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03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进行指标体系的优化;基于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向量投影法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分析模型;通过所述基于向量投影法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分析模型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得到最优共享方案,并对最优方案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得到所述最优共享方案的改进建议。案的改进建议。案的改进建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塔设施分布广、数量多,数倍乃至十倍于通信杆塔,对微站建设(城市场景)、宏站替代建设(农村、高速道路等场景)、以及疑难站址攻坚均有一定的共享价值,推动电力杆塔资源共享,加强电力网络与通信网络的联动互补发展,可有效降低我国5G组网成本,助力国家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并有力提升公共基础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形成节约型、共享性社会。
[0003]利用遍布全国的电力杆塔为其他交叉行业共享基础设施,首先可以节省资源,缩短其他行业的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推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盘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增加了电力企业的收益;最后还能够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大量林木遭到砍伐,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助力碳中和。目前有一些针对电力设备、电力工程或者能源工程的评价研究以及相关技术规范,但电力杆塔资源共享作为新模式、新业态,当前正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完善的推广模式及机制,同时也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不利于电力杆塔资源共享模式的甄选及改进。因此,有必要深入研判电力杆塔共享的综合效益,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由于涉及面广,对电力杆塔资源共享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需要同时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维度,多个维度包含不同的指标,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而目前能源项目中常用的模糊评价等方法主观性较强,而熵权法、TOPSIS等方法无法有效考虑不同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较难直接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得出改进建议。
[0004]在现有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针对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入手,选取4个社会效益指标、4个经济效益指标、3个生态效益指标,构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AHP和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再采用物元分析理论,构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以某研究区为例,运用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各个指标值在各个评价等级中的关联度,得到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评价。
[0005]在现有技术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为评估智能配电网综合效益水平,建立了包含可靠性、电能质量、经济性、环保性、交互性、技术性六个维度35个指标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采用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主观权重由通过集中程度检验的专家意见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各自权重,再由熵权法处理得到;客观权重由熵权法计算,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评估,建立了基于改进AHP—熵权法—模糊综合分析的评估方法,并对实际算例进行了评估分析,该方法能明确智能配电网当前发展情况,并对其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0006]在现有技术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以长三角城市群的2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法测算地均国民生产总值等15个指标的权重,再运用TOPSIS法确定各效益的相对接近度,探究2012年前后土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变化。
[0007]在现有技术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针对抽水蓄能电站综合效益的功能特点,建立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科学合理地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首先建立既有经济效益指标又有定性描述的社会效益指标的两层指标体系。其次选取非线性方法无量纲处理定量指标,模糊量化定性指标,并统一归一化。最后应用模糊算法逐层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最终线性加权得到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值。以某抽水蓄能电站的部分实际参数为计算数据,验证算法的合理性,为评判类似抽水蓄能电站的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包括:
[0010]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进行指标体系的优化;
[0011]基于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向量投影法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分析模型;
[0012]通过所述基于向量投影法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分析模型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得到最优共享方案,并对最优方案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得到所述最优共享方案的改进建议。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装置,包括:
[0014]构建优化模块,用于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进行指标体系的优化;
[0015]建立模块,用于基于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向量投影法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分析模型;
[0016]评价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基于向量投影法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分析模型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得到最优共享方案,并对最优方案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得到所述最优共享方案的改进建议。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估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的综合效益,通过基于向量投影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在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在保障评价有效性前提下简化评价流程,该模型深入研判电力杆塔共享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构建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为电力杆塔资源共享比选并改进共享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的详细处理流程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型构建的流程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进行指标体系的优化;基于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向量投影法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分析模型;通过所述基于向量投影法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分析模型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得到最优共享方案,并对最优方案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得到所述最优共享方案的改进建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进行指标体系的优化具体包括:进行指标体系初步构建:结合具体场景对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进行分析并减少筛选范围,选择满足条件的指标作为备选指标;进行指标相关关系分析:逐一分析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中两两指标的相关关系,若两指标相关则在矩阵中相关位置标记1,若两指标不相关则标记0,进而得到如公式1所示的n
×
n阶邻接矩阵A1,其中n为不同一级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的个数;建立指标影响关系图:步骤1:对邻接矩阵A1进行处理,得到n
×
n阶可达矩阵A2,其中,A1和A2满足如公式2所示的算规则,对矩阵A2进行处理,找出各个元素相对应的可达集P、先行集Q以及两者的交集S,获取PQS集合,在所述PQS集合的基础上进行处理,进行级别划分,得到几个层级以及每个层级类含有的指标,根据级别的划分绘制出电力杆塔资源共享不同方面中各指标影响关系图;(A1+I)
k
‑1≠(A1+I)
k
=(A1+I)
k+1
=A2ꢀꢀ
公式2;其中,k表示满足上述关系时的迭代次数,I表示单位矩阵;进行关键指标筛选与优化:从最高层开始筛选指标,选择前n1项指标作为成果指标群;从最底层开始筛选指标,选择前n2项指标作为驱动指标群;输出成果指标群和驱动指标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向量投影法的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分析模型具体包括:输入优化后的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向量投影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力杆塔资源共享综合效益分析所涉及的p个评价单元和n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极差变化法将指标正向化;进行数据归一化,对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待评价单元的模长,计算待评价单元与最优解之间夹角的余弦值,计算待评价单元在最优解上的投影值;将最终结果根据投影值的大小排序,并计算不同评价单元的整体效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极差变化法将指标正向化具体包括:根据公式8通过极差变化法将指标正向化:
其中,x

表示指标输出值,x表示指标输入值,x
min
表示指标最小值,x
max
表示指标最大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不同评价单元的整体效率具体包括:根据公式4

8其效率值η
j
:m
j
=|p
opt
|
·
cosθ
j
ꢀꢀ
公式5;公式5;公式5;其中,x
j,i
为已经过正向化处理的指标值,q
j,i
为归一化之后的指标值;P
j
表示待评价单元,cosθ
j
为待评价单元P
j
与最优解P
opt
之间夹角的余弦值,M
j
为待评价单元P
j
在最优解P
opt
上的投影值,η
j
表示有效投影占向量模长的比重,比重越大表示该评价单元中不同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捷王成洁吴鹏孟祥君王振坤王琰郑海峰邓勇邵明驰谢春张煜张伟昌周钊正庄严唐懿颖张浩霍沫霖唐伟谭清坤张玉琢刘小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