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62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除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和过滤区域,吸收塔底部设置有浆液区,过滤区域包括一级喷淋吸收段、二级精细雾化再吸收段及除尘凝结段、一级折流板除尘除雾段和二级旋翼湍流高效除尘除雾段,导流装置包括一级喷淋导流装置、二级除尘凝结导流装置、一级除雾导流装置和二级旋翼湍流导流装置。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环保、安全和投资的问题,且运行稳定,占地小,投资低。投资低。投资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焦化行业是仅于火力发电的国内第二大用煤大户。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和粉尘是影响大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而这两种物质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不仅是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并且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二者作用能生成光化学烟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自然生态环境。
[0003]目前焦炉烟气治理主要采用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湿式静电除尘器工艺,该脱硫技术一般由制浆系统、吸收塔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及其它辅助系统构成。传统的湿法脱硫工艺(单塔单循环法)其SO2脱除效率在98%左右,当煤含硫率超过1.2%或者烟气中SO2的浓度超过5000mg/Nm3时该工艺将很难达到不高于35mg/Nm3的排放要求。
[0004]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在传统单塔单循环工艺的基础上产生了单塔双循环和双塔双循环+湿式静电除尘器等改进工艺。这些工艺技术虽基本能够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但复杂的工艺和结构,运行不稳定,占地面积大、能耗高、投资大等缺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已经建设好的焦化厂,需要再找出相应的空间完成单塔双循环和双塔双循环的改进是非常困难的,而恰巧脱硫除尘的提效工作大部分是在已建好的焦化企业。
[000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其可以解决环保、安全和投资的问题,且运行稳定,占地小,投资低。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和位于吸收塔内自上而下的若干个过滤区域,且若干个所述过滤区域均连接承载装置和导流装置,所述吸收塔底部设置有浆液区,且所述过滤区域位于浆液区上方,所述过滤区域包括一级喷淋吸收段、二级精细雾化再吸收段及除尘凝结段、一级折流板除尘除雾段和二级旋翼湍流高效除尘除雾段,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一级喷淋导流装置、二级除尘凝结导流装置、一级除雾导流装置和二级旋翼湍流导流装置;所述一级喷淋吸收段包括一级导向管、喷淋头和位于喷淋头下方的一级过滤网,所述导向管通过一级喷淋导流装置连接浆液区;所述二级精细雾化再吸收段及除尘凝结段包括二级导向管、喷雾头和位于喷雾头下方的二级过滤网,所述喷雾头与喷淋头的淋方向一致,所述二级导向管通过二级除尘凝结导流装置连接一碱液箱;所述一级折流板除尘除雾段包括雾化头和位于雾化头一侧的折流板,所述雾化头通过一级除雾导流装置连接工艺水罐;所述二级旋翼湍流高效除尘除雾段包括除雾喷头和位于除雾喷头下方的旋翼器,所述除雾喷头通过二级旋翼湍流导流
装置连接工艺水罐。
[0008]根据本技术的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所述浆液区连接有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存储仓、连接存储仓的制浆罐和连接制浆罐的供浆泵。
[0009]根据本技术的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所述浆液区连接有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取出泵、石膏缓冲箱和浆液池,所述石膏缓冲箱连接石膏旋流器、脱水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脱水机通过冲洗装置连接石膏运输车,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滤液池连接二级精细雾化再吸收段及除尘凝结段。
[0010]根据本技术的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所述喷淋头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四排,且四排所述喷淋头均通过循环泵连接浆液区。
[0011]根据本技术的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所述雾化头呈中心对称安装有两排,且呈中心对称的所述雾化头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设有吸附装置。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和位于吸收塔内自上而下的若干个过滤区域,且若干个所述过滤区域均连接承载装置和导流装置,所述吸收塔底部设置有浆液区,且所述过滤区域位于浆液区上方,所述过滤区域包括一级喷淋吸收段、二级精细雾化再吸收段及除尘凝结段、一级折流板除尘除雾段和二级旋翼湍流高效除尘除雾段,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一级喷淋导流装置、二级除尘凝结导流装置、一级除雾导流装置和二级旋翼湍流导流装置,分段提高了脱硫和氧化的效率,降低了运行能耗;所述一级喷淋吸收段包括一级导向管、喷淋头和位于喷淋头下方的一级过滤网,所述导向管通过一级喷淋导流装置连接浆液区;所述二级精细雾化再吸收段及除尘凝结段包括二级导向管、喷雾头和位于喷雾头下方的二级过滤网,所述喷雾头与喷淋头的淋方向一致,所述二级导向管通过二级除尘凝结导流装置连接一碱液箱,在脱硫喷淋层之后,会形成大量夹带微细颗粒物的雾滴,精细雾化冷凝吸收区将夹带粉尘的雾滴融合增大然后通过除尘设备将其去除,一般情况下除尘排气含尘浓度均可保持在5mg/m3以下。能有效捕集2μm以下超细粉尘,除尘效率高达99%,实现了超低排放;所述一级折流板除尘除雾段包括雾化头和位于雾化头一侧的折流板,所述雾化头通过一级除雾导流装置连接工艺水罐;所述二级旋翼湍流高效除尘除雾段包括除雾喷头和位于除雾喷头下方的旋翼器,所述除雾喷头通过二级旋翼湍流导流装置连接工艺水罐,结构紧凑,脱硫除尘一体化设计;能耗低,旋翼湍流除尘系统运行过程中无需再有其他电耗,比湿式静电除尘器的能耗降低80%。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由于脱硫吸收塔采用分段吸收的方式,极大提高了二氧化硫和粉尘的吸收效率;
[0015]2、烟气通过雾化凝集后,因雾化喷淋浆液温度低,PH值高,烟气中未完全吸收的SO2与雾化液滴碰撞,与浆液反应,达到深度脱硫的效果;逃逸的粉尘通过冷凝凝聚,被雾化液滴再次捕捉。
[0016]3、该系统的旋翼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采用了独特的导流设计,旋球高效除尘运转系统在塔内作自转和公转的圆周运动。当烟气经过脱硫吸收段脱硫后,进入旋翼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规整产生动力,推动安装在系统上的旋球高效除尘运转,烟气流向、成分发生改变并重新聚集,使其呈规则流动与烟气不规则混合共存状态,烟气中挟带的粉尘和雾
滴由于惯性撞击填料球表面而被捕集,填料球连续不断的规则运动,当其表面积累的液膜量达到一定程度,即液膜液滴自身重力大于液滴在填料球表面的张力时,液滴便会下落返回塔底浆液池,从而完成脱硫及对粉尘和雾滴高效的吸附过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在图中,1

吸收塔,11

浆液区,12

一级喷淋导流装置,2

一级喷淋吸收段,3

二级精细雾化再吸收段及除尘凝结段,41

雾化头,42

折流板,51

除雾喷头,52

旋翼器,6

工艺水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分段脱硫联合精细雾化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和位于吸收塔内自上而下的若干个过滤区域,且若干个所述过滤区域均连接承载装置和导流装置,所述吸收塔底部设置有浆液区,且所述过滤区域位于浆液区上方,所述过滤区域包括一级喷淋吸收段、二级精细雾化再吸收段及除尘凝结段、一级折流板除尘除雾段和二级旋翼湍流高效除尘除雾段,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一级喷淋导流装置、二级除尘凝结导流装置、一级除雾导流装置和二级旋翼湍流导流装置;所述一级喷淋吸收段包括一级导向管、喷淋头和位于喷淋头下方的一级过滤网,所述导向管通过一级喷淋导流装置连接浆液区;所述二级精细雾化再吸收段及除尘凝结段包括二级导向管、喷雾头和位于喷雾头下方的二级过滤网,所述喷雾头与喷淋头的淋方向一致,所述二级导向管通过二级除尘凝结导流装置连接一碱液箱;所述一级折流板除尘除雾段包括雾化头和位于雾化头一侧的折流板,所述雾化头通过一级除雾导流装置连接工艺水罐;所述二级旋翼湍流高效除尘除雾段包括除雾喷头和位于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帅李晓罗鑫张庆金魏传礼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航天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