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塘增氧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35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塘增氧曝气装置,包括模支架,在模支架的两侧设置有支架腿,支架腿设置在氧化池的塘的坚硬处,模支架的两侧设置管挡板,曝气主管通过卡扣固定设置在管挡板上,在模支架的底部连接设置膜上固定架,膜上固定架上固定设置生物曝气膜,生物曝气膜底部设置膜下固定架,膜下固定架通过辅助杆连接膜上固定架,生物曝气膜通过曝气支管连接至曝气主管;在氧化池的一端设置有曝气电机,曝气电机连接曝气风机,曝气风机连接至曝气主管,曝气电机点连接至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上设置有光电转换装置;决现有的曝气设备的设置难以对利用自然生物群体净化污水的处理设施进行增氧的问题。行增氧的问题。行增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塘增氧曝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氧化
,具体涉及一种氧化塘增氧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便利,厨房、洗浴设施不断健全。居民的用水量逐年增加,污水量也随之增加,而很多村庄污水收集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很多都没有建设或不能正常使用,导致农村生活污水直接外排,影响居民生活卫生环境,污染周边水体、土壤。近年来,中央、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0003]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受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直接影响,农村生活污水水量呈不均匀排放,瞬时变化较大。生活污水主要为厨房用水、洗涤(洗衣、洗浴)用水、水冲厕用水等,水质以有机物、氮、磷为主要污染物,一般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成分较为单一,整体生化性较好。因农村村庄地势条件复杂,经济条件相对有限,聚集程度相对分散,住房建设无相关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比较适用无动力生态处理。
[0004]现在使用的氧化塘多是利用自然生物群体净化污水的处理设施,它依托自然地形,对于合流制截污系统,除可以净化污水外,还充分考虑初期雨水的沉降净化作用。但传统的氧化塘多依靠自然环境,存在停留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较大,受环境影响大等因素,处理效果不稳定,特别是冬季处理效果差;水质净化效果不理想,而且,对于无动力生态处理,水池内的曝气增氧极为关键,最主要的是要使系统能够循环且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能力,现有的曝气设备大多打通小易,对于普通的污水处理曝气是足够的,但对于利用自然生物群体净化污水的处理设施却是有一定的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塘增氧曝气装置,解决现有的曝气设备的设置难以对利用自然生物群体净化污水的处理设施进行增氧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生态氧化塘,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栅格、厌氧池、氧化池和曝气装置;所述进水口设置为敞开的池口,在进水口处设置兰污的栅格,在进水口后设置厌氧池,厌氧池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氧化池,氧化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氧化池的长宽比设置为2:1—3:1,其深度大于1米,氧化池的池底设置2.15cm厚碎石垫,厚碎石垫上设置15cm混凝土垫层,真个氧化池设置有20cm厚混凝土底板及池壁,在氧化池一端设置有出水管;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曝气支管、生物曝气膜、曝气电机、太阳能板、模支架、支架腿、管挡板、膜上固定架、膜下固定架、辅助杆; 所述模支架设置为一根U形管,在模支架的两侧设置有支架腿,支架腿设置在氧化池的塘的坚硬处,所述模支架间隔40~60cm之间; 在模支架的两侧设置管挡板,曝气主管通过卡扣固定设置在管挡板上; 在模支架的底部连接设置膜上固定架,膜上固定架上固定设置生物曝气膜,生物曝气膜底部设置膜下固定架,膜下固定架通过
辅助杆连接膜上固定架,生物曝气膜通过曝气支管连接至曝气主管; 在氧化池的一端设置有曝气电机,曝气电机连接曝气风机,曝气风机连接至曝气主管,曝气电机点连接至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上设置有光电转换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迎着氧化池的长度方向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曝气膜选择带中空纤维膜的曝气膜;所述生物曝气膜在膜上固定架与膜下固定架之间平铺设置或是竖向铺设;所述生物曝气膜7距氧化池池底20~40cm,距水面30~60cm。
[0010]进一步的,在氧化池的水面上设置有植物盆栽架、植物盆栽架上搭设植物栽种板,植物栽种板设置有水生植物。
[0011]进一步的,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氧化池的时间流速设置为0.5m/s。
[0013]进一步的,所述曝气主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0014]进一步的,在光电转换上设置有蓄电池和时间控制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在本装置中,通过生物氧化+微动力生物曝气膜利用生物生态组合,使得污水所需停留时间可减少30%以上,占地面积也随之减少,而且,特定的生态氧化塘结构结合生物曝气膜强了系统抗冲击能力,提高了污染负荷强度,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降解有机物,进一步提高了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率,相同面积下水生植物栽种量较传统氧化塘可减少50%,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植物生存环境,延长了植物管理周期,搭配太阳能发电系统,解决处理系统用电问题,使面源汇水得到净化。最终可补充入河等水体来水量,构建健康绿色的水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模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曝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进水口1、栅格2、厌氧池3、氧化池4、曝气主管5、曝气支管6、生物曝气膜7、植物盆栽架8、植物栽种板9、曝气电机10、太阳能板11、模支架12、支架腿13、管挡板14、膜上固定架15、膜下固定架15、辅助杆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所示的一种生态氧化塘,包括进水口1、栅格2、厌氧池3、氧化池4和曝气装置;在本装置中,为了方便收集污水,所述进水口1设置为敞开的池口,在进水口1处设置拦污的栅格2用以拦截那些不容易分解的枯枝、塑料袋等在进水口1后设置厌氧池3进行厌氧消化
降级有机物,厌氧池3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氧化池4将处理过后的水排至氧化池4,氧化池4内设置有曝气装置以增加氧化池4内的含氧量。本装置中,为了达到一个有效的处理效果,使氧化池4内的污水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本装置在氧化池4的设计上有特殊的要求,具体的,所述氧化池4的长宽比设置为2:1—3:1,其深度大于1米,氧化池4的池底设置2.15cm厚碎石垫,厚碎石垫上设置15cm混凝土垫层,真个氧化池4设置有20cm厚混凝土底板及池壁,在氧化池4一端设置有出水管。为了增加氧化池4内和含氧量,本设计中,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5、曝气支管6、生物曝气膜7、曝气电机10、太阳能板11、模支架12、支架腿13、管挡板14、膜上固定架151、膜下固定架152、辅助杆16; 为了方便安装支撑,所述模支架12设置为一根U形管,在模支架12的两侧设置有支架腿13,支架腿13设置在氧化池的塘的坚硬处,所述模支架12间隔40~60cm之间; 在模支架12的两侧设置管挡板14,曝气主管5通过卡扣固定设置在管挡板14上; 在模支架12的底部连接设置膜上固定架151,膜上固定架151上固定设置生物曝气膜7,生物曝气膜7底部设置膜下固定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塘增氧曝气装置,包括氧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主管(5)、曝气支管(6)、生物曝气膜(7)、曝气电机(10)、太阳能板(11)、模支架(12)、支架腿(13)、管挡板(14)、膜上固定架(151)、膜下固定架(152)、辅助杆(16); 所述模支架(12)设置为一根U形管,在模支架(12)的两侧设置有支架腿(13),支架腿(13)设置在氧化池的塘的坚硬处,所述模支架(12)间隔40~60cm之间; 在模支架(12)的两侧设置管挡板(14),曝气主管(5)通过卡扣固定设置在管挡板(14)上; 在模支架(12)的底部连接设置膜上固定架(151),膜上固定架(151)上固定设置生物曝气膜(7),生物曝气膜(7)底部设置膜下固定架(152),膜下固定架(152)通过辅助杆(16)连接膜上固定架(151),生物曝气膜(7)通过曝气支管(6)连接至曝气主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儒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环正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