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99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装置主体,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方型底座、入料机构与支撑机构,其中入料机构包括有入料导向筒、入料口盖板与一号导向安装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通过设置的入料导向筒方便将秸秆放入混料装置主体的内部,并通过混料装置主体进行混合,设置的入料口盖板避免混料时材料通过入料导向筒溅出,还可以避免灰尘等影响餐具健康的杂质通过入料导向筒进入混料装置主体,通过设置的支撑方柱方便将混料装置主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在混料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出料口取出混合后的材料,为秸秆餐具生产用混料装置技术领域带来了更好的使用前景。术领域带来了更好的使用前景。术领域带来了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秸秆餐具生产用混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

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0003]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为CN202022274475.3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其中对秸秆餐具生产用混料装置进行了公开,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秸秆餐具生产用混料装置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0004]1、现有的秸秆餐具生产用混料装置在安装使用时入料口比较小,不容易放入秸秆。
[0005]2、现有的秸秆餐具生产用混料装置在安装使用时不方便放置在地面上,且方便从混料装置的下端取出混合后的材料。
[0006]针对以上缺点,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从而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具备减震、方便放入原料与取出混合后的材料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9]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装置主体,所述混料装置主体上端外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驱动电机,所述混料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方型底座,所述混料装置主体上端外表面的一端一体成型入料机构,所述方型底座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支撑机构,所述入料机构包括有入料导向筒、入料口盖板与一号导向安装柱,所述一号导向安装柱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入料导向筒上端外表面的前后端与两端,所述入料口盖板位于入料导向筒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入料导向筒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一号导向安装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入料口盖板与一号导向安装柱之间设置有活动槽,所述入料口盖板内壁通过活动槽与一号导向安装柱的外壁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一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方柱、辅助安装柱、减震弹簧与二号导向安装柱。
[0012]优选的,所述辅助安装柱位于支撑方柱下端内表面的中心,所述减震弹簧位于支撑方柱的内壁,所述二号导向安装柱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支撑方柱上端外表面的前后端与两端。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方柱与辅助安装柱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支撑方柱的下端内表面通过固定胶与辅助安装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放置在支撑方柱的内壁,所述支撑方柱与二号导向安装柱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支撑方柱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二号导向安装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入料导向筒方便将秸秆放入混料装置主体的内部,并通过混料装置主体进行混合,设置的入料口盖板避免混料时材料通过入料导向筒溅出,还可以避免灰尘等影响餐具健康的杂质通过入料导向筒进入混料装置主体,通过设置的支撑方柱方便将混料装置主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在混料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出料口取出混合后的材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中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中入料机构打开时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混料装置主体;2、驱动电机;3、方型底座;4、入料机构;5、支撑机构;41、入料导向筒;42、入料口盖板;43、一号导向安装柱;51、支撑方柱;52、辅助安装柱;53、减震弹簧;54、二号导向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具体实施例一
[0025]本实施例是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的实施例。
[0026]如图1

4所示,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装置主体1,通过引用中国专利号CN202022274475.3的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的秸秆餐具生产用混料装置为现有技术,混料装置主体1上端外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混料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方型底座3,混料装置主体1上端外表面的一端一体成型入料机构4,方型底座3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支撑机构5,入料机构4包括有入料导向筒41、入料口盖板 42与一号导向安装柱43;一号导向安装柱43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入料导向筒41上端外表面的前后端与两端,入料口盖板42位于入料导向筒41的上端外表面;入料导向筒4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一号导向安装柱43 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入料口盖板42与一号导向安装柱43之间设置有活动槽,入料口盖板42内壁通过活动槽与一号导向安装柱43的外壁活动连接。
[0027]一组支撑机构5包括有支撑方柱51、辅助安装柱52、减震弹簧53与二号导向安装柱54;辅助安装柱52位于支撑方柱51下端内表面的中心,减震弹簧53位于支撑方柱51的内壁,二号导向安装柱54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支撑方柱51上端外表面的前后端与两端;支撑方柱51与辅助安装柱52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支撑方柱51的下端内表面通过固定胶与辅助安装柱5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减震弹簧53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餐具生产用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上端外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方型底座(3),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上端外表面的一端一体成型入料机构(4),所述方型底座(3)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支撑机构(5),所述入料机构(4)包括有入料导向筒(41)、入料口盖板(42)与一号导向安装柱(43),所述一号导向安装柱(43)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入料导向筒(41)上端外表面的前后端与两端,所述入料口盖板(42)位于入料导向筒(4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入料导向筒(4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一号导向安装柱(4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入料口盖板(42)与一号导向安装柱(43)之间设置有活动槽,所述入料口盖板(42)内壁通过活动槽与一号导向安装柱(43)的外壁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餐具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永红刘伟杜赞海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佳盛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