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药液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57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药液处理方法,属于废液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废药液的处理方法采用投加灭菌剂灭菌和使用改性反渗透膜过滤对废药液进行净化处理,步骤简单易操作的同时能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步骤包括:使用催化剂将芳香聚酰胺膜表面羧基活化后加入对氟苄胺溶液或对氨基苯甲醚溶液进行接枝反应即得改性渗透膜。经过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膜虽然膜通量稍有下降,但具有良好的抗生物污染的能力,并且比普通膜更加易清洗,使用菌液浸泡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改性反渗透膜的膜通量下降程度较低并且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高。通量下降程度较低并且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高。通量下降程度较低并且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高。

A treatment method of waste liquid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药液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液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药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药在生产过程中和设备冲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废液,这些废液的水质十分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化学需氧量甚至高达数万ppm,生物降解性差,盐分高,硬度大,气味难闻,对人的健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这种废药液属于危险废液。危险废液的处置大多采用填埋法或焚烧法,而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工艺则较少采用。假如在处理危险废液的过程中加入膜分离技术,即首先利用膜分离技术降低农药废液的含水量,使得质液分离,达标产水直接排放,剩余浓缩液再利用常规废液处理技术处理,可以大大节约时间与金钱成本。
[0003]膜分离技术拥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可靠、操作快捷方便等优势,为了得到更高的经济及环境效益,膜分离技术正在引起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已广泛运用于茶和中药等的浓缩、电子,食品,制药和农药等行业的废水浓缩处理等领域。
[0004]然而,膜分离技术易受到膜污染的影响,膜污染问题大大降低了效率,延长了运行时间,增加了人力与物力成本。膜污染一般认为分为以下四类:悬浮颗粒和胶体污染、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和生物污染。因此,如何在处理废药液的同时避免膜污染是研究的热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使用反渗透膜的废药液处理方法,这种处理废药液的方法操作简单并且不需频繁更换反渗透膜。
[0006]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药液处理方法,包括投加灭菌剂和使用改性反渗透膜进行净化;其中,所述改性反渗透膜为对氟苄胺或对氨基苯甲醚改性的芳香聚酰胺膜。
[0007]废药液中往往有多种物质共存并且大多为有害物质,无法一一分离或收集,因此使用反渗透膜进行过滤更加高效。使用反渗透膜时易出现膜污染,而在膜污染中最常见的是生物污染,因此本专利技术先使用灭菌剂对废药液进行灭菌处理,再使用经过改性从而获得抗生物污染能力的反渗透膜进行净化,可以有效减少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此外,经过改性的反渗透膜更加易清洗,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高。
[0008]优选地,反渗透膜的制备步骤包括:使用催化剂将芳香聚酰胺膜表面羧基活化后加入对氟苄胺溶液或对氨基苯甲醚溶液进行接枝反应即得改性渗透膜。
[0009]优选地,对氟苄胺溶液的浓度为:0.15

0.30wt%。
[0010]优选地,对氨基苯甲醚溶液的浓度为:0.10

0.2wt%。
[0011]优选地,羧基活化的温度为30

38℃。
[0012]优选地,羧基活化的时间为0.5

1.5h。
[0013]优选地,羧基活化使用的催化剂为EDC/NHS催化剂。
[0014]优选地,接枝反应温度为28

35℃。
[0015]优选地,接枝反应时间为1

3.5h。
[0016]更优选地,反渗透膜的制备步骤包括:将芳香聚酰胺膜浸入含0.2

0.5wt%EDC和0.5

1wt%NHS的催化剂溶液中,30

38℃振荡0.5

1.5h;之后取出芳香聚酰胺膜冲洗,浸入含对氟苄胺溶液或对氨基苯甲醚溶液中,28

35℃振荡1

3.5h;之后取出芳香聚酰胺膜冲洗即得改性反渗透膜。
[0017]优选地,灭菌剂包括含灭菌物质的脂质体。
[0018]现有技术中常用加氯处理对废药液进行灭菌,然而活性氯会与芳香聚酰胺膜发生反应导致反渗透膜逐渐失效。因此本专利技术使用成分较为天然的大分子灭菌剂对废药液进行灭菌处理,不会对膜产生负面影响。
[0019]优选地,灭菌剂的制备步骤包括:将脂质与三氯甲烷混合,超声溶解后蒸发干燥成脂质膜;再向脂质膜中加入灭菌物质和乳化剂,恒温超声乳化即得灭菌剂。
[0020]优选地,灭菌物质包括茶树精油、丁香叶油、连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优选地,茶树精油、丁香叶油、连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灭菌物质的浓度为1

2wt%。
[0022]优选地,乳化剂浓度为0.8

1wt%。
[0023]优选地,脂质包括胆固醇和/或卵磷脂。
[0024]优选地,恒温超声乳化的温度为52

60℃。
[0025]优选地,恒温超声乳化的时间为12

17min。
[0026]更优选地,灭菌物质还包括壳聚糖、洋艾素和白果内酯。
[0027]壳聚糖、洋艾素、白果内酯的加入能够进一步延长灭菌的有效时间;壳聚糖有一定的絮凝作用,可以使得灭菌剂具有絮凝作用;当壳聚糖与洋艾素、白果内酯共同使用时,絮凝效果进一步增强,从而有效减少废药液中悬浮颗粒对反渗透膜造成污染。
[0028]更优选地,洋艾素浓度为0.2

1wt%更优选地,白果内酯浓度为0.35

0.55wt%。
[0029]更优选地,壳聚糖的浓度为0.1

0.2wt%。
[0030]优选地,灭菌剂的投加量为0.2

0.5g/L。
[003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改性反渗透膜在抑菌中的用途。
[003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脂质体在絮凝液体中悬浮颗粒中的用途。
[0033]优选地,废药液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按照2

5g/L投加灭菌剂,搅拌5

10h后直接使用改性反渗透膜进行净化。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废药液的处理方法采用投加灭菌剂灭菌和使用改性反渗透膜过滤对废药液进行净化处理,步骤简单易操作的同时能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以使废药液的COD值和TOC值分别降低至200 mg/L和20 mg/L附近。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反渗透膜为对氟苄胺或对氨基苯甲醚改性的芳香聚酰胺膜,经过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膜虽然膜通量稍有下降,但具
有良好的抗生物污染的能力,并且比普通膜更加易清洗,使用菌液浸泡后,本专利技术改性反渗透膜的膜通量下降程度较低并且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高。本专利技术使用灭菌剂对废药液进行灭菌,由于灭菌剂使用天然抗菌物质制成,不会对膜造成破损、失效等负面影响;并且灭菌剂的有效时间较长,即使被废药液浸泡14d依旧具有良好的灭菌效果;同时,灭菌剂具有一定絮凝作用,实验中除浊率可达70%以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灭菌剂在灭菌的同时可以使废药液中悬浮颗粒沉淀,更有利于后续改性半渗透膜进行净化。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改性反渗透膜红外表征结果;图2为改性反渗透膜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6]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药液处理方法,包括投加灭菌剂和使用改性反渗透膜进行净化;其中,所述改性反渗透膜为对氟苄胺或对氨基苯甲醚改性的芳香聚酰胺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的制备步骤包括:使用催化剂将芳香聚酰胺膜表面羧基活化后加入对氟苄胺溶液或对氨基苯甲醚溶液进行接枝反应即得改性渗透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氟苄胺溶液的浓度为:0.15

0.30wt%。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氨基苯甲醚溶液的浓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呼和浩特市联合鼎盛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