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类型储能与光伏联合优化运行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网和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类型储能与光伏联合优化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其大规模并网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巨大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众多研究人员把目光转向储能系统,电量剩余便通过储能系统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再投入使用便可有效解决光伏并网的间歇性。
[0003]储能种类众多,按技术原理可分为机械储能、化学储能、热储能等,按应用角度可以分为能量型和功率型储能,各种储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储能的性能受外部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储能设备中存在着对储能收益预测不确定的风险,任一储能单独并网都会有局限性,因此多储能应用技术成为近年研究热点,多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充和提高系统的总性能,使得该系统具有更长的循环寿命及卓越的放电特点,同时也增加了该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及系统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将光伏与多类型储能技术高效的结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类型储能与光伏联合优化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多类型储能系统模型,提出采用能量型储能和功率型储能构建本发明的多类型储能系统,分别对上述储能进行建模;步骤2、建立应用于多类型储能的双向DC/DC变换器模型,提出飞轮储能电机侧和电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步骤3、多类型储能系统与光伏系统联合采用交流母线接入式并网,并对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提出其控制策略;步骤4、计算光伏与负荷之间形成的不平衡功率,并交由多类型储能进行平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类型储能与光伏联合优化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能量型储能为蓄电池,所述功率型储能为超级飞轮和电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类型储能与光伏联合优化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蓄电池、超级飞轮和电容三种储能进行建模,分别如下:蓄电池采用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公式如下:其中,U
t
是端电压,E
t
是开路电压,R0是蓄电池内阻,R1、R2是极化电阻,C1、C2是极化电容,U1、U2分别是R1、R2两端的电压,SOC是荷电状态,Q
n
是电池容量,Q
e
是放出的电量;超级电容采用串联RC等效电路模型,公式如下:其中,U(t)是端电压,U
c
(t)是开路电压,I是充/放电电流,R
s
是超级电容内部热损失;飞轮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变换器采用两电平电压型双PWM整流器,飞轮能量计算公式如下:其中,J是飞轮的转动惯量,ω是角速度,v是线速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类型储能与光伏联合优化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方法具体如下: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如下:以控制直流侧输出电压静态稳定且动态误差小为目标,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以电压误差值作为电压外环,以外环输出信号和电感电流作为电流内环控制,给定电压U
dc_ref
与测量电压U
dc
做差得到电压误差值,再将其作为电压外环的输入,经过比例积分调节器后得到电流内环的参考电流I
dc_ref
,再与实际电流做差得到电流误差值,经过比例积分调节器之后得到调制波并控制电力电子可控元件的开关;飞轮储能电机侧和电网测变换器控制策略如下:电机侧采用零d轴控制,飞轮实际转速与需要跟随的转速之差即为转速的误差值,再将
这一误差值经过比例积分调节器后得到电流参考值,与实际值形成的电流误差值经过比例积分调节器得到电压分量,坐标变换后经SVPWM模块产生控制信号,逆变器控制信号来调整其可控电力电子元件的导通和截止,最终达到控制转速的目标,其中解耦算法公式如下:电网侧采用电压定向矢量控制,通过调节电网侧d、q轴的电流以保证直流侧输出的电压平衡稳定为目标,实现对有功和无功的单独控制,电压矢量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波,贾勇勇,王大江,徐珂,解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