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弹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超弹胶
,尤其涉及一种超弹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粘合剂,一种可以将材料通过表面粘在一起的物质。随着时代的进步,20世纪40年代见证了高分子基粘合剂的快速发展。高分子基粘合剂,有着优异的配方可调性,使得功能化各异的粘合剂产品快速发展,如柔性、韧性好的工程用粘合剂,快速固化粘接剂,耐高温高湿的粘合剂以及化学耐受的粘合剂等,向我们见证着“Adhesives touch our lives every day”(“胶粘剂与我们息息相关”)。特别地,压敏胶,用很微小的力就能润湿贴合基材,它独特优异的粘接性能、高透明光学性能、高耐受性以及性能配方可调控性,使得它除了家用外,已经广泛的应用到日常不可缺少的显示屏、移动电话、柔性电子、柔性折叠屏等工业中。然而,柔性显示屏多变的层叠结构以及功能性需求带给压敏胶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固有显著的粘弹性、大的残余应变,限制着它蓬勃发展。
[0003]在力学和材料两方面,同时具有优异的弹性和粘性很难并且是矛盾的。强粘接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弹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本体和在所述弹性本体表面形成的粘性膜层,其中,所述弹性本体包括第一高分子,所述粘性膜层包括第二高分子,且所述第一高分子交联点间分子链长大于所述第二高分子交联点间分子链长,所述第一高分子的交联点数量高于第二高分子的交联点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弹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弹性本体的原料包括第一单体、第一交联剂和第一引发剂,且所述第一单体、第一交联剂和第一引发剂的质量比为90~100:1~10:1~5;或/和,形成所述粘性膜层的粘合剂包括第二单体、次单体、功能性单体、第二交联剂和第二引发剂,且所述第二单体、次单体、功能性单体、第二交联剂和第二引发剂的质量比为50~90:10~50:1~10:0.01~1:0.00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弹胶,其特征在于,当赋予所述超弹胶导电性时,形成所述弹性本体的原料和形成所述粘性膜层的粘合剂还包括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超弹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
‑2‑
乙基己酯、烷氧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有机硅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类中的至少一种;或/和,所述第一交联剂包括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1,6
‑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或/和,所述第一引发剂、所述第二引发剂各自独自包括Ⅰ类裂解型光引发剂或Ⅱ类夺氢型光引发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超弹胶,其特征在于,所述Ⅰ类裂解型光引发剂包括苯偶酰类、苯偶酰缩酮类、α
‑
羟基酮类、酰基膦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或/和,所述Ⅱ类夺氢型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硫杂蒽酮,蒽醌,搭配引发助剂有机胺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灿辉,张平,洪伟,周伟裕,何耘丰,徐子怡,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