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816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将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用于引诱新疆地区重要捕食性天敌多异瓢虫成虫,以控制棉黑蚜等多种蚜虫的危害。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保护引诱剂
,具体地涉及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蚜虫是新疆棉花主要害虫之一,是限制棉花产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棉蚜等同翅目昆虫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但是蚜虫个体小、繁殖力高、适应性强,化学杀虫剂的大量应用导致其产生了抗性。亟需一种能够替代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系统危害较小的虫害控制策略。植物挥发物生态成本较小,通过改变害虫及天敌行为的无毒作用模式,很难使昆虫产生抗性,可以作为害虫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加以开发和利用。
[0003]众所周知,植物在与植食性昆虫长期协同进化的过程中,进化出通过释放绿叶性气味、萜类、苯丙类及脂肪酸衍生物类等一些小分子挥发物来吸引天敌昆虫,以维持生态平衡的间接防御机制,这些小分子挥发物则被称作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将人工合成植物挥发物应用于田间进行瓢虫诱捕并获得明显效果。在为期两年田间诱捕试验中,常见HIPVs中的吲哚和芳樟醇对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蚜虫危害寄主植物后释放的3

乙基苯乙酮、邻二乙苯、α

蒎烯、丙烯酸丁酯和对二乙苯对异色瓢虫的诱集效果显著大于空白对照;(Z)
‑3‑
己烯基乙酸乙酯对七星瓢虫具有明显的诱捕作用,但对于雌性瓢虫的诱捕效果较差,最终导致其在蚜虫等害虫防治方面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0004]由于新疆地区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独特,其他地区的天敌资源引进到新疆后往往出现适应性差、控害力弱等突出问题。因此,挖掘利用新疆本地优势天敌资源是今后新疆棉花等农作物害虫生物防治的重点技术工作。多异瓢虫是新疆地区蚜虫等多种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棉黑蚜是新疆棉区棉花上发生最早的一种蚜虫,其对棉田多异瓢虫等天敌种群的建立至关重要。前期调查发现,甘草和骆驼刺上的棉黑蚜对多异瓢虫早春种群具有重要的保育作用,且棉黑蚜取食危害后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物在多异瓢虫成虫对二者的趋向选择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0005]本专利技术基于多异瓢虫是新疆棉区一种重要的捕食性瓢虫,具有食量大、食性广等特点,拥有广阔的生物防治潜力。因此,充分利用甘草和骆驼刺挥发物组分中引诱多异瓢虫的活性挥发物,将为研发多异瓢虫成虫的引诱剂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也可以通过多异瓢虫的行为调控实现新疆棉田中蚜虫和多异瓢虫发生时间和空间的高度重合,从而显著提高多异瓢虫的控害效率,符合当今植物保护中“保益控害”的绿色防控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新疆地区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独特,其他地区的天敌资源引进到新疆后往往出现适应性差、控害力弱等突出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通过该方法提高了新疆地区棉黑蚜等多种害虫重要捕食性天
敌多异瓢虫的引诱率,减少了蚜虫等多种害虫对棉花等多种农作物的危害。
[0007]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将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用于引诱新疆地区重要捕食性天敌多异瓢虫成虫,以控制棉黑蚜等多种蚜虫的危害。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α

蒎烯、左旋

β

蒎烯、丙烯酸丁酯、异丁酸丁酯、丁酸丁酯、1,3

二乙基苯、1,4

二乙基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α

蒎烯、左旋

β

蒎烯、1,4

二乙基苯、异丁酸丁酯、丁酸丁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α

蒎烯、异丁酸丁酯、丁酸丁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1,3

二乙基苯、1,4

二乙基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左旋

β

蒎烯、1,3

二乙基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所述筛选分离自棉黑蚜取食危害后甘草和骆驼刺挥发物是浓度为10

100mg/mL的α

蒎烯、异丁酸丁酯和丁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所述筛选分离自棉黑蚜取食危害后甘草和骆驼刺挥发物是体积比为1:1

3的α

蒎烯与丁酸丁酯、体积比为1:1

3的α

蒎烯与异丁酸丁酯。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体积比为1:1

3的丁酸丁酯与异丁酸丁酯的组合物。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100mg/ml的1,4

二乙基苯,引诱多异瓢虫雌成虫。
[00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以甘草和骆驼刺

棉黑蚜

多异瓢虫为研究系统,利用GC

EAD分析棉黑蚜取食危害后甘草和骆驼刺挥发物组分中引起多异瓢虫雌雄成虫触角电生理反应的活性挥发物,通过GC

MS以及化学标准品鉴定活性挥发物的具体种类,并利用EAG和Y型嗅觉仪测试多异瓢虫成虫对鉴定出的活性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田间评价表明本专利技术筛选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用于引诱新疆地区重要捕食性天敌多异瓢虫成虫。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α

蒎烯、左旋

β

蒎烯、丙烯酸丁酯、异丁酸丁酯、丁酸丁酯、1,3

二乙基苯、1,4

二乙基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对多异瓢虫成虫具有显著的诱捕效果,以期获得有效控制蚜虫等多种害虫的显著的技术效果。
[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多异瓢虫雌雄成虫对上述7种活性挥发物的5种不同浓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EAG电生理反应;在Y型嗅觉仪测试中,多异瓢虫成虫对上述挥发物的反应率均较高,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对多异瓢虫成虫的引诱率在50%

85%。
[002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α

蒎烯与丁酸丁酯、异丁酸丁酯与丁酸丁酯的不同配比以及α

蒎烯和异丁酸丁酯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将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用于引诱新疆地区重要捕食性天敌多异瓢虫成虫,以控制棉黑蚜等多种蚜虫的危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α

蒎烯、左旋

β

蒎烯、丙烯酸丁酯、异丁酸丁酯、丁酸丁酯、1,3

二乙基苯、1,4

二乙基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α

蒎烯、左旋

β

蒎烯、1,4

二乙基苯、异丁酸丁酯、丁酸丁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α

蒎烯、异丁酸丁酯、丁酸丁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草和骆驼刺挥发性化合物为1,3

二乙基苯、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洪生姜岩李号宾王冬梅丁瑞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