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圈驱动结构及P-IRIS可变光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73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圈驱动结构及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圈驱动结构及P

IRIS可变光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圈
,尤其涉及一种光圈驱动结构及P

IRIS可变光圈。

技术介绍

[0002]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并控制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摄像头、投影机、红外热成像产品中。
[0003]参照专利号为:201310160849.0、专利名称为:一种单隐型光圈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叶片驱动机构,该叶片驱动机构包括有线圈架以及绕装于线圈架的线圈绕组,线圈架装设于底板,线圈架的芯部成型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可相对转动地嵌装有磁铁以及与磁铁同步动作的驱动杆,驱动杆设置有两个延伸于线圈架外的驱动臂,两个驱动臂分别设置有一个叶片拨杆;磁铁与驱动杆组成一摇柄结构,工作时,线圈绕组的磁场作用于磁铁,磁铁带动驱动杆转动,转动的驱动杆通过叶片拨杆驱动叶片移动。
[0004]需指出的是,对于上述光圈的叶片驱动机构而言,其存在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制备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光圈驱动结构,该光圈驱动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制备成本低。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P

IRIS可变光圈,该P

IRIS可变光圈设计新颖、通光量控制精度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制备成本低。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光圈驱动结构,包括有固定壳体,固定壳体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壳体通光孔,固定壳体装设有用于调节壳体通光孔的通光量的活动叶片;固定壳体装设有驱动电机、位于驱动电机旁侧的驱动齿轮,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装设有电机输出齿轮,电机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驱动齿轮设置有偏离驱动齿轮回转中心的驱动凸柱,活动叶片对应驱动凸柱开设有呈长圆形状且上下完全贯穿的叶片驱动孔,驱动凸柱插入至活动叶片的叶片驱动孔内。
[0009]其中,对于该光圈驱动结构而言,所述固定壳体包括有固定底座、装设于固定底座上端部的固定盖板,所述活动叶片位于固定底座与固定盖板之间,固定底座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底座通光孔,固定盖板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底座通光孔对齐的盖板通光孔,底座通光孔、盖板通光孔组成所述壳体通光孔;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齿轮分别装设于固定底座,且驱动电机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固定底座。
[0010]其中,对于该光圈驱动结构而言,所述驱动齿轮设置有侧向朝外凸出的限位凸台,所述固定底座对应限位凸台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壁、第二限位挡壁;当所述活动叶片处于光圈最大通光量位置时,限位凸台抵靠于第一限位挡壁;当
所述活动叶片处于光圈最小通光量位置时,限位凸台抵靠于第二限位挡壁。
[0011]其中,对于该光圈驱动结构而言,所述驱动齿轮、所述驱动凸柱、所述限位凸台为一体结构。
[0012]其中,对于该光圈驱动结构而言,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朝上凸出的齿轮套装轴,所述驱动齿轮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齿轮中心孔,驱动齿轮通过齿轮中心孔套装于齿轮套装轴;齿轮套装轴的上端面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有石墨垫片,驱动齿轮通过石墨垫片实现竖向限位。
[0013]其中,对于该光圈驱动结构而言,所述驱动齿轮的齿轮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
[0014]其中,对于该光圈驱动结构而言,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朝上凸出的叶片下滑轨,所述固定盖板设置有朝下凸出的叶片上滑轨,固定底座通过叶片下滑轨与所述活动叶片接触,固定盖板通过叶片上滑轨与活动叶片接触。
[0015]其中,对于该光圈驱动结构而言,所述活动叶片为SUS304叶片。
[0016]一种P

IRIS可变光圈,包括有上述光圈驱动结构;该P

IRIS可变光圈还包括有磁石支架、紧固于所述固定壳体的PCB板,PCB板设置有霍尔传感器,磁石支架紧固于所述活动叶片;磁石支架装设有感应磁石,感应磁石靠近PCB板的霍尔传感器。
[0017]其中,对于P

IRIS可变光圈而言,所述活动叶片弯折成型有叶片安装部,所述磁石支架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叶片安装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光圈驱动结构,其包括有固定壳体,固定壳体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壳体通光孔,固定壳体装设有用于调节壳体通光孔的通光量的活动叶片;固定壳体装设有驱动电机、位于驱动电机旁侧的驱动齿轮,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装设有电机输出齿轮,电机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驱动齿轮设置有偏离驱动齿轮回转中心的驱动凸柱,活动叶片对应驱动凸柱开设有呈长圆形状且上下完全贯穿的叶片驱动孔,驱动凸柱插入至活动叶片的叶片驱动孔内。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该光圈驱动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制备成本低。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P

IRIS可变光圈,其包括有上述光圈驱动结构;该P

IRIS可变光圈还包括有磁石支架、紧固于所述固定壳体的PCB板,PCB板设置有霍尔传感器,磁石支架紧固于所述活动叶片;磁石支架装设有感应磁石,感应磁石靠近PCB板的霍尔传感器。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该该P

IRIS可变光圈设计新颖、通光量控制精度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制备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去除固定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去除固定盖板、活动叶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1——固定壳体
ꢀꢀꢀꢀꢀꢀꢀꢀꢀ
11——固定底座111——底座通光孔
ꢀꢀꢀꢀꢀ
112——第一限位挡壁113——第二限位挡壁
ꢀꢀꢀ
114——齿轮套装轴115——叶片下滑轨
ꢀꢀꢀꢀꢀ
12——固定盖板121——盖板通光孔
ꢀꢀꢀꢀꢀ
122——叶片上滑轨2——活动叶片
ꢀꢀꢀꢀꢀꢀꢀꢀꢀ
21——叶片驱动孔22——叶片安装部
ꢀꢀꢀꢀꢀꢀ
31——驱动电机32——电机输出齿轮
ꢀꢀꢀꢀ
4——驱动齿轮41——驱动凸柱
ꢀꢀꢀꢀꢀꢀꢀꢀ
42——限位凸台43——齿轮中心孔
ꢀꢀꢀꢀꢀꢀ
5——石墨垫片61——磁石支架
ꢀꢀꢀꢀꢀꢀꢀꢀ
62——感应磁石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圈驱动结构,包括有固定壳体(1),固定壳体(1)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壳体通光孔,固定壳体(1)装设有用于调节壳体通光孔的通光量的活动叶片(2);其特征在于:固定壳体(1)装设有驱动电机(31)、位于驱动电机(31)旁侧的驱动齿轮(4),驱动电机(31)的动力输出轴装设有电机输出齿轮(32),电机输出齿轮(32)与驱动齿轮(4)相啮合;驱动齿轮(4)设置有偏离驱动齿轮(4)回转中心的驱动凸柱(41),活动叶片(2)对应驱动凸柱(41)开设有呈长圆形状且上下完全贯穿的叶片驱动孔(21),驱动凸柱(41)插入至活动叶片(2)的叶片驱动孔(2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圈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1)包括有固定底座(11)、装设于固定底座(11)上端部的固定盖板(12),所述活动叶片(2)位于固定底座(11)与固定盖板(12)之间,固定底座(11)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底座通光孔(111),固定盖板(12)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底座通光孔(111)对齐的盖板通光孔(121),底座通光孔(111)、盖板通光孔(121)组成所述壳体通光孔;所述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齿轮(4)分别装设于固定底座(11),且驱动电机(31)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固定底座(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圈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4)设置有侧向朝外凸出的限位凸台(42),所述固定底座(11)对应限位凸台(42)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壁(112)、第二限位挡壁(113);当所述活动叶片(2)处于光圈最大通光量位置时,限位凸台(42)抵靠于第一限位挡壁(112);当所述活动叶片(2)处于光圈最小通光量位置时,限位凸台(42)抵靠于第二限位挡壁(1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圈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文赵少伟张庭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维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