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箱、沉淀箱和第二过滤箱;连接台设置在第一过滤箱内,且斜面上设有滤板;第一过滤箱上设有集水管,且集水管与沉淀箱连通;第一转动管与集液箱连通;第一转动管上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上设置渗液孔;第一输送泵连接絮凝剂输入管和消毒液输入管,第一输送泵连接输液管,且输液管与集液箱连通;第二过滤箱的内部顶端设有集水箱,第二转动管竖直设置并与集水箱连通,且第二过滤箱上设有排水管;过滤组件竖直设置,且顶端与第二转动管连接;抽水管与沉淀箱连通,输水管集水箱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显著提高了对生活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降低生活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用效果极佳。效果极佳。效果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废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洗涤水,生活废水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过处理,大部分都是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了河流等,废水中污染物成分极其复杂多样,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难以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而常常要几种方法组成处理系统,才能达到处理的要求;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在废水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使用不便,往往仅能对生活废水进行简单的过滤,不能对生活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处理效果和处理效果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显著提高了对生活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有助于降低生活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用效果极佳。
[0004](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箱、沉淀箱、第二过滤箱、连接台、第一输送泵、第一转动管、第二输送泵、第二转动管、过滤组件、固定管、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活动箱和驱动装置;第一过滤箱竖直设置在沉淀箱上,第一过滤箱上设有进水管;连接台设置在第一过滤箱内,连接台的上部为斜面,连接台内设有集水腔,且斜面上设有滤板;第一过滤箱上设有集水管,连接台上设有连通集水腔和集水管的出水管,且集水管与沉淀箱连通;沉淀箱的内部顶端设有集液箱,第一转动管竖直设置并与集液箱连通;第一转动管上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上均匀设置渗液孔;第一输送泵设置在沉淀箱上,第一输送泵的输入口连接絮凝剂输入管和消毒液输入管,第一输送泵的输出口连接输液管,且输液管的另一端与集液箱连通;第二过滤箱的内部顶端设有集水箱,第二转动管竖直设置并与集水箱连通,且第二过滤箱上设有排水管;固定管竖直设置在第二过滤箱内,且固定管上设有控制阀;过滤组件竖直设置,且顶端与第二转动管连接,底端与固定管连接;第二输送泵设置在第二过滤箱上,第二输送泵上设有抽水管和输水管,且抽水管的另一端与沉淀箱连通,输水管的另一端与集水箱连通;沉淀箱上设有支撑架,活动箱滑动设置在沉淀箱上,电动推杆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作用于活动箱;驱动装置设置在活动箱上,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传动杆转动设置在沉淀箱上并与第一转动管传动连接,且第一传动杆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二传动杆转动设置在第二过滤箱上并与第二转动管传动连接,且第二传动
杆上设有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
[0005]优选的,第一传动杆上设有锥齿轮,第一转动管上对应设有锥齿轮,两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传动杆上设有锥齿轮,第二转动管上对应设有锥齿轮,两锥齿轮啮合连接。
[0006]优选的,还包括防护箱;防护箱竖直设置并与支撑架连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位于防护箱内,且防护箱上竖直设置供转动轴穿过的开口。
[0007]优选的,过滤组件包括滤筒和活性炭吸附网,且活性炭吸附网设置在滤筒的外周面。
[0008]优选的,第一过滤箱的内部底端设有第一集污槽,第一过滤箱上设有连通第一集污槽的第一排污管;沉淀箱的内部底端设有第二集污槽,沉淀箱上设有连通第二集污槽的第二排污管,且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0009]优选的,还包括抽泥泵;抽泥泵的输入口连接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抽泥泵的输出口设有排放管。
[0010]优选的,沉淀箱内设有滤罩,滤罩上均匀设置滤孔,抽水管与沉淀箱的连通处位于滤罩内。
[0011]优选的,连接台的数目为多组并分布于第一过滤箱的内部两侧,且两侧的连接台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0012]优选的,第二过滤箱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且紫外线杀菌灯的数目为多组并围绕固定管呈环形阵列分布。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该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水管将生活废水输送到第一过滤箱内;S2、废水落至连接台上,滤板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集水腔对过滤后的水溶液收集;S3、集水腔内的水溶液通过出水管进入集水管中,集水管将水溶液输送到沉淀箱内;S4、第一输送泵向沉淀箱内输入消毒液和絮凝剂,第一转动管带动连接管进行转动,以使内部溶液充分混合;S5、沉淀一定时间后,第二输送泵将沉淀箱内的水溶液输送至集水箱中,水溶液沿着第二转动管进入过滤组件内;S6、第二转动管带动过滤组件进行水平方向圆周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水溶液进行高效过滤,紫外线杀菌灯对水溶液进行杀菌;S7、处理完成后,排水管将水溶液排出。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废水落至连接台上,滤板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集水腔对过滤后的水溶液收集,集水管将水溶液输送到沉淀箱内;第一输送泵向集液箱内输入絮凝剂(或消毒液),第一转动管带动连接管进行转动,通过搅拌使内部溶液充分混合,不仅显著提高了沉淀效果和消毒效果,还提高了对废水的处理效率;第二输送泵将沉淀箱内的水溶液输送至集水箱中,水溶液沿着第二转动管进入过滤组件内,过滤组件对废水进行二次过滤和吸附,显著提高处理效果;第二转动管带动过滤
组件进行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水溶液进行高效过滤,进一步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通过电动推杆伸长或缩短,以选择使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或第三齿轮,进而能够根据需要带动第一转动管或第二转动管转动,操作简单,方便调节,使用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中第一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中沉淀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仰视)。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中第一转动管和连接管的连接示意图(俯视)。
[0021]附图标记:1、第一过滤箱;2、沉淀箱;3、第二过滤箱;4、进水管;5、连接台;6、滤板;7、集水腔;8、集水管;9、出水管;10、第一集污槽;11、第一排污管;12、第一输送泵;13、输液管;14、絮凝剂输入管;15、消毒液输入管;16、集液箱;17、第一转动管;18、连接管;19、渗液孔;20、第二集污槽;21、第二排污管;22、第二输送泵;23、抽水管;24、输水管;25、集水箱;26、第二转动管;27、过滤组件;28、固定管;29、排水管;30、紫外线杀菌灯;31、滤筒;32、活性炭吸附网;33、抽泥泵;34、排放管;35、第一传动杆;36、第二传动杆;37、活动箱;38、驱动装置;39、转动轴;40、电动推杆;41、防护箱;42、第一齿轮;43、第二齿轮;44、第三齿轮;45、支撑架;46、滤罩;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箱(1)、沉淀箱(2)、第二过滤箱(3)、连接台(5)、第一输送泵(12)、第一转动管(17)、第二输送泵(22)、第二转动管(26)、过滤组件(27)、固定管(28)、第一传动杆(35)、第二传动杆(36)、活动箱(37)和驱动装置(38);第一过滤箱(1)竖直设置在沉淀箱(2)上,第一过滤箱(1)上设有进水管(4);连接台(5)设置在第一过滤箱(1)内,连接台(5)的上部为斜面,连接台(5)内设有集水腔(7),且斜面上设有滤板(6);连接管(18)上均匀设置渗液孔(19);第一输送泵(12)设置在沉淀箱(2)上,第一输送泵(12)的输入口连接絮凝剂输入管(14)和消毒液输入管(15),第一输送泵(12)的输出口连接输液管(13),且输液管(13)的另一端与集液箱(16)连通;第二过滤箱(3)的内部顶端设有集水箱(25),第二转动管(26)竖直设置并与集水箱(25)连通,且第二过滤箱(3)上设有排水管(29);固定管(28)竖直设置在第二过滤箱(3)内,且固定管(28)上设有控制阀;沉淀箱(2)上设有支撑架(45),活动箱(37)滑动设置在沉淀箱(2)上,电动推杆(40)设置在支撑架(45)上并作用于活动箱(37);驱动装置(38)设置在活动箱(37)上,驱动装置(38)的输出端设有转动轴(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滤箱(1)上设有集水管(8),连接台(5)上设有连通集水腔(7)和集水管(8)的出水管(9),且集水管(8)与沉淀箱(2)连通;沉淀箱(2)的内部顶端设有集液箱(16),第一转动管(17)竖直设置并与集液箱(16)连通,第一转动管(17)上设有连接管(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组件(27)竖直设置,且顶端与第二转动管(26)连接,底端与固定管(28)连接;第二输送泵(22)设置在第二过滤箱(3)上,第二输送泵(22)上设有抽水管(23)和输水管(24),且抽水管(23)的另一端与沉淀箱(2)连通,输水管(24)的另一端与集水箱(25)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杆(35)上设有锥齿轮,第一转动管(17)上对应设有锥齿轮,两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传动杆(36)上设有锥齿轮,第二转动管(26)上对应设有锥齿轮,两锥齿轮啮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39)上设有第一齿轮(42);第一传动杆(35)转动设置在沉淀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王博,刘茂干,
申请(专利权)人:王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