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及蒲公英甾醇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895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及蒲公英甾醇的应用,经研究发现蒲公英甾醇可以通过抑制RNF31蛋白表达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蒲公英甾醇可以有效的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将蒲公英甾醇应用在制备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中,可以有效抑制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温和抗癌手段。段。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及蒲公英甾醇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及蒲公英甾醇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发病率高,发病率增长仅次肺癌。癌变部位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
[0003]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加以放疗。但是,放疗存在不应答、化疗耐受和毒副作用等问题,且过程痛苦,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不可切除的患者在仅接受化疗的情况下,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左右。因此,急需一种有效地、温和的治疗手段来治疗结直肠癌。
[0004]经研究发现,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时均可导致细胞增殖失控,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寻找一种能够直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药物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新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及蒲公英甾醇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蒲公英甾醇在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
[0007]进一步的,上述应用,其中,所述蒲公英甾醇是通过抑制RNF31蛋白表达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0008]进一步的,上述应用,其中,蒲公英甾醇抑制RNF31蛋白表达的效率,与蒲公英甾醇的浓度正相关。
[0009]进一步的,上述应用,其中,所述蒲公英甾醇在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中的浓度为50μg/ ml。
[0010]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包括蒲公英甾醇。
[0011]进一步的,上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其中,蒲公英甾醇的浓度为50μg/ ml。
[0012]进一步的,上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其中,还包括蛋白合成抑制剂。
[0013]进一步的,上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其中,所述蛋白合成抑制剂为亚胺环己酮。
[0014]本专利技术中,蒲公英甾醇可以有效的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将蒲公英甾醇应用在制备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中,可以有效抑制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温和抗癌手段。
[0015]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韦恩图结果和Norm Fit 指数计算前十个潜在蛋白;图2为结肠癌6株细胞系RNF31蛋白表达量;图3A为结肠癌细胞经不同浓度的蒲公英甾醇处理后检测RNF31蛋白表达量;图3B为结肠癌细胞经同一浓度的蒲公英甾醇处理不同时间后检测RNF31蛋白表达量;图4为不同浓度蒲公英甾醇药物处理结肠癌细胞后,RT

PCR实验检测RNF31 mRNA表达;图5A为20μmCHX药物同时结合20μmMG132药物、20μm氯喹处理结肠癌细胞HCT116,Western blot检测RNF31蛋白表达;图5 B为20μmCHX药物同时结合20μmMG132药物、20μm氯喹处理SW480细胞,Western blot检测RNF31蛋白表达;图5C为20μmCHX药物同时结合20μm蒲公英甾醇药物、20μm氯喹处理结肠癌细胞HCT116,Western blot检测RNF31蛋白表达;图5D为20μmCHX药物同时结合20μm蒲公英甾醇药物、20μm氯喹处理SW480细胞,Western blot检测RNF31蛋白表达;图5E为不同浓度梯度(0,12.5μg/ml,25μg/ml,50μg/ml)处理结肠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RNF31、P62、LC3I、II蛋白表达;图6A和图6B分别为免疫荧光实验验证RNF31蛋白与自噬marker蛋白LC3I/II和P62定位关系;图7A为用不同浓度处理SW480细胞和HCT116细胞6小时,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p53蛋白水平;图7B为用50
µ
g/ml TA处理SW480细胞和HCT116细胞不同时间,然后进行Western印迹以测量p53蛋白表达图7C为用HA

RNF31质粒转染SW480和HCT116细胞,并用50
µ
g/ml TA处理,测量p53蛋白表达的变化;图7D为用SW480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并在用50
µ
g/ml TA处理细胞后比较p53和RNF31之间的共定位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8]在对蒲公英甾醇的研究中,通过PharmMapper网站预测,其二级结构发现58个潜在的靶向蛋白,而三级结构发现65个蛋白,两者方式共同预测潜在蛋白34个。进一步分析,发现Norm Fit 指数达0.9以上有14例,其中如图1所示,RNF31蛋白的Norm Fit指数值最高,其次为ACADVL(酰基辅酶A脱氢酶很长链抗体)、RAC1以及MDM2等。
[0019]蒲公英甾醇靶向蛋白预测结果:
TCMSP网站预测蒲公英甾醇药物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并且利用此输入PhamMapper网站预测出潜在蛋白;图1示出的是,根据韦恩图结果和Norm Fit 指数计算前十个潜在蛋白。
[0020]实施例1一种蒲公英甾醇在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
[0021]首先,预先准备结直肠癌的6株细胞系,分别为FHC,Caco2 ,DLD1,HT29,HCT116,和SW480,利用1640培养基和MEM培养基培养至2

3代,刮去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相比正常肠上皮细胞FHC,结肠癌细胞系RNF31蛋白表达普遍较正常细胞高,其中HCT116和SW480细胞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Caco2、DLD1。
[0022]根据既往文献报道,蒲公英甾醇对于细胞的作用6

8小时即刻起效。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结肠癌细胞的处理时间控制在6小时。分别利用浓度为0,5μg/ml,12.5μg/ml,25μg/ml,37.5μg/ml和50μg/ml的蒲公英甾醇药物(TA)处理HCT116,并检测RNF31蛋白表达量。实验结果如图3A所示,使用不同浓度的蒲公英甾醇处理HCT116细胞后,RNF31蛋白表达下调,且呈现浓度依赖性。
[0023]此外,利用50μg/ml蒲公英甾醇药物对HCT116细胞处理,并记录0h,1h,2h,3h,4h和6hRNF31蛋白表达量。实验结果如图3B所示,结果发现RNF31蛋白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下调。
[0024]根据上述试验,蒲公英甾醇可以有效的抑制RNF31蛋白表达,并且其作用方式呈现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蒲公英甾醇在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蒲公英甾醇是通过抑制RNF31蛋白表达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蒲公英甾醇抑制RNF31蛋白表达的效率,与蒲公英甾醇的浓度正相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蒲公英甾醇在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药物中的浓度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