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38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呈“π”型结构;连接轴,连接轴两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转动板,转动板与连接轴转动连接;锁紧螺杆,螺纹连接于连接轴和转动板上,用于锁紧连接轴不发生转动;托线单元,设置于转动板顶端,用于对走线的供电电缆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电缆架设于托线单元上,单次作业可根据需要架设单条或多条电缆,解决了重复移动支撑结构导致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且多个托线单元之间可随着转动板的转动而相互靠拢,并配合将支撑架向上转动收起,减小整体的体积,便于携带,且展开过程简单快捷,极大便利了施工人员的作业。极大便利了施工人员的作业。极大便利了施工人员的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供电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铺设是指沿经勘查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铺设方式。
[0003]供电站新建及技改工过程中,电缆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耗时长、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投入多、技术含量低,目前一些投入使用的电缆支撑机构存在只能对单条电缆起到支撑效果(例如中国申请专利号:CN214379761U 的技术专利),若进行多条电缆的铺设则导致需要重复的移动支撑机构,导致劳动强度大,施工作业效率低,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难以单次对多条供电电缆提供支撑走线功能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包括,
[0006]支撑架,呈“π”型结构;
[0007]连接轴,连接轴两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0008]转动板,转动板与连接轴转动连接;
[0009]锁紧螺杆,螺纹连接于连接轴和转动板上,用于锁紧连接轴不发生转动;
[0010]托线单元,设置于转动板顶端,用于对走线的供电电缆支撑。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托线单元包括至少二个托板、与托板一端活动连接的U 型板、连接相邻托板和U型板的铰接件以及连接托板和U型板与转动板的连接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托板和U型板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套设于转动轴两端的连接件以及连接转动板与连接件的插杆。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托板表面均匀设有第一凸条,所述U型板表面均匀设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均用于减小供电电缆与托板/U型板的接触面积。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导线单元,设置于托板一侧,用于减小供电电缆在走线过程中的摩擦力。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单元包括插设于托板和U型板连接端的立体连接轴、插设于托板和U型板另一端的L型连接轴以及设于立体连接轴和L型连接轴之间且错位设置的导线辊。
[0016]进一步地,所述立体连接轴由三根分别朝向X、Y、Z轴方向且一端焊接固定的轴组成。
[001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至少设有四个,且所述转动板上插设有限位杆。
[001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插设有接地杆,用于将支撑架固定于地面上。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0]本技术中,通过将电缆架设于托线单元上,单次作业可根据需要架设单条或多条电缆,解决了重复移动支撑结构导致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且多个托线单元之间可随着转动板的转动而相互靠拢,并配合将支撑架向上转动收起,减小整体的体积,便于携带,且展开过程简单快捷,极大便利了施工人员的作业。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转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托线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支撑架;101、连接轴;102、转动板;103、限位杆;104、锁紧螺杆;105、接地杆;200、托线单元;201、托板;202、U型板;203、转动轴; 204、连接件;205、插杆;206、铰接件;207、第一凸条;208、第二凸条;209、L型连接轴;210、导线辊;211、立体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8]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 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0029]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100,呈“π”型结构;
[0030]连接轴101,连接轴101两端与支撑架100转动连接;
[0031]转动板102,转动板102与连接轴101转动连接;
[0032]锁紧螺杆104,螺纹连接于连接轴101和转动板102上,用于锁紧连接轴 101不发生转动;
[0033]托线单元200,设置于转动板102顶端,用于对走线的供电电缆支撑。
[0034]锁紧螺杆104未拧入时,支撑架100可绕着连接轴101转动,使其转动至托线单元200外侧,进而能够缩小整体的体积,便于施工人员的携带,在展开时,将支撑架100向下转
动,并将转动板102向左右两侧展开,展开完全后,将锁紧螺杆104拧入转动板102至连接轴101内,达到固定支撑架100 和转动板102的效果。
[0035]使用时,待支撑结构完全展开后,将需要走线的电缆放置于托线单元200 上,且根据需要设置合适数量的托线单元200,进而实现对多条电缆的走线支撑,避免了重复移动支撑结构的繁琐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6]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托线单元200包括至少二个托板201、与托板201一端连接的U型板202、连接相邻托板201和U型板202的铰接件 206以及连接托板201和U型板202与转动板102的连接结构。
[0037]通过将多条电缆依次放置于托板201和U型板202组成的结构上,对多条电缆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施工人员通过单次作业即可对多条电缆进行走线,而不必重复移动支撑结构,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8]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连接结构包括插设于托板201和U型板202 上的转动轴203、套设于转动轴203两端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0),呈“π”型结构;连接轴(101),连接轴(101)两端与支撑架(100)转动连接;转动板(102),转动板(102)与连接轴(101)转动连接;锁紧螺杆(104),螺纹连接于连接轴(101)和转动板(102)上,用于锁紧连接轴(101)不发生转动;托线单元(200),设置于转动板(102)顶端,用于对走线的供电电缆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线单元(200)包括至少二个托板(201)、与托板(201)一端活动连接的U型板(202)、连接相邻托板(201)和U型板(202)的铰接件(206)以及连接托板(201)和U型板(202)与转动板(102)的连接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托板(201)和U型板(202)转动连接的转动轴(203)、套设于转动轴(203)两端的连接件(204)以及连接转动板(102)与连接件(204)的插杆(205)。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供电电缆走线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01)表面均匀设有第一凸条(2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伟张小东巴宏伟陈天骄沈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蒙城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