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天线传输方法、装置、基站主设备及智能超表面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21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天线传输方法、装置、基站主设备及智能超表面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确定第一下行发送信号所使用的X根发送天线;通知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下行模式;向智能超表面设备传送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以使智能超表面设备在下行模式下,根据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对智能超表面设备不同的划分区域分别进行参数配置;以及通过与基站主设备连接的X根发送天线向智能超表面设备发送第一下行发送信号,以使智能超表面设备对第一下行发送信号进行反射或者透射形成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由此,可以提高信号发送或接收的功率,且体积小,便于运输与安装,避免通过喇叭天线或透镜天线实现提高辐射功率时体积大的问题。积大的问题。积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天线传输方法、装置、基站主设备及智能超表面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多天线传输方法、装置、基站主设备及智能超表面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超表面设备可通过设计其单元特性以及空间排布,控制电磁波的幅度、相位、极化、波束、轨道角动量等参数,实现电磁能量的偏折、聚焦、吸波等功能,可用于天线领域。在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结合天线以及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对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控制,对实现高频段的无线信号传输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天线传输方法、装置、基站主设备及智能超表面设备。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天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在基站主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下行发送信号所使用的X根发送天线,所述X小于或者等于M,所述M表示与所述基站主设备所连接的天线总数M;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下行模式;向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传送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在下行模式下,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不同的划分区域分别进行参数配置;以及通过与所述基站主设备连接的X根发送天线向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发送第一下行发送信号,以使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对所述第一下行发送信号进行反射或者透射形成第二下行发送信号。
[0005]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06]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上行模式,以使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在上行模式下,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参数配置,并将终端发送来的第一上行发送信号进行反射或者透射形成第二上行发送信号;
[0007]通过与所述基站主设备连接的Y根接收天线同时接收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所述Y小于或者等于基站天线数量M。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0009]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区域划分,生成至少一个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且至少有一个方案支持M块智能超表面区域;
[0010]根据所述第一下行发送信号所使用的发送天线数量X,在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中选择与其匹配的第一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满足智能超表面区域的数量N不少于发送天线数量X;
[0011]建立X根发送天线与N块智能超表面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满足所有X根发送天线均有与其对应的唯一智能超表面区域;
[0012]由所述选择的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以及X根发送天线与N块智能超表面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构成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
[0013]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区域划分时,区域与区域之间可相隔1个或多个智能超表面单元;每个所述智能超表面区域包含1个或多个智能超表面单元。
[0014]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区域划分时,所述智能超表面区域的形状包括指定形状和非指定形状;所述指定形状包括矩形和圆形。
[0015]可选地,在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下行模式时,还包括:传送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
[0016]可选地,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或幅度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
[0017]确定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波束方向;
[0018]根据每一根发送天线与智能超表面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波束方向,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相位调整参数和/或幅度调整参数,并保证来自某一发送天线的第一下行发送信号在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按照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波束方向进行反射或透射出去、在不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不进行反射和透射。
[0019]可选地,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幅度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
[0020]确定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
[0021]根据所述第一下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每一根发送天线与智能超表面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幅度调整参数,并保证来自某一发送天线的第一下行发送信号在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按照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反射或透射出去、在不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不进行反射和透射。
[0022]可选地,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频率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
[0023]确定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
[0024]根据第一下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以及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频率调整参数,并保证来自某一发送天线的第一下行发送信号在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按照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进行反射或透射出去、在不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不进行反射和透射。
[0025]可选地,在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上行模式时,还包括:传送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
[0026]可选地,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或幅度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
[0027]获知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波束方向;
[0028]根据每一根接收天线与智能超表面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波束方向,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相位调整参数和/或幅度调整参数,并保证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在经过智能超表面设备反射或透射后形成指向接收天线的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
[0029]可选地,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包括数幅度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
能超表面配置参数:
[0030]获知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接收功率;
[0031]根据每一根发送天线与智能超表面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接收功率,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幅度调整参数,并保证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在经过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反射或透射后形成满足接收功率要求的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
[0032]可选地,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频率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
[0033]获知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
[0034]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频率调整参数,并保证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在经过智能超表面设备反射或透射后形成满足载波频率要求的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
[0035]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天线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智能超表面设备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基站主设备传送的上下行模式切换通知;在所述上下行模式切换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下行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所述基站主设备传送的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下行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天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在基站主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下行发送信号所使用的X根发送天线,所述X小于或者等于M,所述M表示与所述基站主设备所连接的天线总数M;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下行模式;向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传送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在下行模式下,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不同的划分区域分别进行参数配置;以及通过与所述基站主设备连接的X根发送天线向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发送第一下行发送信号,以使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对所述第一下行发送信号进行反射或者透射形成第二下行发送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上行模式,以使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在上行模式下,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参数配置,并将终端发送来的第一上行发送信号进行反射或者透射形成第二上行发送信号;通过与所述基站主设备连接的Y根接收天线同时接收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所述Y小于或者等于基站天线数量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通过以下步骤生成: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区域划分,生成至少一个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且至少有一个方案支持M块智能超表面区域;根据所述第一下行发送信号所使用的发送天线数量X,在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中选择与其匹配的第一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满足智能超表面区域的数量N不少于发送天线数量X;建立X根发送天线与N块智能超表面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满足所有X根发送天线均有与其对应的唯一智能超表面区域;由所述选择的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以及X根发送天线与N块智能超表面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构成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区域划分时,区域与区域之间可相隔1个或多个智能超表面单元;每个所述智能超表面区域包含1个或多个智能超表面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区域划分时,所述智能超表面区域的形状包括指定形状和非指定形状;所述指定形状包括矩形和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下行模式时,还包括:传送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或幅度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确定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波束方向;根据每一根发送天线与智能超表面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
的波束方向,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相位调整参数和/或幅度调整参数,并保证来自某一发送天线的第一下行发送信号在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按照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波束方向进行反射或透射出去、在不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不进行反射和透射。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幅度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确定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第一下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每一根发送天线与智能超表面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幅度调整参数,并保证来自某一发送天线的第一下行发送信号在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按照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反射或透射出去、在不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不进行反射和透射。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频率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确定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根据第一下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以及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频率调整参数,并保证来自某一发送天线的第一下行发送信号在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按照所述第二下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进行反射或透射出去、在不与其映射的智能超表面区域上不进行反射和透射。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上行模式时,还包括:传送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或幅度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获知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波束方向;根据每一根接收天线与智能超表面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波束方向,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相位调整参数和/或幅度调整参数,并保证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在经过智能超表面设备反射或透射后形成指向接收天线的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包括数幅度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获知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接收功率;根据每一根发送天线与智能超表面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接收功率,计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幅度调整参数,并保证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在经过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反射或透射后形成满足接收功率要求的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频率调整参数,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获知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计
算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的频率调整参数,并保证所述第一上行发送信号在经过智能超表面设备反射或透射后形成满足载波频率要求的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14.一种多天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在智能超表面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基站主设备传送的上下行模式切换通知;在所述上下行模式切换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下行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所述基站主设备传送的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下行模式,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不同的划分区域分别进行参数配置;接收所述基站主设备通过与其连接的X根发送的第一下行发送信号,所述X小于或者等于M,所述M表示与所述基站主设备所连接的天线总数M;以及将所述第一下行发送信号进行反射或者透射形成第二下行发送信号,发送给终端。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上下行模式切换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上行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上行模式,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参数配置;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发送信号,以及,将终端发送来的第一上行发送信号进行反射或者透射形成第二上行发送信号,发送给与基站主设备连接的Y根天线,所述Y小于或者等于基站天线数量M。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以及所述下行模式,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不同的划分区域分别进行参数配置,包括:在至少一个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中选择与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一致的第一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根据所述第一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中包含的X根发送天线与N块智能超表面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在缺省的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中,为每块智能超表面区域选择与所述映射关系一致的参数,并进行配置;或者接收基站主设备传送的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并在至少一个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中选择与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一致的第一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根据所述第一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中包含的X根发送天线与N块智能超表面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所述接收到的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中,为每块智能超表面区域选择与所述映射关系一致的参数,并进行配置。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幅度调整参数、频率调整参数或者其组合。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模式,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参数配置,包括:根据所述上行模式,使用缺省的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进行参数配置,或者接收基站主设备传送的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并使用所述接收到的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进行参数配置。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超表面配置参数包括相位调整
参数、幅度调整参数、频率调整参数或者其组合。20.一种基站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确定第一下行发送信号所使用的X根发送天线,所述X小于或者等于M,所述M表示与所述基站主设备所连接的天线总数M;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下行模式;向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传送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在下行模式下,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不同的划分区域分别进行参数配置;以及通过与所述基站主设备连接的X根发送天线向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发送第一下行发送信号,以使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对所述第一下行发送信号进行反射或者透射形成第二下行发送信号。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切换为上行模式,以使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在上行模式下,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参数配置,并将终端发送来的第一上行发送信号进行反射或者透射形成第二上行发送信号;通过与所述基站主设备连接的Y根接收天线同时接收所述第二上行发送信号,所述Y小于或者等于基站天线数量M。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通过以下步骤生成: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区域划分,生成至少一个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且至少有一个方案支持M块智能超表面区域;根据所述第一下行发送信号所使用的发送天线数量X,在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中选择与其匹配的第一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满足智能超表面区域的数量N不少于发送天线数量X;建立X根发送天线与N块智能超表面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满足所有X根发送天线均有与其对应的唯一智能超表面区域;由所述选择的智能超表面区域划分方案、以及X根发送天线与N块智能超表面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构成第一区域划分指示信息。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区域划分时,区域与区域之间可相隔1个或多个智能超表面单元;每个所述智能超表面区域包含1个或多个智能超表面单元。24.根据权利要求22述的基站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智能超表面设备进行区域划分时,所述智能超表面区域的形状包括指定形状和非指定形状;所述指定形状包括矩形和圆形。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主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通知所述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海超索士强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