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抗海水腐蚀疲劳超高强钢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062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2
一种船用抗海水腐蚀疲劳超高强钢及制造方法,钢中化学成分C0.030%~0.080%、Si0.25%~0.60%、Mn0.95%~1.50%、Nb0.030%~0.050%、V0.040%~0.070%、Cu0.30%~0.70%、N0.0120%~0.0160%、Ni0.40%~0.80%、P0.010%~0.030%、S≤0.005%、Sb0.10%~0.50%、Sn0.30%~0.45%、Cr0.50%~1.00%、Mo0.15%~0.40%、La 0.0040%~0.0060%、Als0.015%~0.035%,余量为Fe及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生产出成分设计合理、强度高、低温韧性好、腐蚀疲劳性能优异的超高强钢板。异的超高强钢板。异的超高强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抗海水腐蚀疲劳超高强钢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抗海水腐蚀疲劳超高强钢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腐蚀疲劳是引起工程结构失效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其中最大加载应力幅值往往小于材料屈服极限,并且破坏前无任何征兆。在腐蚀疲劳过程中,存在两种基本的疲劳损伤模式,一是由交变载荷引起的疲劳损伤;二是由腐蚀介质引起的腐蚀损伤,这两种损伤往往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效应,即相互促进相互竞争。船舶在海洋环境中尤其是在冰区环境服役时,长期遭受海洋地域低温、氯离子、干湿循环、风浪与海冰载荷等的交替影响,上述损伤失效更为显著。为了应对冰区服役环境,需要在提高船舶建造材料的强度及低温韧性的同时,使钢具有良好的抗海水腐蚀疲劳性能。
[0003]长期以来,在工程用钢的设计、制造等方面关注更多的是高强度和高韧性,对腐蚀、疲劳和腐蚀疲劳关注较少。但是随着钢铁材料研究的发展其腐蚀、疲劳等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名为“一种屈服345MPa级高疲劳结构钢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201910712227.1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屈服强度345MPa级高疲劳结构钢,其化学成分为:C 0.13%~0.16%,Mn 1.30%~1.60%,Nb 0.020%~0.050%,Alt 0.020%~0.030%,Ti≤0.010%,Si≤0.12%,P≤0.010%,S≤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通过采用大压下+控冷工艺,得到的钢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表面质量。但是钢板没有评价其腐蚀疲劳性能,且钢板仅评价了

20℃的冲击韧性,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名为“耐疲劳特性优良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201180044623.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耐疲劳特性优良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其化学成分为:C 0.05~0.15%,Si 0.2~1.2%,Mn 1.0~2.0%,P 0.03%以下,S 0.0030以下,Al 0.005~0.10%,N 0.006%以下,其余元素还含有Ti 0.03~0.13%,Nb 0.02~0.10%,V 0.02~0.1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通过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得到的钢板其强度在780MPa以上,200万次循环下的疲劳强度在580MPa以上,钢板同样没有评价其腐蚀疲劳性能,且没有评价钢板的低温韧性。名为“一种高止裂和疲劳强度厚钢板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0007814.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止裂和疲劳强度厚钢板,其化学成分为:C 0.05~0.07%,Si 0.10~0.20%,Mn 1.40~1.60%,Nb 0.04~0.06%,Ti 0.01~0.02%,Cu 0.30~0.35%,Cr 0.27~0.31%,Ni 0.4~0.5%,Al 0.01~0.04%,Mo 0.06~0.11%,P≤0.020%,S≤0.010%,余量为铁和杂质,该专利技术钢的屈服强度不低于500MPa,

60℃冲击吸收能量大于250J,200万次疲劳强度大于160J,其疲劳强度偏低,影响钢板的服役性能,且没有评价腐蚀疲劳性能。名为“TMCP型高强韧高疲劳性能耐候桥梁钢板及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0783890.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疲劳性的桥梁钢板,其化学成分为:C 0.05~0.08%,Si 0.12~0.18%,Mn 1.4~1.6%、Nb 0.045~0.058%、Ti 0.01~0.02%、Cu 0.30~0.35%、Cr 0.22~0.30%、Ni 0.45~0.55%、Al 0.02~0.04%、Mo 0.05~0.12%、P≤0.009%、S≤0.005%,其余为Fe和
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钢的1000万次下疲劳强度不低于170MPa,其疲劳强度偏低,不利于钢板的服役性能。名为“一种工程用抗腐蚀疲劳钢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2110068169.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工程用抗腐蚀疲劳钢,该钢在E690钢主元素(C 0.04~0.07%,Si 0.20~0.26%,Mn 1.45~1.60%,P≤0.01%,S≤0.015%,Cr 0.44~0.50%)的基础上,进行元素调控及特征元素添加,Cu 0.28~0.66%,Ni 0.76~1.55%,Sb 0.03~0.1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腐蚀疲劳强度提高可达52%,但是没有评价钢的低温韧性。
[0004]综上所述,目前船用高强钢板的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5]1)钢板的低温韧性不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0006]2)钢板的疲劳性能偏低,影响钢板的服役性能。
[0007]3)钢板抗海水腐蚀疲劳性能不足,不能满足船舶的长期服役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抗海水腐蚀疲劳超高强钢及制造方法,其目的在于生产出成分设计合理、强度高、低温韧性好、腐蚀疲劳性能优异的船用超高强钢板。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船用抗海水腐蚀疲劳超高强钢,钢中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30%~0.080%、Si 0.25%~0.60%、Mn 0.95%~1.50%、Nb 0.030%~0.050%、V 0.040%~0.070%、Cu 0.30%~0.70%、N 0.0120%~0.0160%、Ni 0.40%~0.80%、P 0.010%~0.030%、S≤0.005%、Sb 0.10%~0.50%、Sn 0.30%~0.45%、Cr 0.50%~1.00%、Mo 0.15%~0.40%、La 0.0040%~0.0060%、Als 0.015%~0.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001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各化学成分的作用做详细介绍。
[0012]C:钢中基本的强化元素,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是保证强度、硬度的主要元素;其含量偏低时会使碳化物等的生成量降低,影响轧制时细化晶粒的效果。当含量偏高时,钢中渗碳体含量增加,对钢板的低温韧性、焊接性能和腐蚀性能不利。因此综合考虑成本、性能等因素,本专利技术控制C的范围为0.030%

0.080%。
[0013]Si:炼钢脱氧的必要元素,在钢中固溶能力较强,能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强度以及疲劳强度,但是含量过高时,对钢的低温韧性和表面质量有不利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控制Si的范围为0.25%

0.60%。
[0014]Mn:在钢中形成置换固溶体,可大量固溶于Fe基体中。能够延缓钢中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大幅增加钢的淬透性,降低钢的脆性转变温度,改善冲击韧性,但是Mn含量过高,容易在钢中形成偏析,对钢的塑性、韧性、疲劳和腐蚀性能均有不利影响。综合考虑,本专利技术控制Mn的范围为0.95%

1.50%。
[0015]Nb:晶粒细化元素,加热时未溶解的Nb的碳、氮化物颗粒分布在奥氏体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抗海水腐蚀疲劳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钢中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30%~0.080%、Si 0.25%~0.60%、Mn 0.95%~1.50%、Nb 0.030%~0.050%、V 0.040%~0.070%、Cu 0.30%~0.70%、N 0.0120%~0.0160%、Ni 0.40%~0.80%、P 0.010%~0.030%、S≤0.005%、Sb 0.10%~0.50%、Sn 0.30%~0.45%、Cr 0.50%~1.00%、Mo 0.15%~0.40%、La 0.0040%~0.0060%、Als 0.015%~0.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抗海水腐蚀疲劳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钢板屈服强度550~620MPa,抗拉强度>630MPa,断后延伸率>20.0%,

60℃低温冲击吸收能量>150J。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抗海水腐蚀疲劳超高强钢,其特征在于,参照ISO 11782
‑Ⅰ‑
2017《金属与合金的腐蚀

腐蚀疲劳试验第1部分循环失效试验》进行钢板腐蚀疲劳性能检验,在应力比为

1,加载频率1HZ的试验条件下,模拟海水环境中腐蚀疲劳强度≥306MPa。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船用抗海水腐蚀疲劳超高强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精炼后的钢水进行RH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龙严玲韩鹏张鹏李博雍齐祥羽王晓航李黎明肖青松应传涛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