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45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浮标,所述浮标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外壁设置有线卡,所述线卡的内壁设置有锚系钢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架盘和树形支架的作用,对浮漂主体的内部进行支撑,提高浮标的抗压能力,防止外界压力过大导致浮标发生干瘪的问题,利用支撑弹簧的作用,对浮标的内壁进行缓冲,当浮标发生碰撞时,浮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防止冲击力过大导致浮标造成损坏的问题,利用防水层和高浮力泡沫的作用,提高浮标的防水和浮力,防止水进入到浮标的内腔中,对浮标内部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的问题。内部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的问题。内部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

技术介绍

[0002]近岸实时温度链主要用于近海岸海水温度的垂直剖面检测记录,一般工作深度不超过100m,温度节点数不超过100个,可用于近海海洋研究,渔业研究,近岸水环境监测,核电站循环水温度监测等,温度节点可记录布放位置处的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度,同时数据可通过电缆传输至水面浮标,内置在浮标内部的数据采集器可将数据打包,通过无线传输方式(电台,5G或卫星)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岸上监控室,浮标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等供电设备,可保证温度链连续工作。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近岸实时温度链,浮标的内部结构性能较差,当浮标发生碰撞时,经常因为冲击力过大导致浮标的外壁发生凹陷,对浮标造成损坏的问题;
[0005]2、现有的近岸实时温度链,温度传感器与锚系钢缆之间连接不牢,导致温度传感器发生上下滑动的问题,从而影响温度传感器对海水温度的检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包括浮标,所述浮标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外壁设置有线卡,所述线卡的内壁设置有锚系钢缆,所述锚系钢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锚链,所述锚链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锚。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浮标包括浮漂主体,所述浮漂主体的底部与数据采集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浮漂主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架盘。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浮漂主体、支架盘之间的相互配合,浮漂主体的内部进行支撑,提高浮标的抗压能力,防止外界压力过大导致浮标发生干瘪的问题。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树形支架。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支撑弹簧、树形支架之间的相互配合,对浮标的内壁进行缓冲,当浮标发生碰撞时,浮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防止冲击力过大导致浮标造成损坏的问题。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浮漂主体包括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底部与支架盘的顶部与安装,所述加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浮力泡沫,所述高浮力泡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表面防划涂层。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表面防划涂层、防水层、高浮力泡沫、加固板之间
的相互配合,提高浮标的防水和浮力,防止水进入到浮标的内腔中,对浮标内部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的问题。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卡包括过渡卡板,所述过渡卡板左侧的内壁与锚系钢缆的外壁卡接,所述过渡卡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双头螺套,所述过渡卡板的左侧设置有压板,所述过渡卡板的右侧设置有弓形压板,所述双头螺套正面的左侧且位于压板与过渡卡板的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内六角螺柱,所述双头螺套正面的右侧且位于弓形压板与过渡卡板的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内六角螺柱。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压板、第一内六角螺柱、过渡卡板、第二内六角螺柱、弓形压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温度传感器与锚系钢缆之间进行连接,从而达到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定位的目的。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板的内壁与过渡卡板左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锥钉凸块,所述锥钉凸块右侧的内壁与弓形压板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凸块。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锥钉凸块、橡胶防滑凸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线卡与锚系钢缆、温度传感器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线卡在锚系钢缆、温度传感器的外壁上发生上下滑动的问题。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0]1、本技术提供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采用浮标、浮漂主体、防水层、高浮力泡沫、支架盘、支撑弹簧、树形支架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支架盘和树形支架的作用,对浮漂主体的内部进行支撑,提高浮标的抗压能力,防止外界压力过大导致浮标发生干瘪的问题,利用支撑弹簧的作用,对浮标的内壁进行缓冲,当浮标发生碰撞时,浮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防止冲击力过大导致浮标造成损坏的问题,利用防水层和高浮力泡沫的作用,提高浮标的防水和浮力,防止水进入到浮标的内腔中,对浮标内部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的问题。
[0021]2、本技术提供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采用温度传感器、线卡、压板、第一内六角螺柱、过渡卡板、锥钉凸块、第二内六角螺柱、弓形压板、橡胶防滑凸块、锚系钢缆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柱的作用,将压板和过渡卡板安装在锚系钢缆外壁的适当位置,然后,利用过渡卡板和弓形压板的作用,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锚系钢缆的外壁上,从而便于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定位,利用锥钉凸块和橡胶防滑凸块的作用,提高线卡与锚系钢缆、温度传感器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线卡在锚系钢缆、温度传感器的外壁上发生上下滑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浮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浮漂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线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浮标;11、浮漂主体;111、表面防划涂层;112、防水层;113、高浮力泡沫;114、加固板;12、支架盘;13、支撑弹簧;14、树形支架;2、数据采集器;3、温度传感器;4、线卡;41、压板;42、第一内六角螺柱;43、过渡卡板;44、双头螺套;45、锥钉凸块;46、第二内六
角螺柱;47、弓形压板;48、橡胶防滑凸块;5、锚系钢缆;6、转环;7、锚链;8、锚。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包括浮标1,浮标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据采集器2,数据采集器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的外壁设置有线卡4,线卡4的内壁设置有锚系钢缆5,锚系钢缆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环6,转环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锚链7,锚链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锚8。
[00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温度链进行组装,先将锚系钢缆5固定安装在浮标1的底部,然后,在将转环6、锚链7和锚8依次固定在锚系钢缆5的底部,对浮标1进行定位,使其在海面上一定范围内浮动,防止浮标1在海面上到处漂浮,然后,将数据采集器2固定安装在数据采集器2的底部,将温度传感器3带有插头的一端与数据采集器2的底部螺纹连接,然后,利用线卡4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包括浮标(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据采集器(2),所述数据采集器(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温度传感器(3)的外壁设置有线卡(4),所述线卡(4)的内壁设置有锚系钢缆(5),所述锚系钢缆(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环(6),所述转环(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锚链(7),所述锚链(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锚(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1)包括浮漂主体(11),所述浮漂主体(11)的底部与数据采集器(2)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浮漂主体(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架盘(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盘(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13),所述支撑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树形支架(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岸实时温度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主体(11)包括加固板(114),所述加固板(114)的底部与支架盘(12)的顶部与安装,所述加固板(1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银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声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