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龙济专利>正文

用于制造膜贴附金属板的热层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29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膜贴附金属板的热层压装置,包括:开卷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金属板卷圈,并释放出金属板卷圈;金属板下降塔,包括从地面间隔一定高度的平台,在平台上形成有金属板排出部;上升引导单元,将从金属板卷圈释放出的金属板引导到平台上;垂直下降引导单元,引导金属板在平台上通过金属板排出部垂直下降;加热单元,配置在平台下方,加热垂直下降的金属板;膜供应单元,向由加热单元加热后下降的金属板的两面中的至少一面供应膜;层压单元,对加热后的金属板和膜加压,获得膜贴附金属板;及回卷部,卷绕并保持膜贴附金属板。属板。属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膜贴附金属板的热层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膜贴附金属板(film laminated metal plate)的制造,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加热将膜贴附到金属板的一面或两面的热层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冰箱、洗衣机、TV等家电产品的外壳利用在镀锌钢板或镀锡钢板等钢板或其他金属板的表面贴附PET等膜的膜贴附金属板。这样的膜贴附金属板的优点在于,由于贴附在金属板的PET膜,不仅具有优异的美感,而且抗划伤性、耐久性及加工性优异。
[0003]以往,在金属板的表面涂覆粘合剂,并利用该粘合剂将PET膜贴附到金属板表面。然而,这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贴附PET膜的过程成本高、生产性降低,PET膜贴附过程不良率高,由于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粘合剂中包含的挥发性有机溶剂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化合物(VOCs)。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韩国专利技术专利授权第10

1265003号(授权日期:2013年5月9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粘合剂而通过加热将膜贴附到金属板的一面或两面的热层压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不限于上述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通过下面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0010]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侧面的用于制造膜贴附金属板的热层压装置,包括:开卷部,所述开卷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金属板卷圈,并释放出金属板卷圈;金属板下降塔,所述金属板下降塔包括从地面间隔一定高度的平台,在所述平台上形成有金属板排出部;上升引导单元,所述上升引导单元将从所述金属板卷圈释放出的金属板引导到所述平台上;垂直下降引导单元,所述垂直下降引导单元引导金属板在所述平台上通过所述金属板排出部垂直下降;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配置在所述平台下方,加热垂直下降的金属板;膜供应单元,所述膜供应单元向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后下降的金属板的两面中的至少一面供应膜;层压单元(lamination unit),所述层压单元将加热后的金属板和膜加压,获得膜贴附金属板;及回卷部,所述回卷部卷绕并保持所述膜贴附金属板。
[0012]所述热层压装置在所述层压单元和所述回卷部之间还包括:冷却辊,所述冷却辊急速冷却经由所述层压单元出来的膜贴附金属板;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加热由所述冷却辊急速冷却的膜贴附金属板;图纹形成单元,所述图纹形成单元在由所述保温腔加热的膜上形成图纹;及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冷却通过所述图纹形成单元的膜贴附金属板。
[0013]所述冷却辊、所述保温腔及所述图纹形成单元配置在比所述地面位于下方的地下,在所述地下配置有将通过所述图纹形成单元的膜贴附金属板向地上引导的向上引导辊,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多个旋转冷却辊,所述旋转冷却辊与由所述向上引导辊引导至地上的膜贴附金属板接触的同时对其进行冷却。
[0014]所述膜供应单元由第一膜供应单元和第二膜供应单元组成,所述第一膜供应单元和第二膜供应单元向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后下降的金属板供应膜,所述层压单元由一对加压辊组成,所述加压辊对加热后的金属板加压膜。
[0015]所述热层压装置还包括:开卷切割机,所述开卷切割机在金属板从相应金属板卷圈完全被释放时切割相应金属板卷圈的端部;焊机,所述焊机焊接由所述开卷切割机切割的金属板的一端部和交替安装在所述开卷部的金属板卷圈;及回卷切割机,所述回卷切割机在膜贴附金属板完全卷绕在所述回卷部后切割膜贴附金属板。
[0016]所述热层压装置还包括:底漆涂覆单元,所述底漆涂覆单元将底漆涂覆到从所述开卷部释放出的金属板的一面或两面;及干燥腔,所述干燥腔在涂覆底漆的金属板通过期间干燥底漆。
[0017]所述底漆涂覆单元包括:第一涂覆辊,所述第一涂覆辊与金属板的上表面接触而旋转;第二涂覆辊,所述第二涂覆辊与金属板的下表面接触而旋转;第一转印辊,所述第一转印辊将底漆附着在外周表面而转印到所述第一涂覆辊;及第二转印辊,所述第二转印辊将底漆附着在外周表面而转印到所述第二涂覆辊。
[0018]所述上升引导单元包括:下部动力供应部,所述下部动力供应部配置在所述金属板下降塔前侧的地面上,由S形胶辊队列产生金属板的移送动力;上部动力供应部,所述上部动力供应部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下降塔的平台上,由S形胶辊队列产生金属板的移送动力;及一个以上的导辊,所述导辊将从所述下部动力供应部移送来的金属板引导到所述上部动力供应部。
[0019]所述垂直下降引导单元还包括:下降导辊,所述下降导辊将沿所述平台移送的金属板弯曲而引导其通过所述金属板排出部;及对准器,所述对准器在金属板通过所述金属板排出部时对准金属板。
[0020]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感应加热器,并配置有沿金属板的宽度排列的至少三个温度传感器,以便测量由所述感应加热器加热的金属板的两端和中心的温度。
[002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2]根据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热层压装置,其优点在于,可以不使用粘合剂而将PET等膜可靠地贴附到金属板的一面或两面。
[0023]此外,其优点在于,生产性优异,且由于不使用粘合剂而通过加热将膜贴附在金属板表面,因此环保。
[0024]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不限于上述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通过下面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用于整体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层压装置的图。
[0026]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层压装置的开卷部的图。
[0027]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层压装置的底漆涂覆单元的图。
[0028]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层压装置的垂直下降引导单元的图。
[0029]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层压装置的层压单元的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1:开卷部
[0032]60:金属板下降塔
[0033]70:加热单元
[0034]90:层压单元
[0035]180:回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便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说明的实施例。
[0037]在说明本专利技术时,为了清楚地说明和便于说明,附图中示出的构成要素的大小或形状等可能被夸大或简化表示。
[0038]此外,考虑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作用,具体定义的术语可以根据使用者或操作者的意图或惯例而有所不同。基于贯穿整个说明书的内容,这些术语应被解释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
[0039]为了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无关部分的说明,且在整个说明书中,对相同或相似的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膜贴附金属板的热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卷部,所述开卷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金属板卷圈,并释放出金属板卷圈;金属板下降塔,所述金属板下降塔包括从地面间隔一定高度的平台,在所述平台上形成有金属板排出部;上升引导单元,所述上升引导单元将从所述金属板卷圈释放出的金属板引导到所述平台上;垂直下降引导单元,所述垂直下降引导单元引导金属板在所述平台上通过所述金属板排出部垂直下降;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配置在所述平台的下方,加热垂直下降的金属板;膜供应单元,所述膜供应单元向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后垂直下降的金属板的两面中的至少一面供应膜;层压单元,所述层压单元对加热后的金属板和膜进行加压,获得膜贴附金属板;及回卷部,所述回卷部卷绕并保持所述膜贴附金属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膜贴附金属板的热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压单元和所述回卷部之间,还包括:冷却辊,所述冷却辊急速冷却经由所述层压单元出来的膜贴附金属板;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加热由所述冷却辊急速冷却的膜贴附金属板;图纹形成单元,所述图纹形成单元在由所述保温腔加热的膜上形成图纹;及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冷却通过所述图纹形成单元的膜贴附金属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膜贴附金属板的热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所述保温腔及所述图纹形成单元配置在地下,在所述地下配置有将通过所述图纹形成单元的膜贴附金属板向地上引导的向上引导辊,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多个旋转冷却辊,所述旋转冷却辊与由所述向上引导辊引导至地上的膜贴附金属板接触的同时施以冷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膜贴附金属板的热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供应单元由第一膜供应单元和第二膜供应单元组成,所述第一膜供应单元和第二膜供应单元向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后下降的金属板供应膜,所述层压单元由一对加压辊组成,所述加压辊将膜加压到加热后的金属板。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益来姜龙济
申请(专利权)人:姜龙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