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式微型发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声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静电式微型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型发声装置(扬声器)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音响、可穿戴设备等场景。随着消费类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对微型扬声器的体积、加工成本等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传统的精密加工微型扬声器将逐渐被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的扬声器芯片所替代。无论何种扬声器,其发声原理均为机械振动推动空气发声。从驱动原理来看,微型扬声器可分为电磁驱动扬声器、静电驱动扬声器、热电驱动扬声器和压电驱动扬声器;具体到MEMS扬声器芯片,其加工基于类似IC的半导体工艺平台。电磁驱动需要线圈和磁体结构,MEMS芯片不易形成;热电驱动本身具有受温度影响大、非线性、响应延迟等缺陷;静电驱动虽然技术成熟,但是其驱动力较小,单位时间排空量不足,不易获得较好的声学性能。目前市场上的方案以压电驱动居多;MEMS压电扬声器结构简单、易加工,也可以获得较大的位移量,从而获得较高的SPL(sound pressure level,声压级,衡量扬声器声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式微型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和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的振动发声部件,所述振动发声部件包括振膜(20)、第一电极结构(30)、第二电极结构(40)和应力传动层(50);所述底座(10)呈中间具有空腔、四边连接的框型结构;所述第一电极结构(30)和所述应力传动层(50)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第一电极结构(30)互相平行且向外的一端分别连接应力传动层(50)的一端,应力传动层(50)的另一端与底座(10)的其中两边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结构(40)位于两个第一电极结构(30)的中间且两端与底座(10)的另外两边连接;所述振膜(20)贴附于第一电极结构(30)、第二电极结构(40)和应力传动层(5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式微型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结构(30)包括第一梳齿梁(31),第一梳齿梁(31)向内的一侧设有一定数量均匀分布的第一梳齿(32),第二电极结构(40)包括第二梳齿梁(41),第二梳齿梁(41)两侧分别设有一定数量与第一梳齿(32)交错分布的第二梳齿(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电式微型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梳齿梁(41)两端设有互相平行的连接梁(43),连接梁(43)的两端及外侧与底座(10)轮廓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式微型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应力传动层(50)的表面分别设有传动阻滞层(60),所述第二电极结构(40)的厚度为应力传动层(50)与传动阻滞层(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