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气距离灵敏度指标的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计算分析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电气距离灵敏度指标的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系统中任意微小的局部变动,都有可能导致全网系统稳定特性的改变,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技术是保证电网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0003]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的推进,源侧风光等新能源发电、荷侧电动汽车以及电力电子化柔性负荷等新型负荷的快速发展使得电网运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新能源消纳问题伴随交直流混联电网建设、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调控技术的发展得到明显改善。电力市场化交易逐步推进,主动参与电网运行控制的柔性负荷规模持续增加,在发达地区高峰时空调负荷占比近50%,负荷调节能力和响应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不容忽视,部分地区负荷波动幅度达1200万千万,电源侧和负荷侧均呈现明显的不确定性,电网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特征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气距离灵敏度指标的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计算电网厂站间的电气距离灵敏度;根据电网的需求确定评价指标,以及所述电气距离灵敏度计算所述评价指标值;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值和与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指标阈值评估电网安全风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电网厂站间的电气距离灵敏度,包括:计算全运行方式下的节点导纳矩阵,基于系统线路连接拓扑关系和元件参数信息,生成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其中系统线路连接拓扑关系包含交流线和变压器支路;计算全运行方式下的节点阻抗矩阵,对所述节点导纳矩阵进行求逆,得到全运行方式下的节点阻抗矩阵;遍历需要研究的系统所有的运行方式,对于每种运行方式,计算得到系统内任意2个厂站间的电气距离变化量;计算系统所有运行方式下,系统内任意2个节点间的电气距离灵敏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内任意2个厂站间的电气距离变化量,包括:ΔZ
pq,dis
=Z
pq,before
‑
Z
pq,after
=[C
×
(Z
pi
‑
Z
pj
)
‑
C
×
(Z
qi
‑
Z
qj
)]2,其中,ΔZ
pq,dis
为当节点i与节点j之间相连的线路开断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内任意2个厂站p,q间的电气距离变化量,Z
pi
,Z
pj
,Z
qi
,Z
qj
均为节点阻抗矩阵中的元素,Z
pq,before
为全运行方式下的节点间电气距离,Z
pq,after
为运行方式改变后的节点间电气距离,C=(a
‑1+N
T
Y
‑1M)
‑1,a为节点i与节点j之间相连的线路导纳值,Y为全运行方式下的节点导纳矩阵,M,N为s
×
1阶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距离灵敏度,包括:电气距离灵敏度指线路开断状态变化前后系统任意2个节点之间电气距离的变化率,其中,Z
pq,sen
为系统内任意2个厂站间p,q的电气距离灵敏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包括:系统节点个数为s,计算任意2个节点的电气距离灵敏度可得个参数,从上述参数中挑选m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根据电网的需求设定电气距离灵敏度阈值,只有当厂站对电气距离灵敏度值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时,此电气距离灵敏度数据有效,表明此厂站对电气距离对当前的运行方式敏感;挑选出来的m个参数需满足,m个电气距离灵敏度参数必须反应系统关注和研究的所有运行方式,即对于任意一个系统关注和研究的运行方式,在这m个电气距离灵敏度参数中至少有1个电气距离对此运行方式敏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值和与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指标阈值评估电网安全风险,包括:若所述评价指标值小于等于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指标阈值,则确定电网的运行方
式变化小,且所述评价指标值越小,则表示电网的安全风险越小;若所述评价指标值大于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指标阈值,则确定电网的运行方式变化大,且所述评价指标值越大,则表示电网的安全风险越大。7.基于电气距离灵敏度指标的电网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璐路,史东宇,衣立东,鲁广明,贺文,吕颖,宁波,于之虹,孙小湘,魏亚威,戴红阳,王兵,石琛,王洁聪,解梅,贾育培,刘其泳,马晶,宋元明,苗春帅,陆俊,贾海波,李伟,高强,严剑峰,李亚楼,田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