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装置及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230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装置及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S1,提供一温控箱;步骤S2,将温控箱内的温度设定为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步骤S3,将沥青混合料分为若干等份,放置于所述温控箱内;步骤S4,待温控箱内的温度恒定后,安装采样装置采样;步骤S5,记录不同测试时间测定的污染物浓度,步骤S6,采用该采样装置采集室外空气中污染物浓度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装置及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物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 定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需要将沥青与石料加热至较高的温度,消耗较多的 燃料油或天然气,且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由于沥青轻组分的挥发会产生一 定的污染气体。但目前在该领域并未进行深入研究及污染物测试,没有沥青路 面材料能耗与排放的定量分析,缺少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能耗与排放的评价体 系与测定方法,无法对比分析不同沥青混合料的能耗与污染物排放水平。
[0003][0004][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急需一种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沥青混合料污 染物室内测定装置及测试方法,能够量化分析不同沥青混合料高温状态下的污 染物排放水平,为绿色材料推广提供决策依据。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方法,步骤如下:
[0008]步骤S1,提供一温控箱;
[0009]步骤S2,将温控箱内的温度设定为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并维持一定时 间;
[0010]步骤S3,将沥青混合料分为若干等份,放置于所述温控箱内;
[0011]步骤S4,待温控箱内的温度恒定后,安装采样装置采样;
[0012]步骤S5,记录不同测试时间测定的污染物浓度,P
max
作为污染物最大浓 度,该浓度对应的时间记作t
max
,以t
max
前后1小时的污染物排放平均浓度记 作P

,所述t
max
前后范围1h记作t
max
‑1、t
max+1
,其对应的浓度分别为P
max
‑1、 P
max+1
,则
[0013]步骤S6,采用该采样装置采集室外空气中污染物浓度P

,该步骤S6位于 该步骤S5之后或者之前;
[0014]步骤S7,重复上述步骤S1

S6至少三次,计算该至少3次P

结果的平均 值P
测平均
以及该至少3次室外空气中污染物浓度P

的平均值测试结果P
测平均
, 则P
污平均
=P
测平均

P
空平均

[00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装置,包括:
[0016]一温控箱,内设有风机以及空气循环装置,所述温控箱设有进风口和排风 口,所述排风口直径要求>80mm,所述温控箱的温度控制范围在24
°
~300℃范 围内,所述风机的
排气能力大于40L/min;
[0017]一采样装置,用以采集沥青混合料的污染物浓度,所述采样装置设置在排 风口上方。
[0018]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装置,所述排风口上 方设置一烟囱,所述烟囱高度大于20cm,在所述烟囱的一侧开设有一直径为 4cm的孔洞,所述采样装置放置于所述孔洞内。
[0019](1)本专利技术测试对象为沥青混合料高温状态下产生的沥青烟、苯并芘、非 甲烷总烃等,涵盖了沥青混合料在生产时散发的主要污染物。
[0020](2)本专利技术采用室内测试装置的方法,排除了现场测试由于设备、气象条 件的差异带来的误差,能够有效的区分不同沥青混合料高温状态下的污染物排 放水平。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及 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 术方案,而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0024]步骤S1,提供一温控箱;
[0025]步骤S2,将温控箱内的温度设定为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并维持一定时 间;
[0026]步骤S3,将沥青混合料分为若干等份,放置于所述温控箱内;于一具体实 施场景中,按照沥青混合料实际生产温度拌制10kg试样,以每份5kg分别装入 平底托盘中,并放置于已经恒温的温控箱内。
[0027]步骤S4,待温控箱内的温度恒定后,安装采样装置采样;
[0028]步骤S5,记录不同测试时间测定的污染物浓度,P
max
作为污染物最大浓 度,该浓度对应的时间记作t
max
,以t
max
前后1小时的污染物排放平均浓度记 作P

,所述t
max
前后范围1h记作t
max
‑1、t
max+1
,其对应的浓度分别为P
max
‑1、 P
max+1
,则
[0029]步骤S6,采用该采样装置采集室外空气中污染物浓度P

,该步骤S6位于 该步骤S5之后或者之前;
[0030]步骤S7,重复上述步骤S1

S6至少三次,计算该至少3次P

结果的平均 值P
测平均
以及该至少3次室外空气中污染物浓度P

的平均值测试结果P
测平均
, 则P
污平均
=P
测平均

P
空平均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装置,包括:温控箱和采样 装置,温控箱内设有风机以及空气循环装置,所述温控箱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 所述排风口直径要求>80mm,所述温控箱的温度控制范围在24
°
~300℃范围内, 控制精度为1℃,所述风机的排气能力大于40L/min,空气循环装置连续工作时 间大于24h,排风口上方设置一烟囱,
所述烟囱高度大于20cm,在所述烟囱的 一侧开设有一直径为4cm的孔洞,所述采样装置放置于所述孔洞内。采样装置 用以采集沥青混合料的污染物浓度。
[0032]我国常用的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为间歇式拌和设备,其工作流程为:将分 档的砂石料运至对应的冷料仓,经输送装置送到干燥滚筒加热,干燥滚筒以逆 流加热的方式将砂石料烘干并加热到设定的温度。砂石料提升到热料筛分系统, 通过筛分后砂石料在拌缸中与沥青混合后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经放料口放至 运输车辆。
[0033]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生产,沥青的轻组分挥发会产生多种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一般包含沥青烟、SO2、NOX、苯并芘、非甲烷总烃等。不同类型 的沥青混合料由于生产温度、沥青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合料污染物室内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S1,提供一温控箱;步骤S2,将温控箱内的温度设定为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步骤S3,将沥青混合料分为若干等份,放置于所述温控箱内;步骤S4,待温控箱内的温度恒定后,安装采样装置采样;步骤S5,记录不同测试时间测定的污染物浓度,P
max
作为污染物最大浓度,该浓度对应的时间记作t
max
,以t
max
前后1小时的污染物排放平均浓度记作P

,所述t
max
前后范围1h记作t
max
‑1、t
max+1
,其对应的浓度分别为P
max
‑1、P
max+1
,则步骤S6,采用该采样装置采集室外空气中污染物浓度P

,该步骤S6位于该步骤S5之后或者之前;步骤S7,重复上述步骤S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新时敬涛王体宏李纯袁野黄宏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