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承受载荷的第二建筑件附加地连结到第一建筑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34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3
一种用于承受载荷的第二建筑件到承受载荷的第一建筑件处的附加热绝缘力传递连结的装置具有绝缘体和拉力传递器件、压力传递器件和剪力传递器件。绝缘体具有第一纵侧和相对而置的第二纵侧。压力传递器件包括从第二纵侧可接近的用于承受第二建筑件的水平压力的贴靠面和至少延伸直至第一纵侧的力传递地与贴靠面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压力元件。剪力传递器件包括从第二纵侧可接近的用于承受第二建筑件的竖直指向的力的支承面和力传递地与支承面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剪力杆。支承角钢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经由横向于纵向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侧壁相连接,其中,剪力杆具有倾斜于高度方向伸延的倾斜的区段。该至少一个剪力杆以其倾斜伸延的区段被直接紧固在侧壁处。伸延的区段被直接紧固在侧壁处。伸延的区段被直接紧固在侧壁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将承受载荷的第二建筑件附加地连结到第一建筑件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承受载荷的第二建筑件到承受载荷的第一建筑件处(所述第二建筑件和所述第一建筑件尤其是楼房盖板(Geb
ä
udedecke)和阳台板)的附加的热绝缘的、力传递的连结的装置,以及涉及一种带有这种装置的建筑。

技术介绍

[0002]由DE 10 2005 012 862 A1得悉一种结构元件,其用于连接两个钢筋混凝土构件。设置有角钢,在其上支承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其中一个,从而使得联接装置在下部接合该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角钢处紧固有剪力杆。剪力杆的倾斜伸延的区段布置在建筑件之间的膨胀节(或称为膨胀缝,即Dehnfuge)中。剪力杆伸出穿过在角钢的后壁中的开口,且被紧固在角钢的支承板处。由此产生联接装置的比较复杂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承受载荷的第二建筑件到承受载荷的第一建筑件处的附加的热绝缘的、力传递的连结的装置,其具有简单的结构且实现有利的剪力传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说明一种带有这种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承受载荷的第二建筑件(3)到承受载荷的第一建筑件(2)处的附加的热绝缘的、力传递的连结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具有用于布置在所述第一建筑件(2)与所述第二建筑件(3)之间的分隔缝(4)中的绝缘体(5)以及拉力传递器件、压力传递器件和剪力传递器件,其中,所述绝缘体(5)具有设置用于布置在所述第一建筑件(2)处的第一纵侧(6)和相对而置的第二纵侧(7),其中,所述绝缘体(5)具有纵向方向(28)、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28)且从所述第一纵侧(6)伸延至所述第二纵侧(7)的横向方向(29)和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28)且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29)伸延的高度方向(30),其中,所述压力传递器件包括从所述第二纵侧(7)可接近的用于承受所述第二建筑件(3)的水平压力的贴靠面(22)和至少延伸直至所述第一纵侧(6)的、力传递地与所述贴靠面(22)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压力元件,其中,所述剪力传递器件包括从所述第二纵侧(7)可接近的用于承受所述第二建筑件(3)的竖直指向的力的支承面(23)和力传递地与所述支承面(23)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剪力杆(16),其中,所述贴靠面(22)构造在支承角钢(17)的第一支腿(24)处而所述支承面(23)构造在支承角钢(17)的第二支腿(25)处,其中,所述支承角钢(17)的第一支腿(24)和第二支腿(25)经由至少一个横向于所述纵向方向(28)布置的侧壁(18)相连接,其中,所述剪力杆(16)具有倾斜于所述高度方向(30)伸延的倾斜的区段(26),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剪力杆(16)以其倾斜伸延的区段(26)被直接紧固在所述侧壁(18)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杆(16)的倾斜伸延的区段(26)具有背对所述第一纵侧(6)的端部(39),所述端部布置在所述侧壁(18)处且所述端部相对所述绝缘体(5)的底侧(8)具有沿高度方向(30)测得的间距(f),其为小于5cm、尤其小于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杆(16)的倾斜伸延的区段(26)的背对所述第一纵侧(6)的、布置在所述侧壁(18)处的端部(39)相对所述支承角钢(17)的第一支腿(24)的背对所述第二支腿(25)的背侧(54)具有沿横向方向(29)测得的间距(g),其为至少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杆(16)的倾斜伸延的区段(26)的背对所述第一纵侧(6)的、布置在所述侧壁(18)处的端部(39)相对所述绝缘体(5)的底侧(8)的沿高度方向(30)测得的间距(f)小于该端部(39)相对所述支承角钢(17)的第一支腿(24)的背对所述第二支腿(25)的背侧(54)的沿横向方向(29)测得的间距(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侧壁(18)布置在所述支承角钢(17)的相对而置的端部处,在所述端部处相应地紧固有剪力杆(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角钢(17)在沿纵向方向(28)的观察方向的情形中最大部分地与所述绝缘体(5)重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件、尤其支撑角钢(31),其被设置用于嵌入在所述第二建筑件(3)中且其具有第一支撑面(32)用于相对所述支承角钢(17)传递沿横向方向(29)指向的压力,和第二支撑面(33)用于相对所述支承角钢(17)传递沿高度方向(30)指向的剪力。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件处紧固有至少一个加强元件、优选至少一个压杆(2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模板体(34),其有利地具有
用于支撑在所述贴靠面(22)处的第一面(35)、用于支撑在所述支承面(23)处的第二面(36)以及用于容纳至少一个侧壁(18)和所述剪力杆(16)的布置在其处的区段(26)的至少一个留空部(37)。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体(34)具有两个留空部(37)且所述支撑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力维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