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15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桌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智慧桌,包括支撑架和显示桌面板,其中,支撑架包括:滑行机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于滑行机构上方并与滑行机构连接;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设于升降机构的上方并与升降机构连接;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设于翻转机构的远离升降机构的一端并与翻转机构连接,显示桌面板设于旋转机构远离翻转机构的一端并与旋转机构连接;显示桌面板通过滑行机构进行滑行,显示桌面板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显示桌面板通过翻转机构进行翻转,显示桌面板通过旋转机构进行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慧桌,功能多样,其支撑架可以实现对显示桌面板进行滑行、升降、翻转、旋转,且实现上述功能的支撑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桌


[0001]本技术涉及桌体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慧桌。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应用到办公、娱乐、家庭教育、培训、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但是现有技术应用的显示设备都是固定在墙面上或者支架上,其并不能对显示设备的位置和方向进行调整,功能单一,且应用场景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设备都是固定在墙面上或者支架上,其不能对显示设备的位置和方向进行调整,功能单一,且应用场景受限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桌,包括支撑架和显示桌面板,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
[0006]滑行机构;
[0007]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滑行机构上方并与所述滑行机构连接;
[0008]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上方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0009]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翻转机构的远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并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所述显示桌面板设于所述旋转机构远离所述翻转机构的一端并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
[0010]所述显示桌面板通过所述滑行机构进行滑行,所述显示桌面板通过所述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所述显示桌面板通过所述翻转机构进行翻转,所述显示桌面板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进行旋转。
[0011]根据上述所述的智慧桌,所述显示桌面板包括显示主机和透明保护盖板,所述透明保护盖板贴合于所述显示主机上。
[0012]根据上述所述的智慧桌,所述显示主机为触摸显示主机。
[0013]根据上述所述的智慧桌,所述滑行机构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均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每一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万向轮。
[0014]根据上述所述的智慧桌,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0015]气压挺柱组件,所述气压挺柱组件的顶部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
[0016]气压棒,所述气压棒设于所述气压挺柱组件的内部;
[0017]升降踏板,所述升降踏板设于所述气压挺柱组件的底部,并与所述气压棒的底部连接。
[0018]根据上述所述的智慧桌,所述气压挺柱组件包括:
[0019]第一气压挺柱,所述第一气压挺柱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
[0020]第二气压挺柱,所述第一气压挺柱远离所述翻转机构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气压
挺柱内并与所述第二气压挺柱滑动连接;
[0021]第三气压挺柱,所述第二气压挺柱远离所述第一气压挺柱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气压挺柱内并与所述第三气压挺柱滑动连接;
[0022]所述气压棒设于所述第三气压挺柱、所述第二气压挺柱以及所述第一气压挺柱内;
[0023]所述升降踏板设于所述第三气压挺柱的底部。
[0024]根据上述所述的智慧桌,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0025]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轴孔;
[0026]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上设有第二连接轴孔;
[0027]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孔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孔,以将所述L型连接杆和所述U型连接件进行连接,且所述U型连接件可相对所述L型连接杆翻转。
[0028]根据上述所述的智慧桌,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0029]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
[0030]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套设于所述连接柱的外部,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连接柱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并通过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0031]连接板,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显示桌面板连接。
[0032]根据上述所述的智慧桌,所述定位部包括:
[0033]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设于所述连接筒的内壁;
[0034]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设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壁;
[0035]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且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壁连接;
[0036]球体,所述球体设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球体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
[0037]根据上述所述的智慧桌,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连接柱之间设有四个所述定位部,四个所述定位部均匀地设于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连接柱之间。
[0038]本技术提供的智慧桌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0039]本技术提供的智慧桌,在其支撑架上设置了显示桌面板,并且其显示桌面板可以通过滑行机构进行滑行,以方便根据需求调整位置以及方便在不同的场景进行使用;其显示桌面板还可以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调节,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调整不同的高度;其显示桌面板还可以通过翻转机构进行翻转,使得显示桌面板不仅方便供用户观看,还可以将其当作一个普通的家具桌子进行使用;其显示桌面板还可以通过旋转机构进行旋转,使得显示桌面板不仅可以竖向显示,也可以横向显示。本技术提供的智慧桌,功能多样,其支撑架可以实现对显示桌面板进行滑行、升降、翻转、旋转,且实现上述功能的支撑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慧桌的结构示意图一;
[004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慧桌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慧桌的结构示意图三;
[004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慧桌的结构示意图四;
[004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柱、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005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51]1000、智慧桌;100、支撑架;110、滑行机构;111、支撑杆;112、万向轮;120、升降机构;121、气压挺柱组件;1211、第一气压挺柱;1212、第二气压挺柱;1213、第三气压挺柱;122、升降踏板;130、翻转机构;131、L型连接杆;132、U型连接件;133、连接轴;140、旋转机构;141、连接柱;142、连接筒;143、连接板;1431、连接孔;144、定位部;1441、第一定位槽;1442、球体;200、显示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显示桌面板,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滑行机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滑行机构上方并与所述滑行机构连接;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上方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翻转机构的远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并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所述显示桌面板设于所述旋转机构远离所述翻转机构的一端并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显示桌面板通过所述滑行机构进行滑行,所述显示桌面板通过所述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所述显示桌面板通过所述翻转机构进行翻转,所述显示桌面板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进行旋转;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压挺柱组件,所述气压挺柱组件的顶部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气压棒,所述气压棒设于所述气压挺柱组件的内部;升降踏板,所述升降踏板设于所述气压挺柱组件的底部,并与所述气压棒的底部连接;所述气压挺柱组件可以升降的范围为50cm~120cm;所述气压挺柱组件包括:第一气压挺柱,所述第一气压挺柱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第二气压挺柱,所述第一气压挺柱远离所述翻转机构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气压挺柱内并与所述第二气压挺柱滑动连接;第三气压挺柱,所述第二气压挺柱远离所述第一气压挺柱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气压挺柱内并与所述第三气压挺柱滑动连接;所述气压棒设于所述第三气压挺柱、所述第二气压挺柱以及所述第一气压挺柱内;所述升降踏板设于所述第三气压挺柱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桌面板包括显示主机和透明保护盖板,所述透明保护盖板贴合于所述显示主机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桌,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虹波余志文刁艳侠
申请(专利权)人: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