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即饮系统及饮水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水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即饮系统及饮水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饮水加热一般的做法是饮水机将水加热到100℃,再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使水达到适合人体饮用的温度,但其存在饮水机加热水耗能大、烧开后的水需要长时间等待以及饮水机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即饮系统及饮水机。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即饮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口、用于将水加热至第一温度值的第一加热区、第一进水换热区、用于将水加热至沸点的沸点加热区、沸水区、第一出水换热区、以及出水口;
[0005]所述第一进水换热区与所述第一出水换热区之间通过间壁对流传热。
[0006]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即饮系统中,所述即饮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在所述第一进水换热区与所述沸点加热区之间的第二加热区和第二进水换热区,以及至少一个连通在所述沸水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口(10)、用于将水加热至第一温度值的第一加热区(11)、第一进水换热区(12)、用于将水加热至沸点的沸点加热区(15)、沸水区(16)、第一出水换热区(18)、以及出水口(19);所述第一进水换热区(12)与所述第一出水换热区(18)之间通过间壁对流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即饮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在所述第一进水换热区(12)与所述沸点加热区(15)之间的第二加热区(13)和第二进水换热区(14),以及至少一个连通在所述沸水区(16)与所述第一出水换热区(18)之间的第二出水换热区(17);所述第二加热区(13)用于将水加热至第二温度值,所述第二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值;所述第二进水换热区(14)与所述第二出水换热区(17)之间通过间壁对流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11)、所述第二加热区(13)和所述沸点加热区(15)分别包括饮水管道和设置在所述饮水管道上的发热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管道为导热管,所述发热件为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缠绕在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换热区(12)和所述第二进水换热区(14)分别为进水换热管道;所述第一出水换热区(18)和所述第二出水换热区(17)分别为出水换热管道;所述进水换热管道与所述出水换热管道相互缠绕以通过间壁对流传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管道与所述进水换热管道之间、所述出水换热管道之间通过连接管道(20)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20)为U形。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即饮系统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第一加热区(11)、所述第二加热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