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土壤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92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土壤生态修复装置,涉及土壤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打洞注入机构,用于打洞、物料搅拌、物料注入一体化操作;所述打洞注入机构包括储料桶和钻头,钻头内插设有顶杆,顶杆下端连接有钻尖,储料桶上侧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花键轴上端贯穿第一齿轮,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蜗杆,蜗杆上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蜗轮,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柱,转动柱上端同轴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上同轴转动安装有棘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打洞、物料搅拌、物料注入一体化操作,打洞完成后物料投放注入速度迅速、准确,提高施工效率,防止物料投放注入不准确造成物料的浪费。止物料投放注入不准确造成物料的浪费。止物料投放注入不准确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土壤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矿山土壤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长足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大量的矿山废弃地。矿山废弃地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急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和修复。
[0003]公开号为CN111250536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硫铁矿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车体和竖直安装于车体上的加料管;所述加料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升降管,升降管的下侧倾斜开设有导料通道,加料管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料口,加料管的左右两侧还对称设置有第一储料桶和第二储料桶,第一储料桶和第二储料桶分别通过下料管与两个进料口连通;所述车体的下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套,第一螺套的上侧与车体滑动连接,第一螺套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铺料头,所述加料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料头,下料头为中空结构,且下料头通过导料管与铺料头连通。该专利技术的修复装置从源头控制污染源的迁移和转化,杜绝了土壤的二次酸化和污染。
[0004]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5]该装置挖坑洞后需要再次移动装置使生态修复剂等物料填充进洞中,这种操作方式会造成施工效率低下、物料投放注入不准确、浪费物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矿山土壤生态修复装置,解决目前矿山生态修复装置施工效率低下、物料投放注入不准确、浪费物料的问题。
[0007]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山土壤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打洞注入机构,用于打洞、物料搅拌、物料注入一体化操作;车体上设置有回填机构,用于打洞后土壤的回填操作;所述打洞注入机构包括储料桶和钻头,储料桶通过升降组件与车体连接,钻头中空设置,钻头转动安装于储料桶下侧,钻头内插设有顶杆且两者滑动连接,顶杆下端连接有与钻头端部相配合的钻尖,顶杆上端贯穿储料桶后连接有花键轴,顶杆与储料桶活动连接,顶杆上设置有若干搅拌件,搅拌件位于储料桶内,储料桶上侧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花键轴上端贯穿第一齿轮且两者滑动连接,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蜗杆,蜗杆上同轴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柱,转动柱上端同轴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上同轴转动安装有棘轮,棘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转动盘内设置有棘爪,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通过连杆件与蜗轮连接,顶杆上端周侧设置有与第三齿轮啮合的若干环齿,储料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回填机构包括支撑环和旋转环,支撑环两侧均通过伸缩杆与车体
底部连接,支撑环与旋转环之间活动安装有若干覆土板,覆土板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一滑柱且两者转动连接,第一滑柱与旋转环连接,支撑环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一滑柱在第一弧形槽内滑动,支撑环上连接有第二滑柱,覆土板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槽,第二滑柱在第二弧形槽内滑动,旋转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带动轴和安装槽,车体上转动安装有带动轴和第一转轴,车体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转轴一端套设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四齿轮,第一转轴另一端通过锥齿轮组与带动轴上端连接,带动轴下端同轴连接有第五齿轮,安装槽与旋转环固定连接,安装槽内一侧开设有与第五齿轮相配合的上升螺纹,安装槽内另一侧开设有与第五齿轮相配合的下降螺纹,安装槽内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五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两端均为软齿,两个第二齿条上侧均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安装槽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架和弹簧销,储料桶周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下侧设置有若干插杆,车体上设置有与插杆相配合的若干插筒,若干插杆插设于相对应的插筒内,插杆与插筒滑动连接,插筒上活动安装有弹簧销,插杆上开设有插孔,弹簧销与插孔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第二转轴,储料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通过正齿轮组与钻头连接,储料桶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端通过第一皮带轮组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二转轴另一端通过第二皮带轮组与转动柱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打洞注入机构,实现打洞、物料搅拌、物料注入一体化操作,打洞完成后物料投放注入速度迅速、准确,提高施工效率,防止物料投放注入不准确造成物料的浪费。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回填机构,在修复物料注入后,可对洞口进行进一步回填操作,使得修复物料充分发挥其修复作用,提高生态修复效果。
[0015](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简易机构控制覆土板的运动,实现覆土板的升降、张开、收缩覆土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打洞注入机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储料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钻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回填机构示意图一。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回填机构示意图二。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回填机构示意图三。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回填机构示意图四。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回填机构示意图五。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槽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齿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齿条位置示意图。
[0029]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组件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车体;2、打洞注入机构;21、储料桶;22、钻头;23、顶杆;24、钻尖;25、花键轴;26、搅拌件;27、安装架;28、第一齿轮;29、蜗杆;210、第二齿轮;211、蜗轮;212、转动柱;213、转动盘;214、棘轮;215、棘爪;216、第三齿轮;217、连杆件;218、环齿;3、回填机构;31、支撑环;32、旋转环;33、伸缩杆;34、覆土板;35、第一滑柱;36、第一弧形槽;37、第二滑柱;38、第二弧形槽;4、升降组件;41、支撑架;42、弹簧销;43、插杆;44、插筒;45、插孔;5、第一驱动机构;51、电机;52、第二转轴;53、正齿轮组;54、第一皮带轮组;55、第二皮带轮组;6、第二驱动机构;61、带动轴;62、安装槽;63、第一转轴;64、液压缸;65、第一齿条;66、第四齿轮;67、锥齿轮组;68、第五齿轮;69、上升螺纹;610、下降螺纹;611、第二齿条;61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土壤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置有打洞注入机构(2),用于打洞、物料搅拌、物料注入一体化操作;车体(1)上设置有回填机构(3),用于打洞后土壤的回填操作;所述打洞注入机构(2)包括储料桶(21)和钻头(22),储料桶(21)通过升降组件(4)与车体(1)连接,钻头(22)中空设置,钻头(22)转动安装于储料桶(21)下侧,钻头(22)内插设有顶杆(23)且两者滑动连接,顶杆(23)下端连接有与钻头(22)端部相配合的钻尖(24),顶杆(23)上端贯穿储料桶(21)后连接有花键轴(25),顶杆(23)与储料桶(21)活动连接,顶杆(23)上设置有若干搅拌件(26),搅拌件(26)位于储料桶(21)内,储料桶(21)上侧连接有安装架(27),安装架(27)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28),花键轴(25)上端贯穿第一齿轮(28)且两者滑动连接,安装架(27)上转动安装有蜗杆(29),蜗杆(29)上同轴连接有与第一齿轮(28)啮合的第二齿轮(210),安装架(27)上转动安装有与蜗杆(29)啮合的蜗轮(211),安装架(27)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柱(212),转动柱(212)上端同轴连接有转动盘(213),转动盘(213)上同轴转动安装有棘轮(214),棘轮(214)与第二齿轮(210)啮合,转动盘(213)内设置有棘爪(215),安装架(27)上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216),第三齿轮(216)通过连杆件(217)与蜗轮(211)连接,顶杆(23)上端周侧设置有与第三齿轮(216)啮合的若干环齿(218),储料桶(2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土壤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机构(3)包括支撑环(31)和旋转环(32),支撑环(31)两侧均通过伸缩杆(33)与车体(1)底部连接,支撑环(31)与旋转环(32)之间活动安装有若干覆土板(34),覆土板(34)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一滑柱(35)且两者转动连接,第一滑柱(35)与旋转环(32)连接,支撑环(31)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36),第一滑柱(35)在第一弧形槽(36)内滑动,支撑环(31)上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成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地山水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