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腔部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222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腔部位支撑装置,其包括上立杆、下立杆、顶托、底托、圆盘扣、水平连接横杆,限位插销和钢板网,在所述底托上方设置下立杆,所述下立杆上设有微调螺旋机构,在所述下立杆上方设置上立杆,所述上立杆与上立杆可通过设置在上立杆上的高度分级机构互相连接,所述上立杆与所述下立杆可通过高度分级机构连接,在所述顶部的上立杆的上方设置顶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普适性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省时省力,安全可靠,便于施工时使用。于施工时使用。于施工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腔部位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空腔部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当中,独立支撑体系应用广泛,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盘扣式支撑体系等技术。这些常用的支撑技术,在日常施工中均需耗费大量的木模板、木方、钢管和扣件等材料,同时扣件钢管和盘口钢管需要经历繁复的安拆工作,施工效率较低、不灵活且人工成本较高,针对相关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支撑体系不灵活、功效低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腔部位支撑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腔部位支撑装置,包括上立杆单元、下立杆单元、顶托和底托,在所述底托上方设置下立杆单元,所述下立杆单元包括四根下立杆,在所述下立杆上设有微调螺旋机构,在所述下立杆单元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上立杆单元,所述上立杆单元包括四根上立杆,在所述上立杆上设置高度分级机构,所述上立杆单元之间可通过设置在上立杆上的高度分级机构连接,所述上立杆单元与所述下立杆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腔部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立杆单元、下立杆单元、顶托(1)和底托(10),在所述底托(10)上方设置下立杆单元,所述下立杆单元包括四根下立杆,在所述下立杆上设有微调螺旋机构,在所述下立杆单元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上立杆单元,所述上立杆单元包括四根上立杆(5),在所述上立杆(5)上设置高度分级机构(2),所述上立杆单元之间可通过设置在上立杆(5)上的高度分级机构(2)连接,所述上立杆单元与所述下立杆单元可通过高度分级机构(2)连接,在最上方的上立杆单元的顶部设置顶托(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部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分级机构(2)包括限位插销和限位插销孔,所述限位插销设置在所述上立杆(5)的顶部和所述下立杆的顶部,所述限位插销孔设置在所述上立杆(5)的底部,所述限位插销与所述限位插销孔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部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立杆包括第一下立杆管道(81)和第二下立杆管道(82),所述微调螺旋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下立杆管道(81)外壁上的螺纹、第二下立杆管道(82)内壁上的螺纹和旋钮(9),在所述第二下立杆管道(82)的顶端设置旋钮(9),所述旋钮(9)内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一下立杆管道(81)与第二下立杆管道(82)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部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1)与顶部的上立杆单元通过盖帽(11)连接,所述盖帽(11)为扁平的长方体,在所述盖帽(11)底面的四个角上分别开设与所述上立杆(5)顶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2),顶部的上立杆单元通过第一凹槽(12)垂直连接于盖帽(11),在所述盖帽(11)的上方设置顶托(1),所述顶托(1)为扁平的长方体,且所述顶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阳王延昭张骏首孔海龙孙伟家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