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和卷绕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66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和具有该卷绕下料检测装置的卷绕机,其中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卷绕位;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驱动装置和下料臂,第一夹持驱动装置可带动下料臂靠近或远离卷绕位,下料臂上设有夹爪组件,夹爪组件上设有检测部;卷芯检测仪,检测部与卷芯检测仪电性连接;分选装置,分选装置与卷芯检测仪信号连接。卷绕完成后,下料臂上的夹爪组件在卷绕位夹持住卷芯的导针移动至下料位,同时卷芯检测仪对卷芯进行检测,分选装置分选出合格和不合格的卷芯。本技术把检测工序集成到卷绕机的下料过程中,不需要另外使用人工单独检测,从而可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和卷绕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和卷绕机。

技术介绍

[0002]超级电容器是常用的电子元件,超级电容器中的卷芯是经过极片和隔膜卷绕成型。由于卷绕过程中可能存在极片位置偏移,或者极片破损等情况,导致产生短路等缺陷,需要经过检测后才能流到后续的工序中。现有对卷芯的检测需要在单独的一台检测设备中检测,在卷绕下料之后由人工对卷芯检测,检测效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和卷绕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卷芯在卷绕下料后需要人工对卷芯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包括:
[0005]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卷绕位;
[0006]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驱动装置和下料臂,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下料臂与所述基板活动连接,所述下料臂与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可带动所述下料臂靠近或远离所述卷绕位,所述下料臂活动至远离所述卷绕位的位置称为下料位,所述下料臂上设有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与所述卷绕位和所述下料位位置对应设置,所述夹爪组件上设有检测部;
[0007]卷芯检测仪,所述检测部与所述卷芯检测仪电性连接;
[0008]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设于所述下料位的旁侧,所述分选装置与所述卷芯检测仪信号连接,所述分选装置用于对检测后的卷芯进行分选。
>[0009]超级电容器的卷芯在卷绕位进行卷绕成型;卷绕完成后,下料臂上的夹爪组件在卷绕位夹持住卷芯的导针,然后第一夹持驱动装置带动下料臂、夹爪组件和卷芯远离退出卷绕位并移动至下料位,同时检测部与卷芯的导针接触导通,卷芯检测仪对卷芯进行检测,判断卷芯是否合格;然后夹爪组件松开卷芯,分选装置根据检测的结果,分选出合格和不合格的卷芯。本技术把检测工序集成到卷绕机的下料过程中,不需要另外使用人工单独检测,从而可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0010]优选地,所述夹爪组件包括第二夹持驱动装置、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均与所述下料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均与所述第二夹持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驱动装置可带动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相互靠近闭合或相互远离张开,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与所述下料位和所述卷绕位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半夹上设有第一触部,所述第二半夹上设有第二触部,所述检测部包括所述第一触部和所述第二触部,所述第一触部和所述第二触部均与所述卷芯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绝缘设置,所述第一触部和所述第二触部用于分别与卷
芯的两个导针导通。
[0011]第二夹持驱动装置可带动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闭合或张开,使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可夹持或松开卷芯;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绝缘设置,通过第一触部和第二触部与卷芯的两个导针导通,使卷芯检测仪可准确地对卷芯进行检测。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均为绝缘材质构件。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为绝缘材质,可获得较好的绝缘效果,结构简单。
[0013]优选地,所述下料臂的上侧与所述基板转动连接,所述下料臂与所述基板的转动轴线沿横向设置,所述夹爪组件设于所述下料臂的下侧,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运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运动端连接于所述下料臂的中部。
[0014]第一夹持驱动装置的第一运动端带动下料臂转动,使位于下料臂的下侧的夹爪组件实现靠近或远离卷绕位。
[0015]优选地,所述分选装置包括第一分选通道和第二分选通道,所述第一分选通道和所述第二分选通道均与所述下料位位置对应设置,所述分选装置还包括通道切换装置,所述第一分选通道和所述第二分选通道均与所述通道切换装置连接,所述通道切换装置用于切换所述第一分选通道和所述第二分选通道的其中一个与所述下料位连通,所述通道切换装置与所述卷芯检测仪信号连接。
[0016]在分选时,通道切换装置可根据该卷芯在卷芯检测仪的测试值进行不同的动作,来切换卷芯落入第一分选通道或第二分选通道中,可以自动分选出内阻符合要求和不符合要求的卷芯,不需人工另外挑选。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选通道和所述第二分选通道均与所述基板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分选通道和所述第二分选通道均向下侧延伸,所述第一分选通道的上侧设于所述下料位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分选通道的上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下料位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分选通道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所述通道切换装置包括切换驱动装置和切换挡板,所述切换挡板所述第一分选通道上转动连接有切换挡板,所述切换挡板与所述切换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切换驱动装置可带动所述切换挡板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一通孔。
[0018]切换驱动装置可带动切换挡板关闭或打开第一通孔;当检测合格时,第一通孔关闭,卷芯沿第一通道下料;当检测不合格时,切换挡板向下打开,卷芯直接穿过第一通孔掉入第二分选通道内收集,实现卷芯的分选。
[0019]优选地,所述卷芯检测仪为绝缘电阻检测仪。使用绝缘电阻检测仪可检测卷芯的电阻。
[0020]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卷绕下料检测装置的卷绕机。通过采用上述的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可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0021]优选地,所述卷绕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夹持装置、所述卷芯检测仪和所述分选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控制卷绕过程,以及控制夹持装置、卷芯检测仪和分选装置的动作配合,完成卷绕、下料、检测和分选流程。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卷绕下料检测装置中,夹爪组件夹住卷芯、卷芯落入第一分选通道状态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卷绕下料检测装置中,夹爪组件松开卷芯、卷芯落入第二分选通道状态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卷绕下料检测装置中,夹爪组件在卷绕位夹持卷芯时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卷绕下料检测装置中,夹爪组件在下料位松开卷芯时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1

基板、11

卷绕位、21

第一夹持驱动装置、211

第一固定端、 212

第一运动端、22

下料臂、23

夹爪组件、23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卷绕位;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驱动装置和下料臂,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下料臂与所述基板活动连接,所述下料臂与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可带动所述下料臂靠近或远离所述卷绕位,所述下料臂活动至远离所述卷绕位的位置称为下料位,所述下料臂上设有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与所述卷绕位和所述下料位位置对应设置,所述夹爪组件上设有检测部;卷芯检测仪,所述检测部与所述卷芯检测仪电性连接;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设于所述下料位的旁侧,所述分选装置与所述卷芯检测仪信号连接,所述分选装置用于对检测后的卷芯进行分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组件包括第二夹持驱动装置、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均与所述下料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均与所述第二夹持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驱动装置可带动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相互靠近闭合或相互远离张开,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与所述下料位和所述卷绕位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半夹上设有第一触部,所述第二半夹上设有第二触部,所述检测部包括所述第一触部和所述第二触部,所述第一触部和所述第二触部均与所述卷芯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绝缘设置,所述第一触部和所述第二触部用于分别与卷芯的两个导针导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均为绝缘材质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下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臂的上侧与所述基板转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基张伟丁明均陈声日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