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111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包括聚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拢装置包括配电箱本体,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中部开设有中间孔,所述中间孔的上方设置有供给管,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与供给管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气泵,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均匀安装有侧支柱,所述侧支柱的底部连接有底环,所述底环上均匀安装有折叠囊,所述折叠囊与气泵贯通连接,所述底环的顶部均匀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贴合轴承,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内壁转动设置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卷绕轮,所述牵线与的一端与贴合轴承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为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东南亚的沼泽地区会有一种建立在水中的房屋,里面的居民用电时需要在周围架设配电箱,这种配电箱通常通过支架固定在水中,并且将线缆铺设在水底,而沼泽地区中,会存在很多鱼类的活动,鱼类过多会缺乏食物,这些鱼类会经常性啃食线缆造成配电箱故障,因此需要对鱼类的种群数量加以控制,现有的方法采用居民手动捕捞法,费时费力;水上配电柜在与线缆的连接位置,线缆垂直90度向上弯折延伸至配电柜中,在此位置线缆上容易攀爬一些螺丝或藤壶之类的水生生物,现有的方法一般采用定期清理,而据研究发现水生生物通常鱼类主动捕食,此种现象还未得到应用。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包括聚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拢装置包括配电箱本体,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中部开设有中间孔,所述中间孔的上方设置有供给管,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与供给管通过焊接固定。
[000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气泵,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均匀安装有侧支柱,所述侧支柱的底部连接有底环,所述底环上均匀安装有折叠囊,所述折叠囊与气泵贯通连接。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环的顶部均匀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贴合轴承,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内壁转动设置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卷绕轮,所述卷绕轮的外部缠绕有牵线,所述牵线与的一端与贴合轴承相接触。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牵线的外部缠绕有释电装置,所述释电装置包括尖头座,所述尖头座的中部上下对应安装有中转轴,所述中转轴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侧支臂,所述侧支臂的一侧安装有转角电机,所述转角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驱赶弧形网,所述驱赶弧形网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牵线的外部滑动安装有底盘,所述尖头座与底盘通过螺栓固定。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尖头座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吸口,所述吸口呈圆形,所述尖头座的内壁设置有吸盘,所述尖头座的内部设置有抽送泵,所述抽送泵的一端与尖头座的后侧连接,所述尖头座的后侧开设有排放口。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卷绕轮与保持架之间设置有蜗卷弹簧。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牵线的数量为八个。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卷绕轮的表面均匀涂覆有聚氨酯润滑涂层。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折叠囊为弹性橡胶材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聚拢装置将配电箱底部的鱼类驱赶并聚拢在一起,定期对水中的鱼类数量进行清理,可以控制水中鱼类的数量,防止鱼类过多啃食线缆造成的配电箱故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聚拢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聚拢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释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尖头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释电装置;3、聚拢装置;12、底盘;13、驱赶弧形网;14、尖头座;141、排放口;142、吸口;15、中转轴;151、侧支臂;152、转角电机;16、抽送泵;17、吸盘;31、配电箱本体;311、中间孔;312、气泵;32、把手;33、供给管;34、卷绕轮;341、保持架;342、蜗卷弹簧;35、底环;351、侧支柱;36、贴合轴承;37、牵线;38、折叠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包括聚拢装置3,其特征在于:聚拢装置3包括配电箱本体31,配电箱本体31的中部开设有中间孔311,中间孔311的上方设置有供给管33,配电箱本体31的顶部安装有把手32,把手32与供给管33通过焊接固定,当使用该排故装置时,向供给管33内塞入渔网,此时渔网会进入中间孔311并从下方展开,便于对配电箱本体31下方的鱼类进行捕捞,防止沼泽中鱼类过多造成的啃咬电线的问题;配电箱本体31的内部安装有气泵312,配电箱本体31的底部均匀安装有侧支柱351,侧支柱351的底部连接有底环35,底环35上均匀安装有折叠囊38,折叠囊38与气泵312贯通连接,当底部聚集鱼类并且被渔网网住时,首先启动气泵312,其将气体泵入折叠囊38中使其展开,此时可以将底环35围成一个密封空间,一方面方便对鱼类进行捕捞,捕捞完毕后关闭气泵312,折叠囊38的气体排空,整个侧支柱351下降,直至水底,可以固定整个配电箱本体31的位置,另一方面在鱼类的种群数量不多无需捕捞时,将鱼类聚集在中部,可以有效使得鱼类主动捕食线缆上方的螺丝或藤壶之类的水生生物,捕食的过程中也实现了清理的过程,无需手动清理,且运用了当地生态的自主性;
底环35的顶部均匀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贴合轴承36,配电箱本体31的内壁转动设置有保持架341,保持架341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卷绕轮34,卷绕轮34的外部缠绕有牵线37,牵线37与的一端与贴合轴承36相接触,保持架341较佳地与外部转矩连接,当驱动转动时会带动卷绕轮34转动从而带动整个牵线37收紧,便于控制捕捞的范围;牵线37的外部缠绕有释电装置1,释电装置1包括尖头座14,尖头座14的中部上下对应安装有中转轴15,中转轴15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侧支臂151,侧支臂151的一侧安装有转角电机152,转角电机152的输出轴连接有驱赶弧形网13,驱赶弧形网13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进行捕捞时,根据各个尖头座14的分散程度启动转角电机152,此时可以控制驱赶弧形网13的张开角度,便于在收紧时能够将鱼类整个兜住,驱动中转轴15,转动可以调节侧支臂151的角度,进一步对整个展开范围进行调整,工作时使得驱赶弧形网13通电,可以将鱼类进行电击并向内驱赶;牵线37的外部滑动安装有底盘12,尖头座14与底盘12通过螺栓固定,底盘12移动可以带动尖头座14的移动从而达到驱赶鱼类的目的;尖头座14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吸口142,吸口142呈圆形,尖头座14的内壁设置有吸盘17,尖头座14的内部设置有抽送泵16,抽送泵16的一端与尖头座14的后侧连接,尖头座14的后侧开设有排放口141,工作时启动抽送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包括聚拢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拢装置(3)包括配电箱本体(31),所述配电箱本体(31)的中部开设有中间孔(311),所述中间孔(311)的上方设置有供给管(33),所述配电箱本体(31)的顶部安装有把手(32),所述把手(32)与供给管(33)通过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31)的内部安装有气泵(312),所述配电箱本体(31)的底部均匀安装有侧支柱(351),所述侧支柱(351)的底部连接有底环(35),所述底环(35)上均匀安装有折叠囊(38),所述折叠囊(38)与气泵(312)贯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35)的顶部均匀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贴合轴承(36),所述配电箱本体(31)的内壁转动设置有保持架(341),所述保持架(341)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卷绕轮(34),所述卷绕轮(34)的外部缠绕有牵线(37),所述牵线(37)与的一端与贴合轴承(36)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高压配电箱排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线(37)的外部缠绕有释电装置(1),所述释电装置(1)包括尖头座(14),所述尖头座(14)的中部上下对应安装有中转轴(15),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闵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师兄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