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42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饰墙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加强压合层、混纺纤维层、压敏胶、编织耐光层,混纺纤维层设置于加强压合层的上侧,压敏胶粘接于加强压合层的下表面,压敏胶的下表面贴附设有防水离型膜,编织耐光层胶粘于混纺纤维层的上表面,编织耐光层染色后经油墨固色后编织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加强压合层并由其中的第二PET薄膜及第一PET薄膜进行防墙面防潮,并且在压敏胶的预注胶的作用下提高墙纸的粘结强度降低边缘翘曲的现象,同时加强加强压合层与玻璃纤维层的连接强度,使得加强压合层中的纵向加强筋及横向加强筋形成的耐拉抗变形网的支撑力更好的作用于玻璃纤维层上,并由玻璃纤维层传递至混纺纤维层上。混纺纤维层上。混纺纤维层上。

A modified decorative paper with light resistance and color 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饰墙纸
,尤其是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墙纸采用漂白化学木浆生产原纸,再经不同工序的加工处理,如涂布、印刷、压纹或表面覆塑得到,但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这类墙纸往往易发生边缘翘曲,局部泛黄或大面积渐变泛黄以及褪色,经验发现在高湿度与阳光直接照射的区域这类现象愈专利技术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其解决了上述等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包括加强压合层、混纺纤维层、压敏胶、编织耐光层,所述混纺纤维层设置于所述加强压合层的上侧,所述压敏胶粘接于所述加强压合层的下表面,所述压敏胶的下表面贴附设有防水离型膜,所述编织耐光层胶粘于所述混纺纤维层的上表面,所述编织耐光层染色后经油墨固色后编织成形。
[0006]优选的,所述加强压合层包括纵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抗拉固结膜,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结构材质一致,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纵向加强筋编织成方格网状,所述抗拉固结膜包覆于所述纵向加强筋及所述横向加强筋上。
[0007]优选的,所述抗拉固结膜上间隔设有第二结构孔,所述第二结构孔处于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横向加强筋之间,所述抗拉固结膜上间隔设有针孔。
[0008]优选的,所述加强压合层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上表面与所述混纺纤维层的下表面胶粘,所述玻璃纤维层的下表面与所述加强压合层的上表面胶粘。
[0009]优选的,所述压敏胶穿过所述第二结构孔处向上与所述玻璃纤维层形成局部粘结。
[0010]优选的,所述抗拉固结膜包括第二PET薄膜和第一PET薄膜,所述第二PET薄膜和所述第一PET薄膜热压收缩包覆于所述纵向加强筋及横向加强筋的外部。
[0011]优选的,所述纵向加强筋包括抗拉金属丝、棉线丝、亚麻线丝,所述棉线丝由棉纤维加捻成线,所述亚麻线丝由亚麻短纤加捻成线,所述亚麻线丝与所述棉线丝交替缠绕于所述抗拉金属丝上。
[0012]优选的,所述编织耐光层包括编织经带和编织纬带,所述编织经带与所述编织纬带交错编织成网面,所述编织经带与所述编织纬带之间形成有第一结构孔。
[0013]优选的,所述编织耐光层的上表面涂覆设有疏水涂层,所述疏水涂层穿过所述第一结构孔处并涂覆于所述混纺纤维层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设置加强压合层并由其中的第二PET薄膜及第一PET薄膜进行防墙面防潮,并且在所述压敏胶的预注胶的作用下提高墙纸的粘结强度降低边缘翘曲的现象,同时加强所述加强压合层与所述玻璃纤维层的连接强度,使得所述加强压合层中的纵向加强筋及横向加强筋形成的耐拉抗变形网的支撑力更好的作用于所述玻璃纤维层上,并由所述玻璃纤维层传递至所述混纺纤维层上,同时这样能有效的提高阻燃性能,降低所述玻璃纤维层上层织物受热膨胀后脱离墙面的概率能提高阻燃率,在所述玻璃纤维层的上层通过采用先染色后油墨固色在加捻编织成型的工艺有效的提高了色固性能,同时在所述编织耐光层的表面涂覆所述疏水涂层提高了墙纸的三防(防水/防污/易去污)性能,同时降低了表面的受潮率,加强了着色时间,使得墙纸表面不易泛黄褪色,墙纸整体不易变形,墙纸边缘不易翘边卷曲。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编织耐光层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加强压合层的局部放大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中A

A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4中纵向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0、疏水涂层;11、编织耐光层;12、混纺纤维层;13、玻璃纤维层;14、加强压合层;15、压敏胶;16、编织经带;17、编织纬带;18、第一结构孔;19、抗拉固结膜;20、横向加强筋;21、纵向加强筋;22、第二结构孔;23、防水离型膜;24、第二PET薄膜;25、第一PET薄膜;26、抗拉金属丝;27、棉线丝;28、亚麻线丝;29、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0024]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包括加强压合层14、混纺纤维层12、压敏胶15、编织耐光层11,所述混纺纤维层12设置于所述加强压合层14的上侧,所述压敏胶15粘接于所述加强压合层14的下表面,所述压敏胶15的下表面贴附设有防水离型膜23,所述编织耐光层11胶粘于所述混纺纤维层12的上表面,所述编织耐光层11染色后经油墨固色后编织成形。
[0025]优选的,所述加强压合层14包括纵向加强筋21、横向加强筋20、抗拉固结膜19,所述横向加强筋20与所述纵向加强筋21的结构材质一致,所述横向加强筋20与所述纵向加强筋21编织成方格网状,所述抗拉固结膜19包覆于所述纵向加强筋21及所述横向加强筋20上。
[0026]优选的,所述抗拉固结膜19上间隔设有第二结构孔22,所述第二结构孔22处于所述纵向加强筋21与所述横向加强筋20之间,所述抗拉固结膜19上间隔设有针孔29,通过所述第二结构孔22加强所述压敏胶15与所述加强压合层14的粘接强度。
[0027]优选的,所述加强压合层14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13,所述玻璃纤维层13的上表面与所述混纺纤维层12的下表面胶粘,所述玻璃纤维层13的下表面与所述加强压合层14的上表面胶粘,通过所述玻璃纤维层13的设置有效起到防返潮,阻燃的性能。
[0028]优选的,所述压敏胶15穿过所述第二结构孔22处向上与所述玻璃纤维层13形成局部粘结,通过所述第二结构孔22的设计使得所述压敏胶15与所述加强压合层14成膜粘结的同时能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结构孔22并与所述玻璃纤维层13形成粘接,提高了所述压敏胶15、加强压合层14、玻璃纤维层13之间的层合强度。
[0029]优选的,所述抗拉固结膜19包括第二PET薄膜24和第一PET薄膜25,所述第二PET薄膜24和所述第一PET薄膜25热压收缩包覆于所述纵向加强筋21及横向加强筋20的外部。
[0030]优选的,所述纵向加强筋21包括抗拉金属丝26、棉线丝27、亚麻线丝28,所述棉线丝27由棉纤维加捻成线,所述亚麻线丝28由亚麻短纤加捻成线,所述亚麻线丝28与所述棉线丝27交替缠绕于所述抗拉金属丝26上。
[0031]优选的,所述编织耐光层11包括编织经带16和编织纬带17,所述编织经带16与所述编织纬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强压合层(14)、混纺纤维层(12)、压敏胶(15)、编织耐光层(11),所述混纺纤维层(12)设置于所述加强压合层(14)的上侧,所述压敏胶(15)粘接于所述加强压合层(14)的下表面,所述压敏胶(15)的下表面贴附设有防水离型膜(23),所述编织耐光层(11)胶粘于所述混纺纤维层(12)的上表面,所述编织耐光层(11)染色后经油墨固色后编织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压合层(14)包括纵向加强筋(21)、横向加强筋(20)、抗拉固结膜(19),所述横向加强筋(20)与所述纵向加强筋(21)的结构材质一致,所述横向加强筋(20)与所述纵向加强筋(21)编织成方格网状,所述抗拉固结膜(19)包覆于所述纵向加强筋(21)及所述横向加强筋(2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固结膜(19)上间隔设有第二结构孔(22),所述第二结构孔(22)处于所述纵向加强筋(21)与所述横向加强筋(20)之间,所述抗拉固结膜(19)上间隔设有针孔(2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光变色改性装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压合层(14)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13),所述玻璃纤维层(13)的上表面与所述混纺纤维层(12)的下表面胶粘,所述玻璃纤维层(13)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