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施工监测孔数据的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0117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施工监测孔数据的测量方法,它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施工监测孔数据的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野外施工监测孔数据的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震勘探野外施工过程中,成孔深度确保了野外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设计成孔深度不同的地形和介质略有不同,一般在几米至十几米,为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设置了监孔组。监孔组组员需要依据设计对已完成的钻孔进行深度和坐标的核对,一般只监测孔深,特殊情况下还需要核对孔的坐标和使用探头监测孔的地质结构。
[0003]目前监孔步骤和方式为:出工前监孔组成员从技术组获得具体需要监测孔的坐标数据和设计孔深等纸质资料(常见的为表格),到野外后根据需要监孔标号找到具体孔的位置,采用标有刻度的绳子拴上铅锤垂到孔中,根据绳子上的刻度粗略估出孔深。
[0004]为了方便测孔深的绳子便于携带和使用,有的使用工字线轴,有的就简单的用一个木片缠绕测绳。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吊锤下放时一般利用吊锤的重力自动从线轴或木片上滑动下去,读完数需要手动一圈一圈的缠到线轴或木片上,就这样反复的操作。
[0005]在上述监孔过程中存在以下八个问题:一是读数不准,只能根据1米、5米、10米的估读数据;二是测绳下放时和拉上来时比较慢,易毁坏吊绳上的刻度,导致测具失准等问题,测绳下放太快还会刮伤监孔人员的手;三是向线轴和木片上缠绕绳子的时候监孔人员手臂多次重复缠绕动作,手臂劳累工作效率低;四是只能监测孔深,不能对孔的坐标位置进行监测;五是施工环境复杂地区,不方便监孔人员进行监测信息的记录,如果是一人监测需要放下监测工具,掏出记录资料记录,然后再拿起监测工具,工序繁琐,不安全,效率低;如果是两人一组,虽然减少了工序,但相应的增加了人工成本。六是野外环境复杂,有时监测孔在半坡或低洼处,因天气原因比如下雨、大风等天气会损害地表监孔的标识,监孔人员不易找到孔的位置。七是需要监测成孔的坐标或观测孔的地质结构时,还需要专业人员使用专业工具操作,增加人工成本;八是手工记录资料需要整理核对,因为监孔信息是纸质现场记录,需要监孔人员对资料整理后交由技术组人员与设计信息对比,然后才能反馈给打孔组进行整改,资料整理和信息比对也是个细致的工作,增加了工作环节和劳动量,延长了各个工作组之间的沟通反馈时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外施工监测孔数据的测量方法,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智能显示和保存监测孔信息,数据精确保证质量,工作效率高,能更好的服务于野外监孔人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拷取数据:监孔人员用优盘或内存卡从技术组拷取监测孔的坐标数据;(

)安装监孔仪,开机供电:到达监测地点后,固定安装监孔仪,并将吊锤对准要检测的监测孔,打开保护盖开机供电;(

)拷贝数据到监孔仪:将优盘或内存卡内的数
据拷贝到监孔仪,调出要检测的监测孔的孔号;(

)测量监测孔信息:操作监测按钮测量监测孔的深度和坐标信息,并记录在优盘或内存卡中;(

)一个监测孔测量完成:测量完成后,操作回收按钮,吊锤回位;(

)寻找下一个监测孔:盖上保护盖,背起背带,寻找下一个监测孔,重复步骤(

)和步骤(

)完成监测孔的检测;(

)保存数据,汇报情况:所有监测孔完成检测后,将监测信息数据交技术组导入到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和保存,与成孔组进行信息反馈,向领导汇报有关情况。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吊锤上设有摄像头,在步骤(

)中,按下检测按钮,显示屏上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吊锤到达环境的影像,并记录在优盘或内存卡内。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

)中的监孔仪包括设置在本体内的监测单元和与所述监测单元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与底板上开设的孔对应的吊锤、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吊锤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设置在底板上的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设置在吊锤上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电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显示屏和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开关按钮、监测按钮和回收按钮、找孔键、指南针、扬声器,USB接口和数字键盘,所述开关按钮、监测按钮、回收按钮、找孔键、指南针、USB接口和数字键盘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扬声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

)中按下开关按钮,设置在本体的底板上的电源为控制器供电。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操作面板下方的本体上,所述控制器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的GPS定位仪,所述GPS定位仪设置在吊锤的上方。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

)中,按下监测按钮,电机正转带动转轴正转,钢丝绳随吊锤向井孔内下放直至孔底,显示屏上显示监测孔的深度信息,并记录在优盘或内存卡内。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

)中,按下找孔键,根据扬声器的语音提示找到下一个孔的位置。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设有可折叠的支腿,所述本体的顶部与保护盖活动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背带设置在本体上。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电机代替了人力机械操作,利用智能数据信息采集代替了人工读数和测量,利用数据对比代替了人工整理比对,能有效的监测成孔的坐标信息,确定打孔的位置,为监孔人员提供监测孔的坐标,便于寻找监测孔的位置,
技术介绍
中的八大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监测成孔数据可靠、实用的多功能监孔仪,其体积小巧,重量轻,方便携带,省时省力,能更好的服务于野外监孔人员。其读数精确度高,整个监孔测量过程实现了智能控制,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有保证,指南针和扬声器的设置,不分雨雪还是大风天气,找孔速度快、效率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在保证监孔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准确的测量各项数据,减少了人工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不带保护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显示屏;2、保护盖;3、操作面板;3

1、开关按钮;3

2、监测按钮;3

3、回收按钮;3

4、找孔键;3

5、指南针;3

6、扬声器;3

7、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施工监测孔数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拷取数据:监孔人员用优盘或内存卡从技术组拷取监测孔的坐标数据;(

)安装监孔仪,开机供电:到达监测地点后,固定安装监孔仪,并将吊锤(8)对准要检测的监测孔,打开保护盖(2)开机供电;(

)拷贝数据到监孔仪:将优盘或内存卡内的数据拷贝到监孔仪,调出要检测的监测孔的孔号;(

)测量监测孔信息:操作监测按钮(3

2)测量监测孔的深度和坐标信息,并记录在优盘或内存卡中;(

)一个监测孔测量完成:测量完成后,操作回收按钮(3

3),吊锤(8)回位;(

)寻找下一个监测孔:盖上保护盖(2),背起背带(7),寻找下一个监测孔,重复步骤(

)和步骤(

)完成监测孔的检测;(

)保存数据,汇报情况:所有监测孔完成检测后,将监测信息数据交技术组导入到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和保存,与成孔组进行信息反馈,向领导汇报有关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施工监测孔数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锤(8)上设有摄像头(15),在步骤(

)中,按下检测按钮(3

2),显示屏(1)上显示摄像头(15)拍摄的吊锤(8)到达环境的影像,并记录在优盘或内存卡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施工监测孔数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中的监孔仪包括设置在本体(4)内的监测单元和与所述监测单元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与底板(10)上开设的孔对应的吊锤(8)、通过钢丝绳(5)与所述吊锤(8)连接的转轴(6),所述转轴(6)与设置在底板(10)上的电机(11)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13)和设置在吊锤(8)上的位置传感器(16),所述位置传感器(16)与控制器(1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3)的输出端与电机(11)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外施工监测孔数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的顶部设有显示屏(1)和操作面板(3),所述操作面板(3)上设有开关按钮(3

1)、监测按钮(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王磊秦苏源赵传伟路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