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用岩矿样品收集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26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岩矿样品收集技术领域的一种野外用岩矿样品收集袋,包括收集袋本体,所述收集袋本体的外壁设置包覆膜,所述包覆膜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提拉环口,所述收集袋本体的内腔设置主通气道,所述收集袋本体的内腔设置束缚气囊,所述束缚气囊的外壁连通次级通气道,所述收集袋本体的左侧外壁设置进气口,且进气口外壁活动设置密封塞,收集袋本体的内腔中设置主通气道与束缚气囊,主通气道与束缚气囊均可以通过充气带动收集袋本体鼓起,整体更加的方便收纳,且将岩矿样品放置在收集袋本体中后,可以通过束缚气囊鼓起对其进行束缚,保证在移动运输的过程中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证在移动运输的过程中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证在移动运输的过程中有良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用岩矿样品收集袋


[0001]本技术涉及岩矿样品收集
,具体为一种野外用岩矿样品收集袋。

技术介绍

[0002]岩矿样品在收集的过程中,地质勘测的人员一般都是随身携带一个样品收集箱或收集袋,现有技术中的收集袋大都是为一个尼龙袋或布袋,将岩矿样品收集在收集袋中,则岩矿样品会相互堆积在一起,收集完成后在运输移动的过程中,收集袋中的岩矿样品会相互碰撞,且收集袋本体不方便收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野外用岩矿样品收集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用岩矿样品收集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用岩矿样品收集袋,包括收集袋本体,所述收集袋本体的外壁设置包覆膜,所述包覆膜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提拉环口,所述收集袋本体的内腔设置主通气道,所述收集袋本体的内腔设置束缚气囊,所述束缚气囊的外壁连通次级通气道,所述收集袋本体的左侧外壁设置进气口,且进气口外壁活动设置密封塞。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主通气道包括与收集袋本体一体的外塑胶膜,所述外塑胶膜的内侧设置空腔,所述外塑胶膜的内侧设置气腔。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通气道连通收集袋本体,且收集袋本体表面为复合塑料薄膜。
[0007]进一步的,所述束缚气囊共有三组,三组束缚气囊均设置在主通气道的内壁。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通气道的左侧外壁连通通气口,且束缚气囊的左侧外壁连通通气口,且两组通气口均连通至收集袋本体左侧的进气口,进气口共有两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袋本体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沉重块,沉重块为包覆在收集袋本体内腔底部的沙石层。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收集袋本体的内腔中设置主通气道与束缚气囊,主通气道与束缚气囊均可以通过充气带动收集袋本体鼓起,整体更加的方便收纳,且将岩矿样品放置在收集袋本体中后,可以通过束缚气囊鼓起对其进行束缚,保证在移动运输的过程中有良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主通气道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收集袋本体;2、包覆膜;3、提拉环口;4、主通气道;41、外塑胶膜;42、空腔;43、气腔;5、次级通气道;6、束缚气囊;7、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野外用岩矿样品收集袋,包括收集袋本体1,收集袋本体1的外壁设置包覆膜2,包覆膜2与收集袋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包覆在收集袋本体1的表面,增强收集袋本体1本体的稳定性,包覆膜2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提拉环口3,提拉环口3可以带动收集袋本体1移动,收集袋本体1的内腔设置主通气道4,收集袋本体1的内腔设置束缚气囊6,束缚气囊6的外壁连通次级通气道5,收集袋本体1的左侧外壁设置进气口,且进气口外壁活动设置密封塞7,将密封塞7取下,可以通过充气泵向收集袋本体1内腔中的充气,向主通气道4中输送气体,则可以将收集袋本体1充气鼓起,然后将岩矿样品放置在收集袋本体1的内腔中,然后再向束缚气囊6中输送气体,通过次级通气道5将束缚气囊6充气鼓起,将岩矿样品固定在收集袋本体1的内腔中。
[0016]请再次参阅图2,主通气道4包括与收集袋本体1一体的外塑胶膜41,外塑胶膜41的内侧设置空腔42,外塑胶膜41的内侧设置气腔43,空腔42与气腔43相连通,通过充气可以将外塑胶膜41充气鼓起;
[0017]请再次参阅图1,主通气道4连通收集袋本体1,且收集袋本体1表面为复合塑料薄膜,采用符合塑料薄膜制作收集袋本体1,则可以保证收集袋本体1可充气收缩,方便携带;
[0018]请再次参阅图1,束缚气囊6共有三组,三组束缚气囊6均设置在主通气道4的内壁,束缚气囊6设置有三组,均匀分布在收集袋本体1内腔中,则可以对其内部的岩矿石样本进行束缚稳固;
[0019]请再次参阅图1,主通气道4的左侧外壁连通通气口,且束缚气囊6的左侧外壁连通通气口,且两组通气口均连通至收集袋本体1左侧的进气口,进气口共有两组,使得束缚气囊6与主通气道4通过不同的进气口进行充气;
[0020]请再次参阅图1,收集袋本体1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沉重块,沉重块为包覆在收集袋本体1内腔底部的沙石层,在收集袋本体1的内腔底部设置沙石层增强底部重力。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用岩矿样品收集袋,包括收集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本体(1)的外壁设置包覆膜(2),所述包覆膜(2)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提拉环口(3),所述收集袋本体(1)的内腔设置主通气道(4),所述收集袋本体(1)的内腔设置束缚气囊(6),所述束缚气囊(6)的外壁连通次级通气道(5),所述收集袋本体(1)的左侧外壁设置进气口,且进气口外壁活动设置密封塞(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用岩矿样品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气道(4)包括与收集袋本体(1)一体的外塑胶膜(41),所述外塑胶膜(41)的内侧设置空腔(42),所述外塑胶膜(41)的内侧设置气腔(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用岩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朱士飞王双美毛礼鑫吴蒙柯妍曹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