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47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包括导热装置、连接柱、风力制热装置、风力驱动装置以及安装圈,所述风力制热装置包括风力制热腔、加热柱、上连管、下连管以及能量转化孔板,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压水腔、高压腔、加热螺旋、上水管以及下水管,所述风力驱动装置包括外柱、内柱、固定销、弧形杆、风力叶片、制热驱动叶片以及压力驱动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风能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风力叶片可以收缩,携带方便,转化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稳定,结构简单的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结构简单的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结构简单的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能利用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利用风力机械和制热装置将风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称为风能制热。用于风力制热的设备是风力制热机组。风力制热机组一般由风力机、传动机构、制热设备、储热设备及换热器等部件组成。制热设备里有与介质直接相互作用的元件,把能量传递给介质。
[0003]现有风能制热装置的一般用于住宅的热水供应、建筑的取暖以及水产保温等,但是野营时,也会存在有大量风能,以及对热量的需求,但是现有风能制热设备过于庞大,携带不方便,导致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力叶片可以收缩,携带方便,转化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稳定,结构简单的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包括导热装置、连接柱、风力制热装置、风力驱动装置以及安装圈,所述连接柱设于导热装置上,所述风力制热设备设于连接柱上,所述风力驱动装置贯穿风力制热装置设置,所述风力驱动装置贯穿导热装置顶部设置,所述安装圈设于导热装置底部外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风力制热装置包括风力制热腔、加热柱、上连管、下连管以及能量转化孔板,所述风力制热腔设于连接柱上,所述加热柱设于风力制热腔外侧,所述上连管一端设于加热柱顶部,所述上连管另一端设于风力制热腔顶部,所述下连管一端设于加热柱底部,所述下连管另一端设于风力制热腔底部,所述能量转化孔板设于加热柱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压水腔、高压腔、加热螺旋、上水管以及下水管,所述压水腔设于连接柱下,所述高压腔设于压水腔下,所述高压腔与压水腔相连通,所述加热螺旋设于加热柱外侧,所述上水管一端设于加热螺旋顶部,所述上水管另一端设于高压腔侧面,所述下水管一端设于加热螺旋底部,所述下水管设于压水腔侧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风力驱动装置包括外柱、内柱、固定销、弧形杆、风力叶片、制热驱动叶片以及压力驱动叶片,所述外柱贯穿风力制热腔设置,所述外柱贯穿压水腔顶部设置,所述内柱滑动设于外柱内,所述固定销滑动设于外柱顶部侧面,所述弧形杆设于内柱顶部,所述风力叶片设于弧形杆远离内柱一端,所述制热驱动叶片设于风力制热腔内,所述压力驱动叶片设于压水腔内,所述制热驱动叶片设于外柱外侧,所述压力驱动叶片设于外柱外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腔侧面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0010]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因为风力驱动装置的设置,使得风力叶片可以收缩,携带方便,因为能量转化孔板的设置,使得转化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稳定,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的伸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导热装置,2、连接柱,3、风力制热装置,4、风力驱动装置,5、安装圈,6、风力制热腔,7、加热柱,8、上连管,9、下连管,10、能量转化孔板,11、压水腔,12、高压腔,13、加热螺旋,14、上水管,15、下水管,16、外柱,17、内柱,18、固定销,19、弧形杆,20、风力叶片,21、制热驱动叶片,22、压力驱动叶片,23、排水管,24、排水阀。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包括导热装置1、连接柱2、风力制热装置3、风力驱动装置4以及安装圈5,所述连接柱2设于导热装置1上,所述风力制热设备设于连接柱2上,所述风力驱动装置4贯穿风力制热装置3设置,所述风力驱动装置4贯穿导热装置1顶部设置,所述安装圈5设于导热装置1底部外侧。
[0019]其中,所述风力制热装置3包括风力制热腔6、加热柱7、上连管8、下连管9以及能量转化孔板10,所述风力制热腔6设于连接柱2上,所述加热柱7设于风力制热腔6外侧,所述上连管8一端设于加热柱7顶部,所述上连管8另一端设于风力制热腔6顶部,所述下连管9一端设于加热柱7底部,所述下连管9另一端设于风力制热腔6底部,所述能量转化孔板10设于加热柱7内。所述导热装置1包括压水腔11、高压腔12、加热螺旋13、上水管14以及下水管15,所述压水腔11设于连接柱2下,所述高压腔12设于压水腔11下,所述高压腔12与压水腔11相连通,所述加热螺旋13设于加热柱7外侧,所述上水管14一端设于加热螺旋13顶部,所述上水管14另一端设于高压腔12侧面,所述下水管15一端设于加热螺旋13底部,所述下水管15设于压水腔11侧面。所述高压腔12侧面设有排水管23,所述排水管23上设有排水阀24。所述风力驱动装置4包括外柱16、内柱17、固定销18、弧形杆19、风力叶片20、制热驱动叶片21以及压力驱动叶片22,所述外柱16贯穿风力制热腔6设置,所述外柱16贯穿压水腔11顶部设置,所述内柱17滑动设于外柱16内,所述固定销18滑动设于外柱16顶部侧面,所述弧形杆19设于内柱17顶部,所述风力叶片20设于弧形杆19远离内柱17一端,所述制热驱动叶片21设于风力制热腔6内,所述压力驱动叶片22设于压水腔11内,所述制热驱动叶片21设于外柱16外侧,所述压力驱动叶片22设于外柱16外侧。
[0020]具体使用时,将内柱17拉出,用固定销18将内柱17与外柱16固定,将需加热的水,从排水管23加入,使得压水腔11与高压腔12内充满水,关闭排水阀24,通过安装圈5将高压腔12固定在风力充沛的地方,风带动风力叶片20转动,风力叶片20通过内柱17带动外柱16
转动,外柱16上制热驱动叶片21与压力驱动叶片22随之转动,在制热驱动叶片21的作用下风力制热腔6内的油液从下连管9流入加热柱7,油液在加热柱7内经能量转化孔板10扰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进热升温。压水腔11内的水在压力驱动叶片22的作用下经高压腔12上水管14流入加热螺旋13,在加热螺旋13内被加热柱7加热,加热后的水经下水管15流回压水腔11,直至高压腔12内的水温达到需求,打开排水阀24,将热水取出,拔开固定销18使得风力叶片20收回。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装置、连接柱、风力制热装置、风力驱动装置以及安装圈,所述连接柱设于导热装置上,所述风力制热设备设于连接柱上,所述风力驱动装置贯穿风力制热装置设置,所述风力驱动装置贯穿导热装置顶部设置,所述安装圈设于导热装置底部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制热装置包括风力制热腔、加热柱、上连管、下连管以及能量转化孔板,所述风力制热腔设于连接柱上,所述加热柱设于风力制热腔外侧,所述上连管一端设于加热柱顶部,所述上连管另一端设于风力制热腔顶部,所述下连管一端设于加热柱底部,所述下连管另一端设于风力制热腔底部,所述能量转化孔板设于加热柱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压水腔、高压腔、加热螺旋、上水管以及下水管,所述压水腔设于连接柱下,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益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净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