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生红球藻油的沉淀式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195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生红球藻油的沉淀式过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表面左侧焊接有两根第一支撑脚,第一支撑脚的顶端焊接有第一过滤箱,第一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箱的右侧焊接有第二过滤箱,且第一过滤箱的顶部套设有贯穿进入第二过滤箱内部的第二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多重阶梯式的过滤手段,使得雨生红球藻油能够层层过滤,将内部的杂质过滤掉,进而渐渐地使雨生红球藻油更加纯净,且过滤后的雨生红球藻油通过倾泻法将上层的液体倾泻到干净的器皿中,而雨生红球藻油中沉淀的杂质将继续留在倾泻箱的底部内壁,而通过两种过滤方法则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雨生红球藻油的纯度。的保证了雨生红球藻油的纯度。的保证了雨生红球藻油的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生红球藻油的沉淀式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生红球藻油的沉淀式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生红球藻油以雨生红球藻为原料经粉碎、压榨、萃取等工艺制备而来,制备得到的雨生红球藻油中通常还存在较多的杂质和颗粒物,而为保证雨生红球藻油的纯度和食用感受,一般会对雨生红球藻油进行过滤处理,且通常采用的过滤手段多为简单的过滤网过滤,进而无法将雨生红球藻油中的杂质完全地排除,为此现提出一种雨生红球藻油的沉淀式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生红球藻油的沉淀式过滤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生红球藻油的沉淀式过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表面左侧焊接有两根第一支撑脚,第一支撑脚的顶端焊接有第一过滤箱,第一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箱的右侧焊接有第二过滤箱,且第一过滤箱的顶部套设有贯穿进入第二过滤箱内部的第二弯管,第一过滤箱的右侧套设有位于第二过滤箱上方的第一出料管,第二过滤箱的内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生红球藻油的沉淀式过滤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表面左侧焊接有两根第一支撑脚(2),第一支撑脚(2)的顶端焊接有第一过滤箱(3),第一过滤箱(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6),第一过滤箱(3)的右侧焊接有第二过滤箱(4),且第一过滤箱(3)的顶部套设有贯穿进入第二过滤箱(4)内部的第二弯管(15),第一过滤箱(3)的右侧套设有位于第二过滤箱(4)上方的第一出料管(9),第二过滤箱(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4),且第二过滤箱(4)的右侧焊接有第三过滤箱(5),第二过滤箱(4)的底部套设有贯穿进入第三过滤箱(5)内部的第一弯管(13),第三过滤箱(5)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过滤网(11),且第二过滤箱(4)的右侧套设有位于第三过滤箱(5)上方的第二出料管(10),第三过滤箱(5)的底部套设有第三出料管(12),第三过滤箱(5)的底部焊接有两根第三支撑脚(6),第三支撑脚(6)的另一端与底板(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且底板(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铰链(18),铰链(18)的另一侧铰接有倾泻箱(7),底板(1)的顶部表面左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7),电动伸缩杆(17)的输出轴设置与底板(1)的顶部表面滑动连接的楔形块(19),且倾泻箱(7)远离铰链(18)的一侧一楔形块(19)的坡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邦华王瑞杰杨远平黄金武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雅仕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