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封闭式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34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封闭式发热体,包括基体(1)和发热元件(2)。所述基体(1)具有至少一个吸液面(3)和至少一个雾化面(4),所述吸液面(3)用于与烟油液体直接接触,所述雾化面(4)用于将烟油液体雾化形成烟雾。所述发热元件(2)贴附在所述雾化面(4)的外表面或者嵌设在所述基体(1)表层的内部。所述基体(1)还具有封闭层,所述封闭层包裹除发热元件(2)在雾化面(4)上的垂直投影的第一区域(6)和吸液面(3)以外的基体(1)的其他外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半封闭式发热体,通过设置封闭层,不仅提高了发热体的结构强度,还解决了烟油漏油和干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半封闭式发热体的制备方法。明还提供了所述半封闭式发热体的制备方法。明还提供了所述半封闭式发热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封闭式发热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雾化
,具体涉及一种半封闭式发热体。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是指通过加热或超声波震荡的方式将液体雾化为气溶胶小颗粒。随着雾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家居领域和医疗领域,如生活中常见的加湿器、香薰机和医学上的雾化治疗等。
[0003]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电源构成,其中雾化器的核心部件为发热体。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发热体大多采用多孔陶瓷制备。然而,陶瓷发热体的综合性能较差,存在如下缺陷:(1)现有多孔陶瓷制备的电子烟发热体导油速率低,导油量小于雾化量时,容易发生干烧,进而出现烧糊现象。(2)现有多孔陶瓷制备的电子烟发热体结构强度较弱。(3)现有多孔陶瓷制备的电子烟发热体在电子烟雾化过程中,在烟油吸液面雾化面以外的陶瓷基体的其他外表面容易发生漏油现象。(4)提高发热体结构强度和提高导油率不可兼得,提高结构强度要求陶瓷材料尽可能致密,这势必导致导油率不够,而若要导油率足够高,则陶瓷材料应极可能疏松多孔,这又导致结构强度不够,陷入两难。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半封闭式发热体,其包括以下部件:
[0006]基体1和发热元件2;
[0007]所述基体1具有至少一个吸液面3和至少一个雾化面4,所述吸液面3用于与烟油液体直接接触,所述雾化面4用于将烟油液体雾化形成烟雾;所述发热元件2贴附在所述雾化面4的外表面或者嵌设在所述基体1表层的内部;
[0008]所述基体1还具有封闭层,所述封闭层包裹除雾化面4和吸液面3以外的基体1的其他外表面。
[0009]优选地,所述雾化面4包括第二区域7和发热元件2在雾化面4上的垂直投影的第一区域6,所述封闭层还包裹第二区域7。
[0010]优选地,所述基体1的材质选自氧化铝陶瓷、碳化硅陶瓷、氮化硅陶瓷和氮化铝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优选地,所述基体1的孔隙率为30%~80%,孔径为5μm~80μm,厚度为0.1mm~6mm。
[0012]优选地,所述封闭层的厚度为1μm~200μm。
[0013]优选地,所述发热元件2为金属发热体、金属发热线或金属发热膜,形状为直线型、折线形或弧线形。
[0014]优选地,所述封闭层的材质选自致密高分子材料或耐高温金属材料。
[0015]优选地,所述致密高分子材料选自能耐受1200℃的有机聚硅氮烷。
[0016]优选地,所述耐高温金属材料为镍铁合金或镍铬合金。
[0017]优选地,所述吸液面3和雾化面4平行。
[0018]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上述半封闭式发热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通过注塑或流延加工的方式获得第一陶瓷基体,然后通过干压或静压的方式进行塑形获得第二陶瓷基体;
[0020](2)将发热元件贴附在第二陶瓷基体外表面或嵌设在第二陶瓷基体内部,然后烧结成型,得到带有发热元件的第三陶瓷基体;
[0021](3)将带有发热元件的第三陶瓷基体除雾化面和吸液面以外的基体的其他外表面涂敷致密高分子浆料或包裹耐高温金属材料层,烧结成型,即可得到所述半封闭式发热体。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3)在烧结成型之前,还包括将带有发热元件的第三陶瓷基体除发热元件在雾化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之外的雾化面的其他区域涂敷致密高分子浆料或包裹耐高温金属材料层的步骤。所述致密高分子浆料选自能耐受1200℃的有机聚硅氮烷,所述耐高温金属材料层为镍铁合金层或镍铬合金层。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3](1)相对于现有多孔陶瓷制备的电子烟发热体,本专利技术的半封闭式发热体通过增设封闭层,提高了发热体的结构强度。
[0024](2)相对于现有多孔陶瓷制备的电子烟发热体,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封闭层的方式,将除发热元件在雾化面内的垂直投影面和吸液面以外的基体的其他外表面封闭,可以有效地防止烟油从该位置漏出,解决了漏油的问题。此外,正是由于该封闭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半封闭式发热体的内部可以有更大的孔隙率和孔径,烟油可以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提高导油率,有效防止干烧现象,即解决了陶瓷基体结构强度高和导油率高不可兼得的问题。
[0025](3)本专利技术的半封闭式发热体制备方法简单,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半封闭式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半封闭式发热体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0028]附图标记具体如下:
[0029]1‑
基体;
[0030]2‑
发热元件;
[0031]3‑
吸液面;
[0032]4‑
雾化面;
[0033]6‑
第一区域;
[0034]7‑
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6]实施例1
[0037](1)通过注塑或流延加工的方式获得第一氧化铝陶瓷基体,该基体含有一个吸液面和一个雾化面,所述吸液面和雾化面平行,所述吸液面用于与液体直接接触,所述雾化面
用于将液体雾化形成烟雾。基体层的孔隙率为45%,孔径为60μm,厚度为4mm,抗压强度为48Mpa。然后通过干压或静压的方式进行塑形获得第二氧化铝陶瓷基体。
[0038](2)将弧线形金属发热膜贴附在所述第二氧化铝陶瓷基体外表面,然后烧结成型,得到带有弧线形金属发热膜的第三氧化铝陶瓷基体。
[0039](3)将带有弧线形金属发热膜的第三氧化铝陶瓷基体除发热元件在雾化面内的垂直投影面和吸液面以外的基体的其他外表面涂敷能耐受1200℃的有机聚硅氮烷,形成封闭层,该封闭层的厚度为120um,然后烧结成型,得到半封闭式氧化铝陶瓷发热体。
[0040]实施例2
[0041](1)通过注塑或流延加工的方式获得第一氧化铝陶瓷基体,该基体含有一个吸液面和一个雾化面,所述吸液面和雾化面平行,所述吸液面用于与液体直接接触,所述雾化面用于将液体雾化形成烟雾。基体层的孔隙率为65%,孔径为60μm,厚度为4mm,抗压强度为80Mpa。然后通过干压或静压的方式进行塑形获得第二氧化铝陶瓷基体。
[0042](2)将折线形金属发热线贴附在所述第二氧化铝陶瓷基体外表面,然后烧结成型,得到带有折线形金属发热线的第三氧化铝陶瓷基体。
[0043](3)将带有折线形金属发热线的第三氧化铝陶瓷基体除发热元件在雾化面内的垂直投影面和吸液面以外的基体的其他外表面包裹镍铬合金层,形成封闭层,该封闭层的厚度为100um,然后烧结成型,得到半封闭式氧化铝陶瓷发热体。
[0044]对比例1
[0045](1)通过注塑或流延加工的方式获得第一氧化铝陶瓷基体,该基体含有一个吸液面和一个雾化面,所述吸液面和雾化面平行,所述吸液面用于与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封闭式发热体,其包括以下部件:基体(1)和发热元件(2);所述基体(1)具有至少一个吸液面(3)和至少一个雾化面(4),所述吸液面(3)用于与烟油液体直接接触,所述雾化面(4)用于将烟油液体雾化形成烟雾;所述发热元件(2)贴附在所述雾化面(4)的外表面或者嵌设在所述基体(1)表层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还具有封闭层,所述封闭层包裹除雾化面(4)和吸液面(3)以外的基体(1)的其他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封闭式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面(4)包括第二区域(7)和发热元件(2)在雾化面(4)上的垂直投影的第一区域(6),所述封闭层还包裹第二区域(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封闭式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材质选自氧化铝陶瓷、碳化硅陶瓷、氮化硅陶瓷和氮化铝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体(1)的孔隙率为30%~80%,孔径为5μm~80μm,厚度为0.1mm~6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封闭式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层的厚度为1μm~2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封闭式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2)为金属发热体、金属发热线或金属发热膜,形状为直线型、折线形或弧线形。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嵘赖桂生钟妙伟包正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能汇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