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铌或钽掺杂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3727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钒、铌或钽掺杂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一、称取六氯化钨粉末,溶解于正丙醇,搅拌至溶液呈蓝色,获得六氯化钨溶液;二、称取五氧化二钒粉末、五氯化铌粉末或五氯化钽粉末,溶解于无水乙醇,搅拌30min至溶液澄清;三、向六氯化钨溶液中滴入五氧化二钒溶液、五氯化铌溶液或五氯化钽溶液,超声30min,获得含混合六氯化钨的混合溶液;四、将步骤三中的含混合六氯化钨的混合溶液均匀滴加到衬底表面,然后将衬底转移到匀胶机上旋涂,旋涂结束后将衬底转移到加热台低温退火,即可得到钒、铌或钽掺杂氧化钨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减少了氧化钨中的氧空位。的氧空位。的氧空位。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anadium, niobium or tantalum doped tungsten oxide fil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钒、铌或钽掺杂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钒、铌或钽掺杂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以硅片为基底的硅太阳能电池,钝化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从电池无钝化到局域钝化再到全钝化结构,电池的效率从最初的6%提升至26.6%,降低载流子复合和提升表面钝化对于电池技术发展、效率提升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通过化学钝化和场钝化来降低表面载流子的复合。化学钝化是通过减少半导体表面的缺陷浓度来降低其复合速率。场钝化是通过拉大表界面电子、空穴载流子浓度的极大差值,来降低其复合速率。主要通过界面产生固定电荷的方式;以及通过能带匹配来控制界面载流子浓度来实现钝化。
[0003]高功函数过渡族金属氧化物(MoO3、WO3、VO3),可以与硅形成良好的接触钝化。主要的机理是它们与硅形成能带弯曲,保证一种载流子通过,而阻挡另一种载流子。其中,通常得到的WO3是化学非计量的,导致其功函数下降,从而影响载流子的选择性传输和电池器件效率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铌或钽掺杂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称取六氯化钨粉末,溶解于正丙醇,搅拌至溶液呈蓝色,获得六氯化钨溶液;二、称取五氧化二钒粉末、五氯化铌粉末或五氯化钽粉末,溶解于无水乙醇,搅拌30min至溶液澄清;三、向六氯化钨溶液中滴入五氧化二钒溶液、五氯化铌溶液或五氯化钽溶液,超声30min,获得含混合六氯化钨的混合溶液;四、将步骤三中的含混合六氯化钨的混合溶液均匀滴加到衬底表面,然后将衬底转移到匀胶机上旋涂,旋涂结束后将衬底转移到加热台低温退火,即可得到钒、铌或钽掺杂氧化钨薄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五氧化二钒、五氯化铌或五氯化钽与六氯化钨的摩尔比为0.01

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魏亚菊吴越吴小平徐凌波林萍崔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