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坡度地面的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024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坡度地面的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现有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仅适用于地面纵坡在36度以下的地形,对大坡度地面地形不适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素混凝土基础,其内部有多个混凝土立柱,立柱埋深根据地面坡度调节;相邻立柱之间设有钢筋混凝土下槛和上槛;上槛与混凝土立柱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钢筋混凝土立柱预留若干个横向螺栓孔;钢筋混凝土栏片固定于上槛和下槛之间;立柱前面与矩形钢管支架底端连接,钢管支架上设置有防爬网,防爬网包括钢边框板、钢横板、金属网片和刺丝滚笼。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钢筋混凝土立柱的埋深根据地面坡度调节,且混凝土栏片宽度较窄,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大坡度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地面。

A reinforced concrete protective fence suitable for large slope 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坡度地面的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围挡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坡度地面的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标准的不断提高和高速铁路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高速铁路防护栅栏的地形条件逐渐复杂。根据有关规定,对时速250km/h及以上的铁路而言,沿线应当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空间,不留任何能使无关人员进入线路的缺口。对于时速250km/h及以上铁路的路基及隧道段的围挡设施,目前存在金属网片、钢板网和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等几种形式。金属网片和钢板网防护栅栏易损坏,无法达到较好的围挡作用。另外,现有的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仅适用于地面纵坡在36度以下的地形,对地面纵坡在36度以上的山区地形不适用。为保证高速铁路线路围挡的完整、安全和可靠,需要针对地面坡度在36度以上的地形设计一种围挡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坡度地面的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满足地面坡度在36度以上的铁路地形。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适用于大坡度地面的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包括素混凝土基础,所述素混凝土基础内设置有多个钢筋混凝土立柱,钢筋混凝土立柱的埋深根据地面坡度调节;
[0006]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立柱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钢筋混凝土下槛和钢筋混凝土上槛,所述钢筋混凝土下槛锚固于素混凝土基础上;所述钢筋混凝土上槛与钢筋混凝土立柱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钢筋混凝土立柱预留有若干个横向螺栓孔;
[0007]所述钢筋混凝土上槛底面设置有有凹槽,所述钢筋混凝土下槛顶面设置有凹槽;钢筋混凝土栏片顶面设置于钢筋混凝土上槛底面的凹槽内,钢筋混凝土栏片底面设置于钢筋混凝土下槛顶面的凹槽内;
[0008]钢筋混凝土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素混凝土柱帽;
[0009]钢筋混凝土立柱前侧面与矩形钢管支架底端固定连接,矩形钢管支架沿钢筋混凝土立柱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矩形钢管支架上设置有防爬网,所述矩形钢管支架顶端设置有弯折结构;
[0010]所述防爬网包括钢边框板、钢横板、金属网片和刺丝滚笼;所述钢边框板沿矩形钢管支架高度方向固定连接;相邻钢边框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钢横板,金属网片设置于钢边框板和钢横板上;刺丝滚笼设置在矩形钢管支架弯折结构位置处。
[0011]具体地,所述钢筋混凝土立柱为直柱,无牛腿支撑。
[0012]优化地,所述钢筋混凝土下槛下方预留泄水孔。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中钢筋混凝土立柱的埋深根据地面坡度调节,当地面坡度较大时,可以使埋深减小,当地面坡度较小时,可以使埋深增大,钢筋混凝土立柱上预留有若干个横向螺栓孔,从而实现钢筋混凝土上槛的固定;且钢筋混凝土栏片的宽度比较窄,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大坡度地面;
[0015]2)由于地面坡度大,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比较高的防爬网,通过设置钢横板和钢边框板提高了防爬网的刚度;
[0016]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钢筋混凝土立柱构造示意图;
[0019]图3为钢筋混凝土上槛和钢筋混凝土下槛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防爬网构造示意图;
[0021]图中,1

素混凝土基础,2

泄水孔,3

钢筋混凝土立柱,4

素混凝土柱帽,5

钢筋混凝土下槛,6

钢筋混凝土栏片,7

钢筋混凝土上槛,8

矩形钢管支架,9

防爬网,31

预埋螺杆,32

螺栓孔,33

横向螺栓孔,51

顶面凹槽,71

底面凹槽,72

竖向螺栓孔,73

上槛横向螺栓孔,91

钢边框板,92

钢横板,93

金属网片,94

钢丝拉筋,95

钢连接板,96

刺丝滚笼。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素混凝土基础1,素混凝土基础1采用素混凝土浇筑;
[0024]素混凝土基础1内设置有多个钢筋混凝土立柱3,钢筋混凝土立柱3的埋深根据地面坡度调节;当地面坡度较大时,可以使埋深减小,提高相邻钢筋混凝土栏片6的相对高度;当地面坡度较小时,可以使埋深增大,降低相邻钢筋混凝土栏片6的相对高度;相邻钢筋混凝土立柱3的间距较小,为882mm;
[0025]如图2所示,钢筋混凝土立柱3的高度为4120mm,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钢筋混凝土立柱3为直柱,无牛腿支撑;预制钢筋混凝土立柱3时于顶部设置预埋螺杆31,以便与钢筋混凝土上槛7和素混凝土柱帽4连接;预制钢筋混凝土立柱3时于上部预留两个螺栓孔32,以便与矩形钢管支架8连接;预制钢筋混凝土立柱3预留有若干个横向螺栓孔33;
[0026]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立柱3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钢筋混凝土下槛5和钢筋混凝土上槛7,钢筋混凝土下槛5锚固于素混凝土基础1上,钢筋混凝土下槛5下方一定深度处预留泄水孔2;
[0027]钢筋混凝土上槛7与钢筋混凝土立柱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钢筋混凝土上槛7左端通过预埋螺杆31与钢筋混凝土立柱3连接;根据钢筋混凝土立柱3在素混凝土基础1中的埋深选择其中一个横向螺栓孔33,将钢筋混凝土立柱3与钢筋混凝土上槛7右端连接;
[0028]如图3所示,钢筋混凝土上槛7分为两种,1型适用于低侧边跨及中跨,一端预留一个竖向螺栓孔72,另一端预留一个上槛横向螺栓孔73,以便与钢筋混凝土立柱3连接;2型适用于高侧边跨,两端均预留一个竖向螺栓孔72,以便与钢筋混凝土立柱3相连;
[0029]钢筋混凝土上槛7底面设置有有底面凹槽71,钢筋混凝土下槛5顶面设置有顶面凹
槽51;钢筋混凝土栏片6顶面设置于钢筋混凝土上槛7的底面凹槽71内,钢筋混凝土栏片6底面设置于钢筋混凝土下槛5的顶面凹槽51内,从而使钢筋混凝土栏片6固定;钢筋混凝土栏片6为工字型,包含4根肋柱,宽度为702mm;
[0030]素混凝土柱帽4通过预埋螺杆31与钢筋混凝土立柱3顶部连接;素混凝土柱帽4的横截面和钢筋混凝土立柱3的横截面相同,中心预留一个螺栓孔;
[0031]钢筋混凝土立柱3前侧面与矩形钢管支架8底端通过螺栓孔32固定连接,矩形钢管支架8沿钢筋混凝土立柱3高度方向设置;矩形钢管支架8底端为直线型,顶端设置有弯折结构,该弯折结构与直线型部分角度为150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坡度地面的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包括素混凝土基础(1),所述素混凝土基础(1)内设置有多个钢筋混凝土立柱(3),所述钢筋混凝土立柱(3)的埋深根据地面坡度调节;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立柱(3)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钢筋混凝土下槛(5)和钢筋混凝土上槛(7),所述钢筋混凝土下槛(5)锚固于素混凝土基础(1)上;所述钢筋混凝土上槛(7)与钢筋混凝土立柱(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钢筋混凝土立柱(3)上预留有若干个横向螺栓孔(33);所述钢筋混凝土上槛(7)底面设置有底面凹槽(71),所述钢筋混凝土下槛(5)顶面设置有顶面凹槽(51);钢筋混凝土栏片(6)顶面设置于钢筋混凝土上槛(7)的底面凹槽(71)内,钢筋混凝土栏片(6)底面设置于钢筋混凝土下槛(5)的顶面凹槽(51)内;钢筋混凝土立柱(3)顶部固定连接有素混凝土柱帽(4);钢筋混凝土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宁朱莹李鲲张然李彤钰朱艳贵索蔚辰刘富诗时兴隆姚弈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