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725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包括沿着纱线的走线方向依次布置的筒纱、若干导纱架、收卷辊,所述导纱架上开设有可供纱线通过的若干导纱孔,相邻的两个导纱架对应的导纱孔之间设置有接线管,所述接线管的顶部为敞开状,所述接线管的顶部沿着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限位拱门,所述限位拱门与相邻两个导纱架上的导纱孔平行对应。当纱线断裂时,启动线盘放出拉绳,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将转盘一、转盘二以及捕线组件送至接线管的另一端,然后线盘收线将捕线组件往回拉,在移动过程中金属网转动将纱线缠绕住,并带动至接线管的端部;此时导纱架两侧的接线管端部中,捕线组件将纱线送达,便于工作人员在导纱孔附近接线。线。线。

An intelligent joint device for the disconnection and docking of warp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纺织
,具体为一种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的工艺过程。整经机将织物全部经纱根数分成若干小部分,每个小部分以条带状卷绕在滚筒上。
[0003]但是整经机在整经过程中,当其中一根经线发生断裂时,两段纱线会崩开,操作人员需要关闭整经机,再对断线进行寻找,由于断裂的经线受惯性力作用,容易和其他经线搭靠、缠绕和打结,操作人员需要重新整理各经线,然后将两端纱线接上,寻找和梳理纱线的过程耗时非常长,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包括沿着纱线的走线方向依次布置的筒纱、若干导纱架、收卷辊,所述导纱架上开设有可供纱线通过的若干导纱孔,相邻的两个导纱架对应的导纱孔之间设置有接线管,所述接线管的顶部为敞开状,所述接线管的顶部沿着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限位拱门,所述限位拱门与相邻两个导纱架上的导纱孔平行对应,所述接线管内设置有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卷有拉绳的线盘、转盘一、转盘二、支撑弹簧、弹簧板、电机以及捕线组件,所述接线管内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螺旋状的螺旋滑道,所述转盘一与转盘二同轴相连,所述转盘一与转盘二上均设置有滑动适配在螺旋滑道上的滑块,所述转盘一与转盘二上的滑块处于不同角度位置上,所述线盘设置在接线管靠近导纱架的一端上,所述电机与线盘的转轴相连,所述线盘上的拉绳连接转盘一,所述弹簧板设置在线盘与转盘一之间,所述支撑弹簧设置在弹簧板与转盘一之间,所述捕线组件设置在转盘二的端部,且用于捕捉纱线。
[0008]优选的,所述捕线组件包括导管、固定环、活动环、电动推杆以及若干组支撑杆和连杆,所述导管设置在转盘二的轴心处,所述固定环固定在导管的顶端,所述活动环滑动套设在导管的中部,若干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环上,且绕其中心等角度分布,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杆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活动环上,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导管上,且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活动环。
[0009]优选的,所述导管上位于固定环与活动环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活动环与限位环之间的导管外套有复位弹簧。
[0010]优选的,若干所述支撑杆外设置有伞状的金属网,所述金属网由细金属丝构成。
[0011]优选的,所述转盘一的轴心处设置有轴承,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在轴承的内圈上。
[0012]优选的,所述转盘一与转盘二上的滑块角度相差180
°
,当转盘一上的滑块处于正上方时,转盘二上的滑块处于正下方。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当纱线发生断裂时,由于上方限位拱门的限位,纱线断裂端落在下方的接线管内,启动线盘放出拉绳,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将转盘一、转盘二以及捕线组件送至接线管的另一端,然后通过电动推杆将支撑杆和金属网展开成伞状,然后线盘收线将捕线组件往回拉,在移动过程中金属网转动将纱线缠绕住,并带动至接线管的端部;此时导纱架两侧的接线管端部中,捕线组件将纱线送达,便于工作人员在导纱孔附近接线,接线效率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轴测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纱架与接线管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管轴测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管半剖轴测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管正面剖视图。
[0021]图中:1筒纱、2送线机构、3导纱架、4收卷辊、5导纱孔、6接线管、7限位拱门、8纱线、21线盘、22转盘一、23转盘二、24支撑弹簧、25金属网、26螺旋滑道、27滑块、28弹簧板、29拉绳、30电机、31导管、32固定环、33活动环、34支撑杆、35连杆、36电动推杆、37限位环、3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如图1

5所示,包括沿着纱线8的走线方向依次布置的筒纱1、若干导纱架3、收卷辊4。
[0023]如图1所示,导纱架3上开设有可供纱线8通过的若干导纱孔5,相邻的两个导纱架3对应的导纱孔6之间设置有接线管6,接线管6的顶部为敞开状,接线管6的顶部沿着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限位拱门7,限位拱门7与相邻两个导纱架3上的导纱孔5平行对应,纱线8从前一个导纱孔5出来,依次通过限位拱门7后进入下一个导纱孔5。
[0024]当纱线8发生断裂时,限位拱门7用于限制纱线8向上崩出,防止断纱线8与周边纱线8发生缠绕。断裂的纱线8下沉落在接线管6内,接线管6用于收容断线。
[0025]如图2所示,接线管6内设置有送线机构2。
[0026]如图3

4所示,送线机构2包括卷有拉绳29的线盘21、转盘一22、转盘二23、支撑弹簧24、弹簧板28、电机30以及捕线组件。接线管6内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螺旋状的螺旋滑道26,转盘一22与转盘二23同轴相连,转盘一22与转盘二23上均设置有滑动适配在螺旋滑道26上的滑块27。当转盘一22和转盘二23在接线管6内轴向移动时,由于螺旋滑道26的存在,使转盘一22和转盘二23能够在轴向移动的同时发生自转。转盘一22和转盘二23的转动
用于带动捕捉组件转动,提高捕线概率。
[0027]由于接线管6的顶部为敞开状,转盘一22和转盘二23上的滑块27滑动至接线盘6顶部时,滑块27会短暂悬空,因此转盘一22与转盘二23上的滑块27处于不同角度位置上,最为最优先的实施例,转盘一22与转盘二23上的滑块27角度相差180
°
,当转盘一22上的滑块27处于正上方时,转盘二23上的滑块27处于正下方。使转盘一22和转盘二23上的两个滑块27始终有一个滑动适配在螺旋滑道26内,防止滑块27脱离螺旋滑道26后打滑或卡死。
[0028]如图4所示,线盘21设置在接线管6靠近导纱架3的一端上,电机30与线盘21的转轴相连,电机30用于带动线盘21转动,用于拉绳29的收线和放线。线盘21上的拉绳29连接转盘一22,转盘一22的轴心处设置有轴承,拉绳29的一端连接在轴承的内圈上。当转盘一22转动时,拉绳29在轴承的作用下保持原有状态,不会随着转盘一22的转动而转动。弹簧板28设置在线盘21与转盘一22之间,弹簧板28的中心处开设有可供拉绳29通过的孔洞,支撑弹簧24设置在弹簧板28与转盘一2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包括沿着纱线(8)的走线方向依次布置的筒纱(1)、若干导纱架(3)、收卷辊(4),所述导纱架(3)上开设有可供纱线(8)通过的若干导纱孔(5),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导纱架(3)对应的导纱孔(6)之间设置有接线管(6),所述接线管(6)的顶部为敞开状,所述接线管(6)的顶部沿着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限位拱门(7),所述限位拱门(7)与相邻两个导纱架(3)上的导纱孔(5)平行对应,所述接线管(6)内设置有送线机构(2),所述送线机构(2)包括卷有拉绳(29)的线盘(21)、转盘一(22)、转盘二(23)、支撑弹簧(24)、弹簧板(28)、电机(30)以及捕线组件,所述接线管(6)内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螺旋状的螺旋滑道(26),所述转盘一(22)与转盘二(23)同轴相连,所述转盘一(22)与转盘二(23)上均设置有滑动适配在螺旋滑道(26)上的滑块(27),所述转盘一(22)与转盘二(23)上的滑块(27)处于不同角度位置上,所述线盘(21)设置在接线管(6)靠近导纱架(3)的一端上,所述电机(30)与线盘(21)的转轴相连,所述线盘(21)上的拉绳(29)连接转盘一(22),所述弹簧板(28)设置在线盘(21)与转盘一(22)之间,所述支撑弹簧(24)设置在弹簧板(28)与转盘一(22)之间,所述捕线组件设置在转盘二(23)的端部,且用于捕捉纱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整经机断线对接的智能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线组件包括导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宁胡旭东戚栋明彭来湖向忠钱淼史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