁,所述受力弹簧(9)滑动设于滑杆(7)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弹簧(9)远离凹槽(6)内壁的一侧设于拉伸块(8)侧壁,所述辊动槽(36)多组设于拉伸块(8)内壁,所述辊动槽(36)为贯通设置,所述辊轴(37)多组设于辊动槽(36)内壁,所述辊轮(38)转动设于辊轴(37)外侧,所述辊轮(38)与滑杆(7)贴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气动机构(11)包括支架(12)、气动筒(13)、驱动塞板(14)、驱动杆(15)、挤压板(16)、挤压弹簧(17)、动力管(18)、联动筒(19)、联动塞板(20)、联动杆(21)和连接块(22),所述支架(12)设于检测板(3)上壁,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猫头鹰全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